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先生是花旗银行集团董事,是美国最大的兼并收购公司日内瓦集团公司的总裁。与索罗斯不同,他平时热衷於学术著述,且近十年来始终关注中国本土化的兼并收购理念的发展。在2001年3月17日的“中国企业家论坛”上,他以“金球并购与中国”为题发表了演讲。根据他的简历,他对中国的兴趣可能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他是一位全球范围的企业并购策划人,曾经体验过在欧洲、中东等不同政治、文化背景下取得战果的不同风味;第二他是一位战略投资家,当他意识到“20世纪90年代以後,并购是全球性的,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并购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2.
近一年来,一股并购的热潮,已开始在中国的公共关系行业涌动。不时有消息传出:某一知名公关公司已把另一公司纳入旗下;某两家公关公司拟实现“强强联合”;某些本土公关公司正在与外资传播业巨鳄商谈合作、合资事宜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无疑,这已成了国内公共关系行业发展中一个绕不  相似文献   

3.
日前,阳狮集团宣布收购中国医疗保健传播公司——上海麦田公共关系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田公关”)。在发布会前.阳狮医疗保健传播集团(PHCG)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尼克·克鲁齐接受《国际公关》杂志独家专访时表示.中国是全世界发展最为迅速的经济体之一,收购麦田公关是PHCG深入这个日趋重要的市场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4.
不难发现,在公关传播行业大变革的这几年,许多国内和国际公关公司高层团队中,非本土籍管理者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熟悉中国市场,甚至是区域市场的媒体客服出身的本土人才。他们共同的特质除了土生土长之外,大多从基层做起,熟悉公关的每一个环节。“外来的和尚”不好念经了,这被称之为一种“管理去西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2011年公关行业发生着新变化。2008、2009年很多客户受金融危机冲击,削减了公关投入,2010年中国公关行业基本实现了整体复苏。以往,从业务特长的角度说,国际公关公司更趋向于公关咨询,本土公关公司更趋向公关执行,2011年这个差距可能会缩小,本土公司业务领域将逐渐向咨询靠拢,这将给国际公关公司提出更大地挑战。  相似文献   

6.
中国公共关系市场的“跨国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中国公关咨询业(主要指公关公司)的发展一直呈现两条线索,即国际公关公司的本土化和本土公关公司的国际化,概括地说就是“跨国本土化(glocalization)”。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一些国际公关奖项评选中,开始出现了本土公关公司的身影.比如蓝标、易为就先后被公关行业分析机构The Holmes Report评为“2008年度大中华区最佳公关公司”、“2009年度中国最佳公关公司”。然而,对国内公关行业来说,这些国际行业评奖机构以及各种奖项却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8.
在公关业,如果以市场范围来划分公关专业服务公司,通常我们会提到两类公司.一类是分支机构遍布世界主要市场的全球性公关公司,另一类是在国内市场拥有强大影响力的本土公关公司。而这二者之间.还有一些在区域市场深耕细作的国际性公关公司,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除了立法、司法、行政之外,还存在第四权力。这第四权利,对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市场大有帮助。在美国政治反应中心公布的2006年华盛顿最大的20家游说公司中,艾金岗波以1.9亿美元的年收入位居第三。2005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的失败,让他们下定了决心来到了中国。如今,类似于艾金岗波律师事务所这样的外国游说公司在中国已经大约设立了250个代表处。除了美国,欧洲、日本也有很多公关公  相似文献   

10.
《国际公关》2012,(5):1-1
国际公关公司进入中国已经有很多年了,对其本土化问题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本土公司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但关于它如何走出去,拓宽自己的国际视野,也备受行业人士的关注。业内人士指出,公关行业本土与国际的融合是一个大趋势,只有大家相互学习,借鉴双方优势,发挥自己所长,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在2005年阿里巴巴收购雅虎.自此雅虎中国改称“中国雅虎”之前.1985年就进入中国市场的惠普公司,多年来一直是中国唯一一家将“中国”二字置于企业名称之前的跨国公司。无论在公共事务还是品牌建设上.务实.一直是中国惠普在公关传播方面最明显的烙印。  相似文献   

12.
他说:“一个好的公关公司必须要有国际化的专业性,同时要有本土的视角和对文化和政治的理解。” 近日,记者在帕格索斯北京办公室见到了一身正装打扮的曹刚。曹刚是帕格索斯传播机构的创始人,属于第二波中国本土公关公司的创业者之一。而如西岸奥美、蓝色光标、宣亚传播、迪思传媒等则可算作第一波本土公关公司。曹刚从奥美辞职以后,联合六个同样出自知名公关公司的朋友一起创立了帕格索斯。可以说,他见证并经历了中国公共关系行业从无到有、从婴儿到青年的大部分发展历程。针对国际公关公司与本土公关公司的异同问题,曹刚接受了《国际公关》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13.
近日,凯旋公关与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签署了一项为期5年的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推动凯旋公关大中华区员工的培训和职业发展。这也是首次由一家国际知名公关顾问公司和中国著名大学之间建立此类的合作。  相似文献   

14.
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欧洲的跨国公司推波助澜,极大地加速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欧洲跨国公司的经营思想是以占领全球市场和公司整体利润最大为目标,在确定其产品和市场战略时,不同的公司分别采取了市场领袖经营战略、市场挑战者经营战略、市场追随者经营战略。为了扩大海外市场,欧洲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以最低的成本进行筹资,选择技术含量高、回报率高、风险小的项目投资,并采取“以人为本”的技术人才战略,来保持其管理的高水平,公司的高素质,经营的高安全率。  相似文献   

15.
2000年前后,伴随资本市场的发展,上海润言投资咨询、九富投资顾问等成为中国本土第一批财经公关公司。之后,博然思维、FinancialDynamics(FD)等一批全球领先的财经公司进驻中国。如果说之前财经公关的发展只是按部就班,那么随着近几年金融业务的增多,  相似文献   

16.
未来5到10年,中国公关行业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本土公关公司不具备国际视野.这不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以为未来的10年将是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第一个真正的黄金时代,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类组织专业意识的成熟和媒体环境的良性转化将为公关公司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单一的公共关系市场。从80年代中期现代公共关系正式在中国登陆,中国的专业公关代理公司在这20年间得到快速发展。总体来看,笔者认为过去20年公关公司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10年基本上是国际公司独霸天下,本土公关无论是客户还是专业公司都是一片空白;后10年情况剧变,本土公关专业公司迅速崛起,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IT、互联网、通讯…  相似文献   

18.
崔浩 《国际公关》2011,(3):24-25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展览公司进入中国市场,觊觎中国会展业的蛋糕,中国本土的会展业何去何从?与之密切相关的公关行业又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9.
一、重新认识企业购并中的管理整合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ker)在《管理的前沿》中曾这样告诫人们:“公司收购不仅仅是—种财务活动,只有在整合业务上取得成功,才是一个成功的收购,否则只是在财务上的操纵,这将导致业务和财务上的双重失败。”P.S.萨德沙纳姆在《兼并与收购》的开篇中也明确指出:“收购和兼并通常使两个相互独立的具有不同公司特性、文化和价值体系的组织包容在一起。所以,成功的收购兼并取决于不同组织之间如何进行有效的整合。”在两位管理学大师如出一辙的表述中,管理整合之于企业购并的重要性和地位可略窥一斑。……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区域壁垒森严、媒介环境复杂、发展势头迅猛的市场,企业客户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空前的。一直以来.以市场理解和关系资源占优的本土公关咨询公司.与专业理念和系统流程优越的国际公司努力发挥各自优势,帮助客户应对中国市场剧变,但总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标杆做法。行业期待兼备强大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公司扛起大旗,引导公关咨询服务行业的快速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