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27年4—7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先后背叛革命,破坏了国共第一次合作,中国政治形势出现了新的格局,开始形成了代表三种不同阶级力量的政党。这年9月,宁、汉、沪三方合流,成立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改组南京国民政府。1930年8月,以邓演达为首一部分国民党左派分化出来,在上海建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继续高举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旗帜,坚持英勇的革命斗争。  相似文献   

2.
中国合众蚕桑改良会是民国时期活跃在我国蚕丝改良舞台上的重要民间团体,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对其进行了改组,提高了中方的地位,加强了政府的控制,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建立之初温和的对外政策和结束列强在华特权的努力,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国家与社会关系中政府重新走向强势的趋向,也有力地推动了江浙地区的蚕种改良。  相似文献   

3.
李新军 《兰州学刊》2014,(10):61-66
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是比社会救助更高层次的保障,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政府与民间通过立法、报刊、专著等多种途径对社会保险进行了宣传报道,推动了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众的社会保险意识。但是宣传报道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与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商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组.苏州商会从外部名称到内部结构以及选举制度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改革的目标则是为了应对国民党的强势控制以图自保.本文以实证方法考察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商会组织系统的变迁,并证实国民党强势控制的现状与商会从权应变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省政府官僚的主导下在中国农村共同关系的基础上成立了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整体上来看,合作社依然是脆弱松散的组织,带有很强的私有化倾向。农村领导人的缺乏、行政机关的力量薄弱等是阻碍合作社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王锐 《江海学刊》2022,(2):185-193
在探讨现代中国的政治进程时,国民党“改组派”的言说有着颇为重要的意义。为保持1924年国民党改组之后的革命性,避免国民党走向士绅化、权贵化、军阀化,“改组派”详细分析“清党”之后国民党变质的过程与原因,提供了人们审视“清党”前后国民党发生蜕变的绝佳视角。而为了重建国民党的活力,“改组派”成员在政治组织、意识形态等方面也进行了不少探讨。虽然他们的主张一定程度上切中时弊,从国民党内部来看极具批判性,但由于始终不敢直面现代政治活动与政党建设当中的关键问题,加之为了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进行区隔,导致其言说难以真正根治国民党的症结。重新思考“改组派”的政治主张,十分有助于审视中国现代史上的政党、阶级、意识形态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试论南京国民政府的税制改革陈勤(广西师范大学政治系副教授桂林541000)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为了建立和巩固对全中国的统治,它在此后实施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改良,其中,税制改革是意义非常重大且影响深远的一项措施,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实行了一系列的税收改革,开启了中国税收现代化的进程。营业税作为一个引自西方,并取代地方厘金的税种,在平衡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商人的税收关系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中国涉外营业税却始终无法得到外商及其政府的认同和接受,以致华洋税收待遇不平等的状况未能因现代税制的建立而有所改变。南京国民政府涉外营业税征收的历史实践再一次证明,没有国家的独立与自主,中国的税收现代化进程注定充满挫折。  相似文献   

9.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实行的文官考试制度,在中国近代人事制度史上曾发挥一定的作用;同时在政治制度的制约下,南京国民政府的文官考试制度又受到腐蚀和破坏,收效甚微。探析南京国民政府文官考试制度及得失教训,对现代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0.
国民政府三十年代西北开发中的垦殖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垦殖西北的原因和组织领导机构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由于全国较多地区仍然控制在地方军阀手中 ,南京政府能够有效控制的地区仅是东南沿海。直至 192 9年南京国民政府才初步巩固了统治的地位 ,结束所谓军政而实施训政。19 2 9年 7月在南京国民政府农矿部召开了全国性的垦务工作会议 ,开始全面规划全国垦殖事业。南京国民政府在训政开始就非常重视垦务工作 ,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第一 ,中国人口众多且分布极不均匀。据国际联盟 192 6年统计 ,全国已达 4.5亿人口 ,内地人口每平方公里多至百人。特别是江浙每平方英里分别达到 73 2人和 …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地理空间移动是人类基本的空间行为之一.本文分析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基本类型,重点探讨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特点及其对回族的影响,对深入研究大分散状态下回族族群认同及其文化一体形成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一是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三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未来仍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  相似文献   

14.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共产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起源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形成于苏共,对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极大。邓小平身体力行地作出了表率,废除了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这是对毛泽东干部路线的直接承存和发展,不仅在中共历史上,而且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史上也属首创,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理论界》2015,(11)
"周公梦"和"蝴蝶梦"既是孔子和庄子曾经实际做过的梦,也是他们梦想的体现。前者渴望某种成就,后者渴望某种自由。借助精神分析的释梦理论可以挖掘出两者深层次的共通之处,都反映了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对命运的抉择。深受其影响的后世学者也常常借助梦境展现自己的梦想。他们既要为国为民奉献自己的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又追求充分的自由,张扬个人的特性。这种融"周公梦"和"蝴蝶梦"为一体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梦想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深化,并已渗入到中国人的文化无意识层面,成为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在中国政治系统中充当着中央政府行使职权的代理者和具体执行者的角色,在社会转型期,更多地承担着直面各种社会矛盾的重任,其公信力建设对于提高国家整体治理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不但增加了政府运作的实际成本,而且威胁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现有央地权力配置模式,是当前央地关系运作逻辑下的必然结果。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与央地规范分权同行并交织在一起的,要实现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就应着眼于央地规范分权,力求在共同战略目标之下构建两者的和谐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19.
20.
文章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贪污罪主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村民小组长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企业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是否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贪污罪主体共同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