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研究以742名3-6岁儿童的母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学前儿童母亲行为的基本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母亲对儿童的支持行为由多到少依次为情感支持、陪伴支持、工具性支持和信息支持,母亲对儿童的不支持行为由多到少依次为信息不支持、陪伴不支持、工具性不支持和情感不支持.(2)从影响因素来看,在环境因素方面,城市与农村以及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母亲,对儿童的支持行为和不支持行为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母亲因素方面,受教育水平、职业不同的母亲,对儿童的支持行为和不支持行为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儿童因素方面,年龄、性别不同的儿童,母亲对其支持行为和不支持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中西部7省的调查数据,探究社会支持体系对留守儿童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留守儿童感知到的各项社会支持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2)社会支持能够显著提升留守儿童学习投入,教师情感支持影响最深,同伴支持次之,家庭支持再次之,教师认知支持影响最小,且同伴支持对专注投入影响最高;(3)教师情感支持与父母支持、同伴支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认知支持与父母支持、同伴支持影响相互独立。针对数据分析结论,提出加强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体系建构,注重不同主体间的联结协作等建议,以促进留守儿童增加学习投入,进而提高其学业成就,缩小其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脑瘫儿童父母社会支持、亲职压力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感悟社会支持量表,亲职压力简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脑瘫儿童父母进行测试。使用SPSS23.0及PROCESS插件进行统计分析及多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脑瘫儿童父母亲职压力较高,父亲和母亲的亲职压力无显著差异。亲职压力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均呈负相关,而社会支持与应对方式呈正相关。结论: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亲职压力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且积极应对的作用效果大于消极应对。  相似文献   

4.
探讨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相关,以期通过研究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提出建议,以更有利于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培养。方法:用Piers—Harris自我意识量表(PHSS)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忻州市122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与90年时的儿童相比,现在儿童的自我意识总体水平与90年的差异极其显著;各分维度中,在智力与学校情况、外貌属性、焦虑和幸福满足维度差异极其显著。在自我意识量表的各分度上,不存在年级差异。在焦虑维度男女生差异显著,其余维度和总分不存在性别差异。自我意识在很多方面与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相关,尤其是母亲的教养方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15名小学一年级儿童父母与教师的问卷调查,考察了父母关爱这一社会环境因素以及学龄儿童个体情绪调节能力这一认知因素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母亲与父亲关爱行为对子女社会退缩行为影响机制的异同。结果表明,母亲对孩子的接纳与严厉行为高于父亲,父亲对孩子的忽略高于母亲。母亲关爱不存在儿童性别差异,而父亲更容易忽视女孩的需要。结构方程分析表明母亲与父亲的教养行为对子女退缩行为的影响模式不同:母亲关爱通过子女个体情绪调节变量对社会退缩行为起作用;而父亲关爱行为则直接影响子女社会退缩行为。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与人际交往的关系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表明:(1)人际信任、社会支持、人际交往在独生子女因素上影响不显著;(2)性别对人际信任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显著;(3)专业对社会支持影响显著;(4)年级、家庭居住地、父母职业对于人际信任、社会支持及人际交往的影响显著;(5)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人际交往密切相关;(6)回归分析表明,普遍信任与主观支持及对支持的利用度均能预测大学生人际交往,表明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特殊儿童父母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 对221名特殊儿童父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特殊儿童父母的心理弹性、自我效能感和社会支持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 关;2)社会支持可直接影响心理弹性水平,也可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作用于心理弹性。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与高自 我效能感对提升我国特殊儿童父母的心理弹性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0—3岁婴幼儿母亲在育儿过程中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采用《社会支持问卷》对470名婴幼儿母亲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婴幼儿母亲育儿社会支持的总体水平较高,但主要来自配偶、祖辈、朋友等非正式支持,正式支持较为缺乏;婴幼儿母亲育儿社会支持存在异质性的分类特点,可划分为支持不足型、支持中等型、支持充分型3类;3类母亲在居住地、学历、就业情况和家庭年收入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城市母亲、本科及以上学历母亲、全职母亲、低收入家庭母亲在支持不足型上占比更高。为优化婴幼儿母亲的育儿社会支持体系,建议强化政府主导,着力增加对婴幼儿早期教养的正式支持;重视家庭价值,营造夫妻同工、祖辈适度参与的育儿氛围;优化职场环境,助力婴幼儿父母尽可能实现育儿与工作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高二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49名高二学生作为被试,探讨自尊、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1)高二学生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3.7%,学习焦虑是困扰高二学生的一个重要因素。(2)自尊不存在性别、专业差异,在家庭经济状况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和家庭经济状况存在交互作用;总社会支持及各个因子不存在专业差异,利用度存在性别差异,利用度和总社会支持在不同家庭经济状况间存在差异;总MHT及各个因子在家庭经济状况间不存在差异,对人焦虑因子存在性别差异,自责倾向因子存在专业差异,性别与专业在过敏倾向因子上存在交互作用,性别与家庭经济状况在恐怖倾向因子上存在交互作用。(3)不同自尊水平学生的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存在显著差异。(4)自尊、社会支持与总MHT及各个因子存在显著负相关,自尊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父母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95名初中阶段的城乡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施以“父母教育方式评定量表”,考察两类被试所报告的父母教育方式可能存在的差异。结果显示:1)城乡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均显著多于非独生子女;2)城市父母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情感温暖与理解方面的差异比农村父母更显著;3)母亲对独生子女的过干涉过保护高于非独生子女,这种差异在城市青少年母亲中更为显著;4)农村青少年的父亲对独生子女的过干涉高于对非独生子女,但在城市这一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留守儿童人际情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从而为留守儿童的教育辅导提供启示,采用《中国青少年人际情感问卷》对安徽省345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留守儿童人际情感及其下属因子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其中归属感和乐群感最高,合作感和亲密感得分最低;(2)留守儿童人际情感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但在学业自评上的差异显著;(3)留守儿童人际情感受家庭因素(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学校因素(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意在找到影响自闭症儿童父母心理压力的各种因素,针对成因,向自闭症儿童父母提出合理化建议,缓解其心理压力。采用调查法调查35名自闭症儿童家长与39名普通儿童家长。结果显示,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理压力水平高于普通儿童家长,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生活质量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父亲与母亲的心理压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生活质量总分越高,采取幻想这一应付方式的倾向性越低;心理压力与生活质量存在显著的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聚焦西部县域儿童希望感,基于课题组在N县23所学校开展的中学生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了父母卷入对儿童希望感的影响,并纳入交互项,从性别和留守视角分析父母卷入对儿童希望感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父母的情感卷入和母亲认知卷入均会对儿童希望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性别视角下,父母卷入对儿童希望感的影响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留守状态视角下父母卷入的影响效应差异并不显著;(4)留守距离视角下,对于双留守而言,父母一方在省内会显著降低父亲的行为卷入,但会显著提升母亲的行为卷入。在此基础上,提出应从强化家庭教育宣传引导,促进特色产业发展,通过学校、社区的力量,加强对留守家庭的支持,促进西部县域儿童希望感的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15年河南叶县初中生调查数据,分析了父母教养方式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特征和关系。结果发现: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个人力强于支持力,各维度发展水平不一;关爱关怀多于冷漠拒绝,鼓励自主多于过度保护,是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特征;高弹性留守儿童父母给予子女更多关爱关怀和鼓励自主,低弹性留守儿童父母更常冷漠拒绝和过度保护子女;父母关爱关怀和鼓励自主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显著正相关,冷漠拒绝和过度保护与之显著负相关;父母关爱关怀显著正向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是保护因素,而父亲冷漠拒绝和母亲过度保护显著负向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是危险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大于父亲。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湘西地区406名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少数民族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影响因素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认为留守儿童在逆境中的适应情况因其内部心理弹性、外部保护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差异,其中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应在积极儿童发展观指导下,建立和完善家庭、学校、社区、政府相结合的具有民族区域性的社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大学生情绪状态及其相关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方法:用特质-状态焦虑问卷、特质应对问卷、社会支持问卷、人脸量表等心理测验和自编的一般社会指标对学生进行分组测验。结果:各项情绪指标分别与母亲学历、母亲职业、经济状况、城乡差异、独生子女、父亲学历、实际消费等因素显著相关;城乡不同来源的大学生其焦虑、内射、自尊、主观幸福感均有显著性差异;重要一人支持、经济、城乡、母亲学历等是影响情绪的主要指标。结论:大学生情绪状态与父母文化、经济状况及社会支持有关;农村来源大学生某些情绪指标差于城市来源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不同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自我接纳的差异,从而为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采用自我接纳问卷对310名留守儿童和714名一般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一般儿童自我接纳得分最高,显著高于各种类型的留守儿童;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自我接纳得分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类型的留守儿童。(2)性别和留守类型在自我评价上的交互效应显著,表现为母亲外出留守儿童中女生的自我评价得分显著高于男生。(3)学段和留守类型在自我接纳上的交互效应不显著,但学段的主效应显著,表现为SAQ总分上随着学段上升而上升,且各个学段之间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侵害问题不容忽视.使用自行设计问卷和多维领悟社会支持量表(MSPSS),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江西省10县下辖90村的2193名儿童进行分析并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变量,探究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侵害的差异性,运用logistic回归针对儿童遭受侵害和儿童遭受多重侵害建立与来自家庭、朋辈和重要他人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遭受侵害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但多维侵害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当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一致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遭受侵害差异消失.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是保护儿童免受侵害的有效保护因素,家庭、朋辈和重要他人等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有效改善留守儿童遭受侵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母亲婚姻满意度与幼儿焦虑的关系并检验母亲教养方式在其中产生的作用,本研究使用婚姻满意度分量表、父母 教养方式问卷和幼儿焦虑量表对643 名幼儿及其母亲进行施测。结果发现:(1)幼儿焦虑各维度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躯体伤 害恐惧上存在显著年龄差异,具体为5~6 岁组幼儿躯体伤害恐惧水平显著高于4 岁及以下组幼儿,而与4~5 岁组无显著差异; 4~5 岁组幼儿躯体伤害恐惧水平与4 岁及以下组幼儿间无显著差异;(2)婚姻满意度与溺爱型、放任型、专制型、不一致型教养 方式及幼儿焦虑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民主型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3)教养方式在母亲婚姻满意度与幼儿焦虑的关 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教养方式在母亲婚姻满意度与强迫-冲动障碍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教养方式在母亲婚姻满意 度与社交恐惧、母亲婚姻满意度与分离焦虑、母亲婚姻满意度与躯体伤害恐惧、母亲婚姻满意度与广泛性焦虑的关系中起部分 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考察流动儿童城市人角色认同的特点,并探讨师生关系、社会支持与城市人角色认同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对重庆市440名流动儿童与192名城市儿童进行集体施测,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的城市人角色认同显著低于城市儿童;(2)流动儿童群体中,社会支持在师生关系与城市人角色认同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城市儿童群体中,社会支持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