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川 《西藏研究》2000,(4):55-61
一、清初以来的三岩地区昌都三岩地区 ,今属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贡觉县、芒康县 ,东濒金沙江 ,由北至南分别为上岩、中岩、下岩 ,隔江与德格、白玉、巴塘毗邻 ;西望宁静山 ,与江达、察雅相接 ,据清乾隆四十五年 (1780年 )春季成都将军特成额的报道 ,三岩地区“境壤延袤 ,南北五百余里 ,东西三百余里 ,群番散布 ,不下一千数百户 ,其间素行伙劫 ,不过十之一二 ,余尚安分” ,① 反映了当时三岩地区的某些情况。至于上、中、下三岩所指何地 ,清末民初辗转于康区各地的刘赞廷说 :“以吉池为上岩 ,雄松为中岩 ,察拉寺为下岩 ,总其名曰三岩。尚中外…  相似文献   

2.
冯智 《西藏研究》2009,114(2):1-12
清代,西藏地方藏传佛教格鲁派占据统治地位,"政教合一"制政体和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贯穿这一时期的整个历史.在清中央政府多层面的管理下,西藏地方各个时期的政教建制和沿革等方面都突出了清代的变化和特点,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西藏人民为国家的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总揽此段历史,认识其特点,对清代西藏地方历史及社会的深入研究均具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满蒙藏文档案文献和传记史料,对满藏最早建立互使关系起过重要作用的唐古特籍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1646)的名号、法号及其历史事迹等作一考察.他与蒙古鄂尔多斯部首领关系密切,在拉萨获"国师"及"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号,以熟悉蒙古喀尔喀、准噶尔和藏区等地政治形势、文化、生活习惯等有利条件,毕生致力于增进这些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为加强藏满政治和文化交流起了桥梁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权力的逐步深入,三岩社会在清末改土归流后最终成为国家直接统治下的地方。然而各种国家权力符号却遭遇到传统文化的制约,集中表现在寺庙——宗教、学校——教育以及始终纠缠着三岩人的人地矛盾等方面。本文通过分析进入国家的三岩社会身份认同体系的变迁过程,指出国家在打破传统的认同机制的同时,也给三岩社会提供了解决人地矛盾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5.
西藏自元朝纳入祖国的版图以来,各朝各代治藏政策均不相同。在元明清三朝的治藏政策中,清朝的治藏政策呈现出制度化、法律化、正规化的特点。在清朝诸多治藏政策中,长期驻军西藏,以资弹压,进行有效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然而学术界对西藏驻军的建立与发展涉足研究得很少,近几年虽有所涉及,但是也侧重的是西征方面,对驻军进行系统研究的却很少,本文拟对清代西藏驻军这段历史进行一次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清代藏汉文献以及入藏人员的记载为基础,分服饰(贵族服饰和官员服饰、平民服饰以及僧装)、饮食(日常饮食、宴会饮食)、居住(贵族居室、农民居室、牧民居室)和出行(交通路线和交通工具)4部分叙述清代西藏的物质生活。  相似文献   

7.
清廷明确规定西藏政教首领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轮流遣使于腊月进京朝觐皇帝,贺元旦,献丹舒克附贡,行请安、谢恩之礼,定立了前后藏年班制度。清延则在朝觐人数、时间、贡道、沿途支应、贡品、赏赐、筵宴、朝礼等方面都颁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国家管理西藏上层人士的重要行政措施,一直延续到清末。  相似文献   

8.
王川 《民族研究》2006,5(2):97-105
瓦合山神是清代中期以后西藏地方藏汉人民信奉的神灵。这一山神崇拜因初次发生并定型于类乌齐县的瓦合山而得名。瓦合山神崇拜在清代中期后逐渐成为民间信仰。本文在古代典籍及最近发现的清碑拓本的基础上,结合时人包括法国神父的记载,对瓦合山神崇拜的产生背景、原型、传播沿革及衰落过程作了详细的描述。研究历史上西藏的瓦合山神崇拜,有助于理解一个民间信仰如何在佛教影响巨大的西藏生根并获得较快的发展,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清代广西三界庙地理分布与三界神信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界庙在清代广西各府中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宁、浔州、郁林、平乐、梧州等五府(州),呈现出一种沿着西江流域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规律,在郁江两岸分布最为密集。清代广西已经初步形成了三界神祭祀圈,而这种祭祀圈的出现与三界神的现实功利色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介绍清代卫拉特蒙古、喀尔喀蒙古及内蒙古地区的3位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各世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探讨清代蒙古历史上有关咱雅班第达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穆斯林素称自己属伊斯兰教逊尼派哈乃斐教法派别。本文认为 ,从明代开始 ,哈乃斐教法从“法”的范畴走向“俗”的领域 ,具有中国本土的特点。清代苏非派产生后 ,教法从“一元”演变为“多元” ,成为一种“内行外明”的礼仪制度 ,中国苏非派穆斯林遵行的教法是融苏非主张、本土习俗和哈乃斐教法为一体的一个“综合体”。  相似文献   

12.
论大清律例中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纳森·李普曼先生这篇文章分前后两部分 ,这里刊出的是文章的后半部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在谙熟清代新疆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揭示出那个时代维吾尔文学的发展过程和在两个时期段里的特色表现。全文对了解清代维吾尔文学提供了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4.
1789年至1909年,尼泊尔先后共19次派使节往返经西藏朝贡清廷,1795年后例为五年一贡。同治年间开始随朝贡团贸易鸦片。1911年因清朝灭亡而朝贡自然终止。这是清代中尼关系史、特别是贸易和外交关系史上的大事,但过去由于缺乏尼泊尔方面的史料,而清朝有关史料零散不全,所以尚无国内外从事尼泊尔及藏史的学者利用中外史料进行认真系统地对照比较研究考定。在此据中外文史料略作排比考述,以供从事藏史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刘志 《青海民族研究》2006,17(2):103-105
本文从法制角度出发,论述清政府对西藏地方的法律制度,以阐明西藏从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6.
车明怀 《西藏研究》2012,136(6):23-39
西藏是清王朝的西南边疆重地,历代皇帝都高度重视驻藏大臣的选派。到了晚清时期,驻藏大臣及其藏事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主要原因是晚清经历了太多的变局。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对藏内上层分裂主义势力的精心培植,清朝末年西藏滋生出一股分裂的潜流,这些潜流随着形势的变化日益膨胀,而驻藏大臣由于缺乏清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无力应对帝国主义的讹诈和抑制分裂主义势力的膨胀,以至酿成了晚清驱逐清兵、拉萨满汉商民和驻藏大臣的悲剧。驻藏大臣及其制度到了晚清,已经不适应急剧变化的国内外形势,鼎革管理西藏的方式已势在必行。晚清变局中的驻藏大臣的遭遇及其驻藏大臣制度的终结,可以看到中国近代西藏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联,同时也给后人昭示了改革驻藏大臣制度的迫切性和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清代鄂温克族学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温克族的学校教育是为维护和发扬其民族文化传统而进行的官方教育 ,对保持和延续民族特征、维系民族发展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清代河州的再度兴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代河州的再度兴起是以伊斯兰教门宦制的出现和出身于河州的西北回族军事首领的兴起为标志的。伊斯兰教门宦制之所以最早出现在河州是由于特有的政治、地缘文化、经济等因素为河州回族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历史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宽松环境。众多回族首领之所以出自河州,除同治年间西北回族大起义的大气候外,以河州新的政治、宗教力量的兴起为标志的河州回族的迅猛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则是河州回族军事首领得以产生的社会根源。河州军事首领的出现既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回族的愿望,也是清政府的期盼。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瑶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封建统治阶级在瑶族地区大力兴办儒学、社学、义学,推动了瑶族子弟向学之风的形成,培养了一批瑶族知识分子。但受瑶族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影响,瑶族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亦十分突出,并一直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