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满有,是陕甘宁边区时期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缘于他,陕甘宁边区曾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吴满有运动";缘于他,著名诗人艾青专门创作了叙事长诗<吴满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长诗<吴满有>的诞生对于解放区的文学转型,既是有益的尝试,更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
“吴满有方向”是学习吴满有运动中的口号和目标,即经济上是要努力成为劳动和发展生产的模范,政治上成为拥护革命和公私兼顾的模范。“吴满有方向”不仅是一场农业领域的学习劳模运动,更多的是从政治、社会文化视角对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的探索。边区党和政府关于充分发挥劳动效能、发展多种经营、减轻农民负担、鼓励农村“冒尖户”、普及农业科学知识等体现“吴满有方向”的富农举措与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许多理念不谋而合,对当前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的致富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1941年,在陕甘宁边区处于财政经济严重困难之时,勤劳致富的农民吴满有不仅自己丰衣足食,而且为抗战缴了许多公粮,作出了很大贡献。1942年边区政府发现这个典型后,在农业战线大张旗鼓地开展了“吴满有运动”,这一运动使边区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劳动英雄辈出,勤劳致富、劳动光荣成为新风尚。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民党是一个派系复杂而又长期陷于派系斗争的政党.其领袖人物蒋介石在大陆统治的22年中“三上”“三下”为国民党内部派系之争的历史勾画出一条清晰的轨迹.蒋介石“三上”“三下”,一方面出于他个人攫取党政大权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其具体而复杂的历史背景.研究蒋介石“三上”“三下”的历史真相,对认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兴衰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虞生活的时代及学术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虞(1872-1949)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攻击孔教最有力”的思想家,被誉为“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在他生活的时代,救亡是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面临的共同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一历史赋予近现代中国人的历史任务,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类知识分子都曹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探索。本文从学术思潮的角度检视我国近现代史,再现从早期改良主义者到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学术思想轨迹,着重阐明吴虞反孔非儒思想形成的根据。  相似文献   

6.
吴浊流是台湾光复前登上文坛的著名爱国作家。他生在日本占据的时代,长在日帝铁蹄的践踏下,老于光复后的台湾社会中。他的一生经历了日帝蹂躏宝岛和蒋介石接收台湾的两个时代,目睹了曾当亡国奴、后又当蚁民的台湾群众痛苦的生活历程。可贵的是吴浊流始终关注着台湾人民的命运和前途。在日本法西斯“皇民化”的统治下表现了傲然的民族正气;在国民党黑暗腐败的统治下表现冰清玉洁的书生风骨。吴浊流用他的笔作武器,记录了台湾两个历史时代,那就是巳出版的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中篇小说《波茨坦科长》、《路迢  相似文献   

7.
1940年代,中国共产党对农村阶级成份的认识相较于1930年代前期土地革命时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新式富农”的提出和新成份特殊待遇的规定。抗日战争时期“吴满有式新式富农”的出现成为认识发展的契机,构成了理论突破的开端,以后扩大到土改初期对“张永泰式新式富农”的宣传。土改深入时期,中国共产党系统地发展了对党民主政权长期治理下社会经济发生的变化及由此产生的阶级成份变动的认识,突出了变化的政权背景,以新旧政权为界,结合生产方式的定位,又照顾到历史因素,反映了土改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农村问题上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8.
“人民政府”的名称,就目前能看到的资料,最早出现在1925年蒋介石在苏联的演讲中,而最早出现的直接以“人民政府”命名的是“福建人民政府”。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农民吴满有第一次说出什么样的政府才是“人民政府”。毛泽东在1948年9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第一次将“人民政府”向全党正式提出并最终确定下来。根据史料反映,所谓“人民政府”,就是指政权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保障人民行使各项民主权利和国计民生的新型国家政权。其关键词是“人民”二字,核心有两条,一是发展民主,二是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9.
李启军 《今日南国》2005,(24):52-53
中国近代史上有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叫汪精卫。此人在青年时期因行刺清廷的最高统治者摄政王,成为名噪一时的“志士”,孙中山逝世前又作为“总理遗嘱”起草人而赢得国民党内的普遍尊敬:大革命时期,他是国民党“左派”领袖;抗日战争初期当上国民党副总裁。叫嚷“革命的往左边来,不革命的快走开去”的是他,  相似文献   

10.
吴浊流(1900——1976)是跨越两个时代(日据时代和台湾光复后国民党统治时代)的台湾老一辈著名的爱国作家。从他所走过的充满悲愤而艰辛的生活道路和对人生的态度,从他丰厚的创作实绩和贯穿于他全部作品的强烈的爱国亲民之情,执着地反抗日帝侵略以及一切邪恶势力的战斗精神,完全可以论定:吴浊流是“铁与血铸成的男儿”(钟肇治语)。  相似文献   

11.
“……穆时英死了!他死得实在冤枉!他蒙了一个汉奸的罪名而死了!但他不是汉奸,他的死是在国民党的双重特务制下,他是国民党中央党方的工作同志,但他死在国民党军方的枪下。国民党抗日先烈的名字中没有他,国民党遗属抚恤项下也没有他,但他确确实实为国民党中央工作的,他死得实在冤枉。”  相似文献   

12.
“四人帮”是一伙彻头彻尾的祸国殃民帮。他们之中有的人远在三十年代就是拥蒋反共,积极参加国民党的反革命文化“围剿”的历史反革命。张春桥的反共小说《一个土匪》,就是他反革命历史的又一铁证。在这篇反动小说中,他无耻地歌颂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统治,为围剿共产党呐喊助威,恶毒地咒骂工农红军是土匪,阴险地污蔑红军被国民党“招安”了。同时,宣扬战争恐怖,散布悲观情绪,丑化、歪曲劳动人民的形象,充分暴露出早在三十年代张春桥就是蒋介石的忠实走狗,是劳动人民最危险的敌人,是钻入革命队伍内部的国民党的代理人。  相似文献   

13.
e时代的先知--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克卢汉是20世纪最伟大的媒介理论家之一。他提出的“地球村”、“媒介即讯息”、“冷、热媒介”、“媒介是人的延伸”等思想无不给人以震撼。随着时代的前进,赛博空间的到来,麦克卢汉的预言一个个成了现实。他的非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终于得到了认可。  相似文献   

14.
我在梳理江苏太仓的历史人物时,发现王世贞、吴梅村、张溥这三个人物是最值得研究的,也是太仓历史上最具知名度的。如果为之写传,写电视剧,则当推吴梅村为第一。因为吴梅村是太仓历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一个人物。他曾春风得意,大红大紫过,又失足毁名,备受煎熬。用吴梅村自语:“乃天下大苦人”。我注意到,对于吴梅村的评价,自他顺治十年仕清以后,从此评价泾渭,褒贬双方,各执一词。即便到了事隔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难以定论。有人说:吴梅村晚年的那些诗词有作秀成份。我以为,此说乃个人的凭想当然耳。应该说吴梅村晚年回顾自己一生…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世界日益成为了一个“地球村”。麦克卢汉的预言在互联网崛起的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他奇特的媒介理论如:“冷、热媒介”、“媒介即是讯息”、“媒介是人体的延伸”等都给人以震撼。但也因此使他成为学术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四人帮”反党集团中的狗头军师张春桥,一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左派”、“老革命”自诩,但是剥开他的画皮,就可暴露他的原形——一个货真价实的国民党特务分子、地地道道的“假革命的反革命”。翻看张春桥的罪恶历史,这个出身于祖辈三代都是官僚、地主家庭的孝子贤孙,早在中学读书期间,就充当了国民党特务,积极反共,密告领导反蒋抗日学生运动的负责人和积极分子,成为国民党复兴社在济南建立的法西斯蒂组织华蒂社的“中坚”分子。一九三五年,他又混迹于上海文坛,充当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打手。他在复兴社特务崔万秋的指使下,破坏进步文艺阵营,围攻鲁迅;又摇动秃笔,写文章,编戏剧,作小说,炮制了一篇篇毒汁四溅的黑文,为蒋介石的“卖国有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有功”大造反革命舆论,以此向敌人“献媚”或“替他们缴械”,博得了蒋介石的欢心和日寇的青睐,彻底堕落为中国人民不共戴天的死敌。对此累累罪行,必须彻底清算,狠狠批判!  相似文献   

17.
“湖口兵变”是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后发生的两次“兵变”之一,有30余名国民党中高级将领涉案。虽然并没有证据表明蒋纬国涉案,但他受影响极大。此后,蒋纬国基本上失去了蒋介石的信任,也为蒋经国所排挤,政治地位从巅峰坠落谷底,政治前途由“一片光明”转入“暗淡无光”。可以说,此次“兵变”是蒋纬国人生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8.
试论辛亥革命前后的林森郑香在1929年12月召开的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上,林森因“年高德劭”,被推选为国民政府主席。此后他一直连任,至1943年8月病逝。在国民党内林森之所以被尊为“年高德劭”的人物,是与他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经历分不开的。如何认识林森在这...  相似文献   

19.
季路 《百姓生活》2010,(1):56-57
美国学者易劳逸(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对国民党统治中国的历史有独到研究),中国学者戴晨京等,通过国民党提供的各种史料,引用蒋介石的许多“内部讲话”,精辟分析了国民党大溃败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20.
韩福东 《百姓生活》2013,(6):59-59,58
1950年5月10日,在内战中溃败的国民党部队,从椭建东山县铜碎村掳走了147名壮丁,其中已婚者91人。一夜之间,近百女人失去丈夫开始“守活寡”2012年10月4日,台湾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回到故乡铜碎村祭祖,看到“寡妇村展览馆”内经国外代转的两岸通信后,他感慨:“这些是大时代的悲剧,我们希望这样的历史不要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