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间性理论从新的视角揭示了文学的性质,即文学是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作为一种鲜活的审美体验的话语方式,张竹坡在《金瓶梅》评点中表现出了强烈而自觉的主体间性意识。围绕《金瓶梅》的创作过程,张竹坡揭示了作家在艺术虚构、生活体验、创作构思及艺术表达等阶段的主体间性,即作家必须与生活现象、文本做主体间的交流。张竹坡指出:《金瓶梅》作者“入世最深”,依“情理”、“借海扬波”、“依山点石”,以不同的“笔法”、“犯而不犯”、“白描”等艺术表达技法塑造人物形象,借小说以“泄愤”。张竹坡小说创作论的主体间性极具现代意义和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探讨了丁玲解放区小说创作的成败得失 ,既肯定了作家对新生活的热烈讴歌 ,揭露时弊的过人胆识 ,以及剖析人物灵魂的深刻表现力 ,也分析了作家此时创作艺术价值不及思想价值的倾向及其原因 ,为今天的小说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祝学剑 《南都学坛》2007,27(6):48-51
废名是"五四"时期极富艺术才情且引人注目的作家、京派的重要成员,但日后却只留下薄薄的几本似小说非小说的集子,游走在文学的边缘。过于冒险的文学实验造成废名致命的创作缺陷,无情地减损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导致他30年代文风奇辣生僻、审美趣味恶化,40年代小说创作偏离小说创作轨道,向非小说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风行一时。这类小说在创作上呈现出明显的概念化、模式化倾向,成为历代批评家指斥的焦点。本文无意对“模式”问题继续作无意义的褒贬,转而在对才子佳人小说人物、情节模式具体剖析的基础上,从历史时代背景、民族文化传统、作家创作心态、读者审美趣味等方面探讨才子佳人小说概念化、模式化之特殊文学现象在明末清初出现的历史、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5.
为便于小说的传播与接受,明清小说家自觉采取多种方式来实现小说文本的通俗化。缘于特定创作目的或时代背景,为适应特定读者群的阅读水平,小说家们多将浅近的白话作为首选语体。为迎合特定方言区的读者,一些小说家还创作了更为"适俗"的方言小说。为将文本进一步通俗化,许多小说家在叙事过程中采用了具有导读功能的随文注疏或评点。而传奇小说作家不仅有意使其小说外在形态向通俗话本靠拢,更将世俗审美趣味融注于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张恨水散文创作情况的全面统计及分类分析,指出其散文创作应如小说创作一样,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从广义散文与狭义散文创作等方面,总结了张恨水散文创作的成就,尤其以艺术散文《山窗小品》为代表,阐释了其冲淡闲适、注重趣味而又言之有物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7.
在东北现代文学中,短篇小说创作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许多当时的和后来的读者,正是由短篇小说而了解东北文学的历史的。东北现代文学的短篇小说创作,涌现出不少名篇,影响深远,余韵长存。本文对东北现代文学的短篇小说创作进行了总体的审美回顾,并按照东北新文学、东北沦陷区、东北作家群、东北解放区等不同创作阶段,对短篇小说的艺术审美特征和创作成就,给予了透辟而独到的历史审美的把握。  相似文献   

8.
王安忆的小说创作以其多变的色彩,不同的风格,不断地超越自己而给文坛带来了求新求变的新质。她创作风格的每一次变化都是对文坛评伦家过去观点的挑战。王安忆小说以展示上海文化为审美对象,文中细腻委婉的笔触,对女性命运的历史关注,都标示出作家个人化女性写作的鲜明特征。小说创作中透露出深切的悲剧体验,是作家理性感受的升华,封闭性的情景设置,又使她的作品超越了世俗的时空,体现了王安忆更高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9.
萧乾作为三十年代现身文坛的“文学奇才”,一开始创作就表现出一种可贵的艺术自觉,即特别关注到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创作的内在规律.这突出表现在他对小说叙述视角的精心选择上,通过这种匠心独运的叙述视角来保持作家在表现生活时所必须的审美心理距离,以求能够全面、真切地再现生活.这种创作追求使其小说与当时文坛盛行的浪漫主义的生情创作区别开来,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品格.  相似文献   

10.
严歌苓留美后创作出一系列“洛丽塔”式的畸恋小说,这些小说在建构乱伦与恋童相结合的故事模式、重塑老男人与小仙女类型人物形象、反讽精神分析学派学说、借鉴“talk out”疗法式的叙事方式以及细节描写上的重情感抒发而轻欲望书写都受到了纳博科夫《洛丽塔》的影响。外国作家的影响一方面造就了严歌苓创作的特殊气韵,但另一方面也禁锢了严歌苓小说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1.
作家创作作品,要受许多因素的制约。而作家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个性趣味、审美追求,则决定了其作品的质量和水准。唐末的司空图在他的《二十四诗品》中,多方面论述了“主体超越”的问题,给今天的审美文艺创造以重要启示,为作家的审美追求匡定了框架。  相似文献   

12.
乌江流域少数民族创作是从地域概念和作家创作的主题思想以及其创作的审美风格特征加以界定的.他们并不追逐于文学的现世功利,不趋向媚俗,始终坚持地域文化的文学审美和文学趣味,同时也用现代审美的眼光关注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13.
:无论“五四”小说的现代性还是解放区小说的传统性 ,都是契合时代的选择。时代背景的差异 ,创作主体的不同文化选择 ,欣赏客体的不同审美需要 ,导致了传统与现代在特定时间内的重新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盐阜籍著名老作家梅汝恺在历经反右、文革磨难而重返文坛后,于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小说多以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在刻画鲜明人物形象的同时,多展示出人物的崇高美,给读者以精神的鼓舞,在艺术结构方面也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尝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主体间性"这一哲学概念入手,经由"文化移入"这一文化及文学分析概念的逻辑过渡,提出了一个在小说创作中常常遇到的现象,即由于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交替使用不同的文化及文学成规,由于作家在不同的意识层面上其价值规范无法调和的矛盾,对想像性文学世界,尤其是对人物形象的创造,会导致一种分裂、间离的状态,该文将这类形象称为"间性人物"。论文选择当代两位著名作家赵树理与孙犁作为剖析与阐释的个案,对他们作为创作主体的"间性状态"及由此导致的人物形象的"间性形态"进行解析。选择分析的两个"间性人物"是"小飞蛾"(赵树理《登记》)与李佩钟(孙犁《风云初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作家身份的视角审视了国统区作家、解放区作家、战火中成长的作家、共和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四类作家在17年间的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合作化题材的小说创作,认为战火中成长的作家和解放区来的农村作家以他们同中各异的身份营造了文学别样的景观,国统区作家和共和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作家由于身份的错置以及没有正确地处理好作家身份与世界观、与创作个性的关系,其创作经不起历史的检验,最终无一例外地退居历史的深处.  相似文献   

17.
在少儿散文创作中,作家应有明确的读者意识,理解读者对象的复杂性,明确“幼儿”、“儿童”、“少年”三个层次读者的身心的差异性,以他们的审美接受能力和作家的主体创作能力为出发点,创作出针对这三个层次读者不同审美需要的少儿散文。  相似文献   

18.
巴尔扎克小说创作中的历史性环境描写虽然有作家“再现历史”的表达预期,但是小说中的历史描写并不精确,至多只是与历史的某种程度的相似,既不能呈现历史的真实面貌,也有损作品的文学性,甚至挫败了读者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预期,影响了读者对小说阅读接受。虽然巴尔扎克有自己明确的创作意图,但是也没有阻止读者对作品中历史性环境描写进行批评。  相似文献   

19.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小说创作风格独特,“唯美”、“诗意”是其创作的典型特征。他在作品中展示苦难,礼赞面对苦难时人所保持的美的姿态。纯美小说系列呈现给读者一个充满了诗与美的苦难世界。但是,近于工笔式的写作手法,与现实拉开距离的苦难题材,颇有些神化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成为曹文轩创作的缺失之处。  相似文献   

20.
王鲁彦的小说创作深受鲁迅的影响,在其乡土小说创作中,以写实笔法写出乡镇社会的冷漠与无情,以幽默讽刺的笔调叙写故事刻画人物,尤其是对乡镇人物形象的刻画塑造,都可见出其深受鲁迅的影响。在鲁迅的影响下,王鲁彦以其朴实细密的乡土写实风格小说成为享誉文坛卓有成就的乡土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