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协会对我国的乡村治理有着深远的影响。根据一些党史材料,分析了土地革命时期农民协会的发展背景、发展过程、组织系统、主要活动、性质和特点,以求勾勒出这一时期农民协会的概貌。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农民协会对新时期乡村治理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2.
1930年10月,为了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毛泽东找来江西兴国县永丰区参加红军的八位农民,以开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了一个星期的调查。1931年元月,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刚刚结束,毛泽东就将这次调查整理成文,这就是著名的《兴国调查》。在1941年发表的《关于农村调查》中,毛泽东回忆贫农与雇农的问题,是在兴国调查之后才弄清楚的,那时才使我知道贫农团在分配土地过程中的重要性。正是通过这次调查,毛泽东掌握了各阶级在土地斗争中的表现,为进一步明确土地革命的路线和政策找到了依据。可见,《兴国调查》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韦拔群是右江根据地土地革命运动的先行者。他大力开展土地革命的宣传活动,指导东兰及周边各县的土地革命,培训土地革命骨干,推动了右江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开展。建立共耕社,创造了土地革命新模式。加强土地法制建设,丰富了土地革命法制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土地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彭远汉 《中华魂》2022,(2):64-66
<正>1907年8月,李步新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县湖村乡碧霞桥村一个贫农家庭。李步新读了四年私塾,便辍学带着弟弟下地种田,后来给人当雇工。1925年,方志敏创建了赣东北农民协会,李步新开始接触革命思想,积极参与农民运动。1927年春,李步新参加上饶石嘴头农民协会,任理事。1928年,方志敏创建了赣东北根据地。同年底,李步新组织了上饶地区茗洋关农民暴动。1929年10月,李步新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中共铅山县区委书记,1932年任上饶县委副书记兼军事部长。1933年底,李步新随红军挺进纵队干部团赴皖浙赣开辟工作,创建了皖南根据地,  相似文献   

5.
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红军利用红色歌谣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红色歌谣在土地革命和根据地的建立中、在增进军民感情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革命事业在黔西北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武装起义,开创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的伟大实践。本文试分析这一时期共产党关于土地革命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共产党对土地革命重要性的认识 1927年5月,共产国际致中国共产党的信明确指出:中国革命,“没有土地革命,胜利是不可能的。”中共“八七会议”提出:“土地革命问题是中国的资产阶级民权革命中的中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几乎所有的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现代史的专著或教材中,都说毛泽东在1930年就制定了一条土地革命路线,有不少书还在土地革命路线前面加上一个定语──“完整的”。人们通常把它称之为“1930年土地革命路线”,也有直接称为“毛泽东土地革命路线”的。这种提法沿用既久,似乎就成了真理,已写进用来教育千百万青少年的中学历史教科书。现行初级中学的历史课本第三册就这样写道:勺93O年,毛泽东根据对中国农村各阶级的分析,制定了一条土地革命路线:依靠雇农、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  相似文献   

8.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加深和对中国实际情况的逐步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了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农民所起的作用,从而在中国的农村中发起了领导农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运动,组织了农民协会.文章主要论述了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协会的性质以及其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和全国各革命根据地一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这是党领导的土地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土地革命中,中共红七军前委书记邓小平同志吸取了中央苏区土地革命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右江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和各项政策,在比较短的时期内领导和发动右江  相似文献   

10.
土地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治军,开展廉政建设的奠基时期,位于西南边陲的川陕苏区秉承井冈山和中央苏区 的优良传统,结合自身实际开展苏区的廉政建设,在机构建设、法规建设、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四大基础性建设上卓有建树,取 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于今天的从严治党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产生了严重的政治信仰危机,政治信仰危机直接导致了苏共亡党亡国。分析其政治信仰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历史教训,对新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土地革命时期,如何在广大农村地区对农民群众进行革命动员是中国共产党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革命动员是一种战争艺术,是革命成功的关键。商城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农民武装斗争的一次成功范例。文章以商城起义为个案,通过分析以革命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商城县党组织对农民进行思想引导、物质激励、白话宣传等革命动员模式,探讨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早期成功动员广大贫苦农民走向革命道路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基于加强干部教育、开展整党整风、准备社会主义理论等多重需要,通过干部教育的制度规范、整风运动的实践运用、政治领袖的理论诠释、组织会议的推介部署,有效实现了《联共(布)党史》的大众化传播,增进了全党对联共(布)党的历史、理论和经验的认同和接受,对中国共产党理论学习、政治实践和社会变革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共产党对《联共(布)党史》的学习推介,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有益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1921年下半年,在共产党员沈定一等人的领导和发动下,浙江省萧山县的衙前村农民组织起衙前农民协会,发表了宣言和章程,短短的几个月,萧绍地区有82个村建立了农民协会,有十余万贫苦农民投入了这场反抗封建地主阶级的斗争.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运动,开创了中国现代农民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15.
国民革命思想是由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倡导、被主张革命的国民党左派原则采纳、并被广大民众普遍接受的一种富有特色的新型民主革命思想。从农民是中国国民的主体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出发,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一度将国民革命直接等同于农民革命;在国民革命的高潮中,以农民革命为中心的国民革命思想流变为贫农革命思想,发生了革命对象、内容、性质和目的的变化,革命的目标由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为主转变为以消灭封建地主阶级、消除剥削压迫为主,革命的阵地回转为广大的乡土社会内部,革命的性质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化;贫农革命思想使社会的兴奋点集中在有土地财产的地主富农与无土地财产的贫下中农的阶级斗争方面,苏维埃性质的土地革命思想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甘肃省6个县区样本农户的问卷调查,以农户的视角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现状与农户需求意愿。分析结果表明:①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环节和内容存在片段性和不稳定性;②服务组织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服务的单一性、一次性特点突出;③服务性质的商业色彩浓、社会公益性弱;④农户对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受到具体条件(农户生产经营特征、家庭特征及户主个人特征)和一般条件(地理位置、交通通讯、市场体系等)影响,这两类条件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影响程度不同,需要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7.
苏维埃时期,党认真分析形势与任务,直面各种问题与挑战,回应革命的理论困境和道路走向,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创办党的红色刊物,改进党内教育方式,注重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水平线。这些历史尝试是由党的独特的革命道路以及局部执政的特点所决定的,为后续党的思想文化建设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11年陕西省渭南市14个小额贷款公司和337个样本农户的截面数据,运用ISDF模型对农户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小额贷款公司为单位的农户平均生产技术效率差异不大,但个体差异较为明显;小额贷款公司员工文化程度、服务态度、贷款便利程度、利率水平和政策宣传均正向影响农户生产技术效率;支农低效的小额贷款公司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支农目标偏移现象。针对以上结果,分别从小额贷款公司和地方政府两个方面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民职业分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产生不可忽视的关系: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劳动力素质低、生产技术落后等,而农民职业分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小农户生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农民职业分化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提供了先机;农民职业分化扩大了劳均耕地面积,提升了农业经营的规模效益,同时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和附加值,从而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建议通过优化各种制度与战略,以多种手段促进职业分化,并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培养农业经营大户和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