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史学传统悠久,内容绚丽多彩。如果说以《春秋》、《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代表的先秦史学还处于童年发展时期的话,那么,到了汉代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史学,则标志中国史学已经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西周《大武》乐章曾经过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三代的演变和逐步增益。《大武》所奏六诗均保存于今《诗经.周颂》中。《武》即武王时之《大武》;成王时把武王克商后所作四首颂诗全部配用于《大武》;康王时定乐歌又增益成王时所作二诗入《大武》,《左传》、《礼记》等所言六成《大武》即定型于康王时。《大武》乐章的发展演变,既符合古乐发展演变的实情,亦符合古人用诗的规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解读古籍中关于《大武》的表述,以新的视角考论《大武》在西周初的发展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庄丹  郭丹 《兰州学刊》2013,(8):106-109,10
清前期《左传》文学评点是《左传》评点学史上的全盛期,这一时期的《左传》文学评点有着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上的发展,即由感性的"悟"上升到理性的"法"。文章通过分析金圣叹前后期《左传》评点之不同美学特征,结合《古文观止》《左绣》《左传义法举要》等清前期《左传》评点学发展史上具有关键意义的《左传》文学评点著作,揭示金圣叹《左传》评点在清前期《左传》文学评点史上的特殊地位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只要我们翻开中国小说史,仔细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就像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一样,是在波浪式、不平衡地向前发展的。而中国的古典小说,大致走过了一条马鞍形的道路,虽然曾经有过光辉的历史,相继产生过像《三国演义》、《水讲传》、《西游记》、《封神演义》、《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这样的长篇巨著,也产生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和以"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即《扩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为代表的短篇白话小说。但自《儒林外史》、《…  相似文献   

5.
由《社会科学辑刊》杂志社主办的“首届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东北论坛”于2004年8月28日至31日在辽宁社会科学院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辑刊》、《社会科学战线》、《学习与探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求是学刊》、《辽东学院学报》、《地方财政研究》的从事专业学术期刊工作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东北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发展与建设,将学术期刊的发展置于区域性战略发展研究视野之下,就如何利用学术期刊阵地带动东北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展开深入研讨。中…  相似文献   

6.
我国先秦诸子散文由最初简单朴素的语录式文章发展为逐渐成熟完备的文章,依据时间和散文样式、特点的不同,可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诸子散文的产生及早期发展阶段,其代表作为《论语》、《墨子》;战国中期,诸子散文的发展阶段,其代表作为《孟子》、《庄子》;战国后期,先秦诸子散文的进一步发展及完善阶段,其代表作为《荀子》、《韩非子》。  相似文献   

7.
《管子》与《齐民要术》都包含丰富的生态农业思想.二书都主张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展农业生产,也都主张对农业自然资源要做到“取之有度”,“以时禁发”.但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二书的生态农业思想也各具特色.《管子》强调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而《齐民要术》则强调对自然资源进行开发;《管子》强调维护已有的生态系统,《齐民要术》则强调利用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关系促进农业的发展;《管子》把扩大土地开垦面积看作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途径,《齐民要术》则主张走依靠先进技术来提高单产的集约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醒世姻缘传》和《金瓶梅》是中国古代章回小说中的两部巨著 ,同属于描述家庭生活的人情小说。随着对此两书研究的深入 ,《醒世姻缘传》对《金瓶梅》的继承与发展得到承认。这种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 :后出之书《醒世姻缘传》继承了《金瓶梅》的写实精神 ,真接反映现实人生 ;《醒世姻缘传》对《金瓶梅》的发展表现在对写实的进一步推进 :不止于暴露黑暗现实 ,而是探求原因 ,表达理想 ,这样就使《醒世姻缘传》有了一层淡淡的理想色彩 ;《醒世姻缘传》对“亵墨”的处理也较《金瓶梅》更为积极健康 ;在作者结撰时代故事上 ,《醒世姻缘传》并不以前代作品作为自己创作的起点 ,表现出个人独立创作的发展趋势 ;从章回小说的外在形式上 ,《醒世姻缘传》的回目更加整齐 ,说话的套式渐渐淡化 ,标明章回小说在体制上的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试论《诗经》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诗经》的叙事艺术张来芳在中国文学史上,叙事诗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缓慢的过程,从古老的原始歌谣《弹歌》(见《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归妹》上六(见《易经》),到《诗经》的《七月》、《东山》、《生民》、《公刘》等,发展到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相似文献   

10.
汲广林  武凌竹 《理论界》2010,(7):138-139
《管子》和《老子》虽同属道家,但《管子》以气释道,道气同质,其哲学思想与《老子》同中有异,由此决定了其政治理论与《老子》有相同的地方,更有不同的地方。从思想史发展的角度看,《管子》以"贤臣"承"圣君","君-臣-民"三分的政治理论实际上是对《老子》"圣-民"两分的政治理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振龙 《齐鲁学刊》2015,(2):113-118
曹操和曹丕对《诗经》的接受,最直接的就是表现在他们的作品对《诗经》的引用上。曹操、曹丕对《诗经》的引用,既有对前代文人引用《诗经》传统的继承,又有发展。就他们引用《诗经》的总体情况、方式、目的和特征而言,有同有异。这反映出他们不仅对《诗经》的接受有相同的一面,而且彰显出他们对《诗经》接受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近代文法体系建立过程中 ,马建忠的《马氏文通》是开山之作 ,但其中仍存在一些缺陷。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是继《马氏文通》之后又一部重要的文法著作 ,其根据西方文法 ,对词法作了进一步的解释 ,它对《马氏文通》在诸多方面有了继承和发展 ,主要表现在 :继承和发展了《马氏文通》的语法体系 ,并使之逐渐稳定下来 ;继承和发展了《马氏文通》的研究方法 ;继承了《马氏文通》研究对象的古典性 ,语言更为明白晓畅 ,清浅宜人  相似文献   

13.
华云刚 《船山学刊》2019,(4):96-102
《天下》是《庄子》的最后一篇,从郭象解读《天下》篇后的数百年间,人们对此篇缺少关注。自宋林希逸、明潘基庆以来,学界逐渐重视《天下》篇作为《庄子》之序,具有总结全书的作用。晚清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学术范式的影响以及《庄子》研究的发展变迁,学术界注重挖掘《天下》总结先秦学术的重要作用,突出强调了该篇在庄子学术史乃至先秦学术史上的重要价值。《天下》篇的研究发展经过三个学术史阶段:战国至宋代的低潮沉寂期,明清的复苏期,以及近代以来繁荣发展时期。这三个阶段也正是《天下》篇不断经典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国画     
《青海社会科学》2008,(4):F0003-F0003
张海民,男,汉族,1957年生,陕西省西安市人。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宁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杂志美术编辑,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其国画、连环画、装饰画千余幅在《人民日报》、《书与画》、《老人》、《西部发展》、《青海日报》等报刊出版、发表,有30余幅作品荣获全国、省级奖。  相似文献   

15.
李沈阳 《兰州学刊》2012,(11):39-42
汉代《孝经》学获得较大的发展,体现在对《孝经》的注解、传授、引用和神化等方面。在汉代学术史中,《孝经》的地位虽不如五经凸显,但其传播面之广和在汉代社会中的影响,则超过五经。在《孝经》学史中,汉代是《孝经》学的初步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6.
张媛 《理论界》2010,(4):88-89
近年来,经济法理论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先后修订了《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个人所得税法》等重要经济法律。2007年,中国经济立法在理论研究方面又取得了重大突破,万众期待的《反垄断法》、备受关注的《企业所得税法》也先后出台。立法上取得的突破反映了经济法理论上的成果,推动着经济法理论向更深的层次不断发展。文章就当前经济法立法现状中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针对我国社会发展需要提出完善经济法立法建议,以期推动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江林 《中州学刊》2003,(5):89-93
《诗经》中《风》、《雅》、《颂》的编次定名 ,实际上是〈诗经》传本的编辑、结集、流传的一个发展过程。上博楚竹书《孔子诗论》中《讼》、《大夏》、《小夏》、《邦风》这种不同于今本的编排 ,为研究这个发展过程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证据。本文以竹书本《孔子诗论》为立足点 ,考察了先秦重要典籍中引诗赋诗及春秋时季札观乐、荀子传诗等情况 ,认为季札观乐存在被汉人窜伪的可能 ,而《诗经》传本也经历了古本、竹书本、今本三个流传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五”《建议》)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特点,闪烁不少创新亮点, 蕴含着一系列重要意义。要落实“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以及明确三者各自的内涵、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据不完全统计,《琼州大学学报》1997年社会科学版有多篇文章先后由多家学术书刊刊载.《琼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所刊刘少雪的《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问题的思考》,后刊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会刊《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琼大学报97年第1期所刊曾宪勇、麻凤鸣、陈立浩完成的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海南黎苗山区的调查报告》、《邓小平教育思想指引民族教育健康发展——海南黎苗山区坚持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调查报告》,后入选南海出版公司于1997年8月出版的《海南省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论文集》,其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民族经济发展》一文又入选《新东方》1997年第4期《海南中南部经济文化发展学术交流会论文专辑》,后  相似文献   

20.
《大学》、《中庸》是秦汉之际儒家学者的作品,发展了先秦儒家的人治学说,更加突出了道德的政治作用。本文试图探讨《大学》、《中庸》的道德政治论与先秦儒家人治学说的关系,说明它怎样发展儒家的人治学说,以确定它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