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转型期现代生活方式的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活是人形成自身的根基和寓所,生活方式应成为我们把握生活进而把握社会、历史的重要视角.社会转型既带来了生活方式新特点的生长,又引发了诸多内在冲突.建构现代生活方式是一项艰巨、繁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给予应有的关注与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在一个社会中,社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人们生活质量改善的程度如何。生活质量是生活标准的衍生物,其关键的要素就是收入和财富。生活质量的另外一个指标是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后所带来的社会各个群体实际获得的财富如何。在过去的25年,俄罗斯的生活水平一直在提高,同时各个族群之间收入显著分化。收入分化现象是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时期生活质量分化的指标之一和先决条件。生活质量范畴不同于生活标准。生活标准并不把不同群体的详细的生活标准考虑在内进行比较。生活质量意味着人们对于他的或她的生活总的和个别方面的满意度,是基于他的或她的个人评价的主观表达。我建议利用生活标准(福利待遇)、最接近的社会环境质量、环境条件的质量、社会福祉四个要素来分析人们生活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3.
建构可持续生活方式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是完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内在要求。要建立这种生活方式 ,必须在生活主体、生活消费、生活质量、生活伦理和生育理念上实现转定  相似文献   

4.
张新华 《理论界》2009,(6):184-185
法治社会中的生活方式是指人们知道相关的法律,理解立法精神,并能够在生活中自觉地遵守这些法律,维护好正常的社会秩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民已经形成了依法维权、依法提升个人主体地位、保护私人空间、理性行事等法治生活方式,这将对法治社会的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我国生活方式研究20年来的实践,阐释了生活方式范畴特有的主客体相结合、表征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和对现实生活超越的概念特性,揭示了生活方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不可替代的理论建构功能,并对如何实现生活方式研究学科化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6.
现当代,一批大城市、受过较高教育、有较稳定收入的年轻人正在建构一种“非婚生活方式”,他们以独立生活为基础、以浪漫关系为亲密关系的前提,开创和实践新的社会生活空间.这种生活方式充满弹性和个体自主性,带有个体对浪漫情感的想象,构成了在传统、理性和市场化时代的个体浪漫主义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西部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特点,并指出当前西部少数民族生活方式正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但在发展与变革过程中正面临着各种矛盾关系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互动关系,传统与变革的矛盾,趋同化与民族多元化的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变革与发展、社会安定与民族团结,而且还影响到整个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现代化的进程。加强、调适、治理与推进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是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科学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世南 《学术研究》2003,1(7):50-55
生态文明呼唤科学的生活方式。现代生活方式是以人类的全面发展和对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为价值尺度 ,与自然界充分和谐的 ,有利于生态环境优化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产力和资源劳动率以及绿色消费是阻扼全球生态环境恶化 ,支持生态系统发展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当前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倾向,分析了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认为其中有些正是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存在并困扰至今的问题,指出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应充分注意这些倾向性问题,避免重蹈西方现代化的覆辙。  相似文献   

10.
鲍宗豪 《中州学刊》2008,(1):127-131
社会现代化本质上也是一场重构当代都市人生活方式的深刻革命.伴随着"后现代社会"、"后现代化时代"的到来,全球都市公民都更重视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质量.社会现代化对当代中国都市生活方式的影响通过资本全球化、全球都市化、文化大众化、休闲普遍化、消费多样化表现出来.评价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的基本观点是伴随着全球化、现代化,必然会出现生活方式的解构与重构;对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不能作简单的价值判断,必须有科学理性的态度;要让都市成为满足不同阶层、不同人群生活需求的美好的社会空间.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生活质量是衡量美好生活的重要维度,提高生活质量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未来30年,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将是中国社会的重要发展主题。本文旨在通过厘清生活质量现代化的概念内涵,梳理世界生活质量现代化的发展规律,总结世界生活质量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为中国建设高质量生活的宏观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论文化对生活方式的建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有两种基本的存在形式,一种是作为过去的传统所积淀下来的物化形态,它构成了我们历史过程中的经验和规范,另一种是作为正在生成的新的历史现实,它建构人类社会生活未来的方向。前者是在旧的社会规范的层面形成了文化的相对确定性,而后者则是新社会生活的生成基础。生活方式作为社会不断形成和变化着的环境,也要求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随着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发展,也要不断地实现主体性的自觉变化。生活方式作为共存主体的根本的生存环节,演化为社会结构,形成社会基本规范,因而文化不断把社会生活中的经验具体转变为现实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与城市市民生活方式研究不同,对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他们的生活方式处于相对“被忽略的地位”。基于实地调查的数据,本研究对中国当代农民生活方式及其对公共政策态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以往相比,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但社会交往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休闲娱乐活动还主要停留在传统层面,具有现代色彩的休闲娱乐活动较少。同时研究发现,在对待国家公共政策的态度上,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和休娱乐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对国家公共政策越趋向给予消极的评价,而农民的社会交往情况对公共政策态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低碳生活: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培志 《理论界》2011,(8):37-39
在全球低碳浪潮背景下,低碳生活是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型,是城市人应对环境变化的自觉行为,是人之本真追求与道德关怀的现实叩问与对话。从狭义城市生活方式角度来看,低碳城市生活方式的建构需要把握、理顺好低碳生活与消费、休闲生活方式的关系,并以此寻求低碳城市生活方式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决定了我们的现代化国家建设必须正视庞大老龄人口来袭、实施积极老龄化战略。老龄社会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特征,走好中国特色积极应对老龄化的道路,建立起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中国特色的老龄社会文明,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追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深化推进积极老龄化的中国方略,不仅体现在多层次、全覆盖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上,还应从社会与文化建设高度,大力弘扬保障老年人生活权益、体现老年人价值的全龄友好、全员幸福的社会风尚,在“共同富裕”的轨道上推动养老服务、老龄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建构让全体老年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龄文明”,为现代化国家中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赋予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信息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特点将使生活方式呈现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生产和生活在高层次上呈模糊状态:家庭的功能和观念改变,多样化家庭出现;可持续性消费方式的确立;生活方式进一步个性化;虚拟社区和现实社区并存并呈凸显的趋势;生活方式的世界化和民族化。  相似文献   

17.
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坚持的基本理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活动上,还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上.构建和谐的方式生活,本身就体现出人们的根本利益所在.本文从生活方式入手,探讨定义、要素与属性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出构建和谐生活方式的必要和内涵.又从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论内涵探讨,得出结论,以人为本思想是构建和谐生活方式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8.
宋娜 《理论界》2007,(1):104-105
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现代化的思维方式与之相适应。传统教育的弊端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当前的教育现状,积极探索,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积极转变思维方式,构建中国教育现代化。理应成为21世纪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民族精神不仅是现代化建设本身所包括着的内容,而且体现和决定着一个民族在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所选择的价值取向,也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推进和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动力。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民族传统精神不仅是时代精神的基础,还可以升华为民族的时代精神;民族的时代精神具有世界意义。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当前的文化建设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腐朽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民生活方式沿着革命化、政治化、集体化、城市化的轨迹演变,呈现出不同步、不平衡、不协调的明显特征:即建国后的头30年,农民物质生活资料匮乏,但精神生活比较充实;改革开放后的30年,农民物质生活显著改善,但精神家园日渐衰落.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因此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应坚持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的现代化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短距离、波浪式逐级推进的城镇化道路,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实际和各民族特点的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农村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