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新科技革命所导致的“科技政治”、“科技军事”、“科技经济”和“科技社会”现象及其概念,分析了新科技革命对邓小平科技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寻觅其在实践中发轫和发展的轨迹。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对新科技革命及其社会影响的理性认识和理论反映,是时代和实践的产物,是在现代中国国情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造。邓小平科技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理论的科学性特点,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经受了实践的检验,显示出科学理论对实践的预见性、指导性,将有效地、具体地指导我国科技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科技进步极大地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实现了利益总量的增加,但资本操控技术以实现利益独占,造成科技创新与利益共享的背离。该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基于“资本—技术”之间的关系,探讨科技创新与劳动者、科技创新与消费者、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等场域之间的矛盾。新科技革命改变了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了消费者在物质消费领域的主体地位,重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应积极借力于新科技革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消费主义价值观,推进生态化科技创新,实现技术创新与利益共享的统一,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享发展,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自由解放。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形势下 ,邓小平同志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理论 ,而且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 ,结合我国国情 ,提出了“科教兴国”、“发展高科技”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实现上述战略 ,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 ,提出了解决科技人员的实际问题的举措。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 ,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工作,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使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指出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强调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他还强调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邓小平同志的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搞好科技工作的指路明灯。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科技强国思想经过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和完善,其目的就是依靠科技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其主要内容涉及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尊重人才,以教育为基础,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也是新时期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的奠基人。关于科学技术,邓小平同志作了许多非常深刻、非常精辟的论述,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邓小平同志科技思想的发展历程 回顾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论述和实践活动,可以清楚地看到,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科技教育的思想,其核心是“科教兴国”,他的这一论断的思想基础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科技教育的价值,邓小平认为有两个方面,促进人的发展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展科技教育的策略可以概括为三个面向,即面向现实,面向大众,面向海外。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的总体设计中,邓小平把科技开放放在特殊重要的地位上。他就科技开放的目的、原则,以及怎样使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怎样开展中外科技交流、怎样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和设备,作了大量的论述,提出了很多深刻的思想,指引着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使我国的科技事业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是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也是现代科技与经济加速结合并对经济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本质反映。作者在学习邓小平有关经济与科技论述的基础上 ,着重探索了邓小平的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的社会功能、地位、作用、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基本任务和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人才培养、组织领导等富于创造性的、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的社会功能、地位、作用、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基本任务和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人才培养、组织领导等富于创造性的、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江泽民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的过程中,都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把科学技术作为强国之本。但他们的表述方式又各不相同。主要表现在:关于科技发展地位———从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江泽民的"科教兴国战略";关于科技发展战略———从邓小平的"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到江泽民的"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关于科技发展方针———从邓小平的"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到江泽民的"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取决于自身完善的程度,完善的机制是社会主义与新科技革命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理论特色,着重阐述了邓小平科技思想对民族地区制定科技政策的指导意义,强调民族地区要在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科技政策,并把这些政策运用到实践中,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以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任何重大进步,都会对国际关系造成深远影响,本世纪50年代以来兴起的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的意义在于:它正在改变人们关于国家主权观念和战争观念;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终结,多极格局的出现与发展;深化了和平与发展这一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加速了国际关系新变化,使其更具有全球维度.  相似文献   

16.
如何注意从国际视角出发,集中论述邓小平科技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指导作用,是本文的重要创新之处.主要是:实现四个现代化不仅是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考虑的,很大程度是根据世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提出来的;实现现代化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同时,应充分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中国必须重视世界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不仅要注意培养大量的又红又专的人才,更要注意培养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17.
谈当代新科技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新科技革命[注]于20世纪4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兴起,随后扩大到西欧。日本等国家,进而席卷全球,延续至今仍汹涌澎湃。其间,新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各国政治的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是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发展的产物。第一,科技理论上的准备和突破是新科技革命的先决条件。对世纪以来。物理学成为自然科学发展的先导,人类对物质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天地。相对论揭示了物体在可以与光速相比拟的高速渡前状态下的各种规律,使人们认识到物质、运动、空间和时间的紧密…  相似文献   

18.
当今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以智力革命、知识革命和信息革命为特征的新科技革命,不仅引起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一系列变革,也引起了人类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系统思维、科学模糊思维和战略思维成为现代主要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之交的国际舞台上,发生了堪称本世纪最引人注目乃至可以载入整个国际竞争编年史的一系列动荡、分化和改组。这次国际格局的变动与以往几次更迭的显著区别在于,此次转换并不单是按历史旧有规则进行大国间政治权利的再分配,而主要表现在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的社会功能被急剧加强。在世界范围,一种多极科技实体与多极政治力量及多极经济联盟群落对立、交融并合的态势,已一步步把国际社会推向一个结构更为复杂、机制更为整合的统一发展系统。  相似文献   

20.
新科技革命使科学技术成为当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 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巨大革命力量。新科技革命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新变化, 但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性质并没有改变。当代资本主义仍然是在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运动规律下运行。新科技革命为资本主义的灭亡进一步准备条件, 资本主义的最终灭亡和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