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张舜民也说“诗是无形的画”。可见诗与画有着许多共同点。其实,在语言艺术的领域中,不仅诗,就是文,尤其是记叙、写景、状物、抒情一类的文章,也和绘画有着不少或明或暗的相通之处。众所熟知,绘画反映生活主要是运用色彩和线条。尤其十分讲究色彩的艺术运用,靠精湛的着色艺术来刻画形象,赋予形象以活的形神风貌,表达作者特定的生活感受和审美情  相似文献   

2.
丁成 《南都学坛》2003,23(4):122-123
<正> 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王维多才多艺,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的山水诗创作之所以成就卓著,独具一格,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主要在于他能兼得诗画之美,在诗中体现了浓郁的绘画美。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对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作了十分精到的总结和概括,从此,“诗中有画”便成了王维诗的定评。具体说,王维的“诗中有画”主要表现在他能自觉地、有意识地把当时的绘画技巧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将绘画的表现方式与技巧和诗歌的表现艺术交融渗透。  相似文献   

3.
从历史的角度谈绘画与摄影之间相互纠葛与互相依赖关系 ,并预示现代艺术的发展将绘画与摄影两种平面艺术融合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比亚兹莱的作品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热销"现象,可就外在需求和内在重合两方面找到其存在的合理性。首先,比亚兹莱作品所处的世纪末时代背景与五四有着某种精神的契合点,即寻求解放,挣脱束缚;其次,绘画和文学本就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共通性,比亚兹莱的插画大多数更是"命题之作",与文学相互补充,相互成全。文章以创造社为个案,试图对前两个论点进行解释与补充。  相似文献   

5.
王维不仅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又是我国绘画史上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画种“南宗文人画”的开创者。对他的诗和画,北宋文坛巨星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作过这样的评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那以后,人们经常用“诗中有画”来评论王维的诗,把“诗中有画”当作对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一个最准确、最精当的概括。不过,古代的诗论家们虽然经常谈到王维“诗中有画”、“无言而有画意”、“深得画中三昧”等等,但往往不加阐释;因此,所谓“画”、“画意”、“画中三昧”云云的涵义究竟如何,仍然不甚了了。近几十年来,中外学者对“诗中有画”作出了种种解释。  相似文献   

6.
《中国北族王朝研究初探》序陈连开中国地理环境的突出特点决定着天然划分为农耕区与游牧区。两大区域各民族,在经济与生产方面,差别甚大,而又互相依赖、互相补充;在文化与生活方式方面,各具特点,而又相互吸收、相互融合。中国农牧两大类型民族既相矛盾而又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7.
自《维摩诘经》传入中国后,就有不少人从事翻译和注疏。王维、李商隐、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文人都有看过《维摩诘经》并且都留下了相关的诗篇。可见《维摩诘经》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之广。在《维摩诘经》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有的影响中,其中它的言说智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维摩诘经》与中国思想的关系非常复杂的,本文只拟从它与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禅宗的宗风和两宋文人的禅诗等几个方面略谈它们之间的关系,借以窥见其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词汇优化教学的两个主要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通过对单词结构的分解而掌握其音、形、义之间的关系,综合法则把词汇放在语境中,在使用中了解其交际价值。两种方法在词汇学习中互相补充,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有效地掌握词汇。  相似文献   

9.
中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上存在着许多分歧 ,彼此互相攻诘 ,相持不下。如何评价不同观点和理论流派之间的斗争 ,是研究我国诗歌理论发展史时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联系诗歌艺术的创作过程 ,认为中国古代的诗歌理论都可归入“教人作诗的理论”和“教人作什么诗的理论” ,进而指出相互分歧的理论事实上并不矛盾 ,而是相辅相成的 ;同时 ,本文还对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理论体系的构成 ,发表看法 ,力求能更好地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万事万物都有长处和短处,只要二者相互协作,形成互补,就会成就辉煌。原本两只不和谐的手指,经过两对手指的相互补充,相互协作,形成了一个美妙的长方形。足见互补的妙处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问可以互相关心、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互相提醒,朋友问可以分担忧愁,共享快乐。生活中我们并不缺少朋友,请以“相互___的朋友”为题,写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12.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对既有密切联系 ,又有实质性不同的范畴 ,二者绝不能混为一谈或互相取代。要充分利用二者的内容、方法、形式上的相互重叠和相互补充 ,在保障心理健康的基础上 ,取得学生教育和管理的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13.
儒家与道家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在中华民族的心理中得到融合与统一,成为了两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两大精神支柱,对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审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历代士大夫画家们都具有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双重人格。  相似文献   

14.
直译与意译     
直译与意译之争在英汉翻译中由来已久.一些人坚持直译的方法,而另一些人坚持意译的方法.实际上作为翻译的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两者的目的一致,都是要准确地表达原作的本意,因此没有好坏之分.在翻译中,译者应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根据原文和译文的需要灵活处理,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15.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其在辋川隐居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晚望”诗和山水画,二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 审美特质。同时,王维的晚望诗与山水画又有相通之处。正如苏轼“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所言,王维 晚望诗与山水画是并举且互融互通的。  相似文献   

16.
《水浒》百回本里,描绘了宋江拜见名妓李师师的丑剧,读来颇有教益,我们不妨来一个“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在第七十二回里,作者精心勾划了两个娼妓:一个是靠出卖肉体、出卖灵魂,以换取皇帝赏赐的伎艺娼妓李师师;一个则是靠出卖革命、出卖人民,以博得天子的欢心,从而捞得一官半职的政治娼妓宋江。这两个娼妓互相逢迎、互相利用,在京城的妓院里  相似文献   

17.
基于传统教学观与建构主义教学观整合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期,世界各国相继启动了课程改革,不断见诸于西方教育文献中的建构主义成为教育界近年来的研究时尚,对传统教学形成巨大的冲击。实践证明,传统与建构主义教学观并非替代关系,两者适用的领域不同,彼此是相互补充的,在实践中应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将两种教学观加以整合以指导教学。  相似文献   

18.
社会最重要的关系是什么?在制度学派中,权力是最重要的关系;而在马克思主义中,阶级是最重要的关系。两学派不会互相碰撞(互相矛盾),也不会各自行驶(互不相关)。而是,在某些方面相对抗,在另些方面相补充。它们相互  相似文献   

19.
音乐和绘画,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吸取有利于其艺术发展的因素,以丰富其艺术形式的表现力.音乐与绘画之间既有差别,又有联系.感悟音乐在绘画、绘画在音乐中的相互作用,探究共同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20.
《维摩诘经》自公元二世纪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的士大夫文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是《维摩诘经》影响下的典型,本文就从人生态度及诗歌风格两个方面来探讨《维摩诘经》对白居易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后世文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