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根据结构,疑问句可以分为四种,即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其中,正反问是指用有肯定否定并列的谓语形式的单句构成的一种疑问句;可以选择其中一项答复,也可以用另外的话答复。这里要讨论的是这种疑问句中否定副词为“不”的肯定否定并列的谓语形式(~不~),并且只限于由双音节合成词构成的这一类及其词汇音节缩略形式。例如帮助不帮助:帮不帮助、辛苦不辛苦:辛不辛苦、微笑不微笑:微不微笑、朗读不朗读:朗不  相似文献   

2.
山东威海方言的正反问句式颇具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由“是不是”构成的正反问 此类正反问是对一种现象加以肯定或否定的判断,都带有判断的意思。当“是不是”后接成分不能单独充当全句的谓语时,“是不是”只能居于句中,充当其述语;当后接成分能单独充当全句的谓语时,“是不是”有三种位置,可以出现于句首,也可以居于句中,还可以居于句末。如: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词话》中,正反问句的正反两方面用“不”和“没”的占大多数,但变化形式没有现代汉语丰富。另外还有句尾加“否”、“未”、“无”字等文言形式的正反问句。《金瓶梅词话》中出现的“可VP”形式问句,本文认为不是反复问句。  相似文献   

4.
关于无疑而问的句子,我觉得下列问题是有待于进一步讨论的:(一)设问可以包括反问吗?(二)正问只是自问自答吗?(三)反问都具有内容和形式相反的特点吗?本文想就这几个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对于设问和反问,目前语言学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般的修辞书总是把设问和反问看作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但也有少数修辞书把反问看作设问之一种,把它包括到设问之中的。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个问题呢? 在我们看来,设问和反问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都是为了加强语势,故意把确定的意思用一种疑问的形式来表达,应该把它们看作一类,让它们在这些共同性的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下列四方面研究了《国语》《国策》二书中的疑问句:(一)用单词帮助发问的句子:指明二书是用哪些疑问词进行发问的,论证了各个疑问词的使用规律,并比较了二书疑问词的异同。(二)用结构帮助发问的句子:证明二书是用哪些结构进行发问的。(三)疑问句分类:二书疑问句可分为是非问、选择问、正反问、委婉问、反问五种。(四)怎样正确标点疑问句  相似文献   

6.
在交际中,问语和答语构成一个问答语对。是非问用“是”、“没有”等形式回答,或用重复问语中某一言语片段的方式回答;正反问和选择问各选择问语中给定的二种或几种情况中的一种作答。这样作答的言语效果是直接、简单、消极。我们称由这种答语构成的问答语对为直接答语的问答语对。但是交际中的大部分问答语对不是这样直来直去,而是借助问语以外的其他言语形式间接作答,我们称这种问答语对为间接答语的问答语对。这是本文着力考察的言语现象。  相似文献   

7.
疑问范畴是方言语法研究的重点之一,辽北方言的是非问可以从疑问方式和疑问功能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从疑问方式来看,由疑问语调构成的是非问是辽北方言是非问句的主要形式,特别是那些由句末伴有语气词的上升语调构成的是非问最为常见,是辽北方言是非问的主要形式,且语气词的读音跟普通话存在差别。辽北方言是非问的疑问功能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个性较为明显,包括由“S+呗”构成的转述性询问功能、由疑问语气词“吗”和否定命题构成的已知性反问功能和由“S+咋的”构成的责备性反问功能。  相似文献   

8.
以比较绍兴方言的“勿”和普通话的“不”为着眼点,从能否独立成句、正反问中的省略形式、能修饰什么样的“体”范畴等三方面,着重探讨“勿”区别于“不”的语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旧体诗特殊的非常态语序兼表是把常态的并列主语句处置成“前主 谓 后置主”的形式,特殊的非常态语序兼及是把常态的并列宾语处置成“前置宾 谓 后宾”的形式。“前主 谓”与“谓 后置主”的关系有并列式、因果式和比喻式三种;“前置宾 谓”与“谓 后宾”的关系有并列式和比喻式两种,用“兼表”和“兼及”理论可以分析理解有些结构复杂含义深刻的诗句,可以把复杂的内容容纳于有限的诗歌形式中,兼表和兼及还是旧体诗句中对仗的典型形式。  相似文献   

10.
问方式的疑问代词常用“怎么/怎嘛”的合音形式“咋”、“作”、“啧”以及省略形式“怎”等,少数方言用“阿地”“得嗫”等。问原因的疑问代词有两套,一套是“怎么”、“咋”、“啥”、“甚”等,另一套是“(因)为啥”、“(因)为甚”、“(因)为什么”等,少数方言用“阿”和“争”提问。问程度的疑问代词在晋方言中一般用“多”,少数用“多来”、“多嗫”、“多待”等。“咋”是“怎么”的合音形式,“作”、“争”可能是近代汉语疑问代词“作”、“争”的沿用与发展,“作么”的产生时期应比“怎么”要旱。  相似文献   

11.
“V的V”式是现代汉语中一种常见的通过动词(或动词词组)叠用而形成的主谓结构格式。它形式上最大的特点是,“的”前后的动词或者动词短语相同,功能上主要作并列分句或者并列谓语。“V的V”式常通过该格式的叠用,表达一个完整而独立的意义。其基本语用特征是描述存在多种情况的场面,这也是通过该格式的叠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而完整的历史著作。它记载的历史年代大致和《春秋》相当,同起于公元前722年,止于公元前453年。它在文学上和语言上有较大成就。现在仅就其语言方面“其”作语气词的用法,归类分述。一、“其”表示反诘语气反诘语气也叫反问语气,一般通过反诘句形式表现。反诘句是无疑而问,用问句的形式,表示肯定或否定,并不一定要求回答,字面上是肯定的,意思正好是否定,字面上是否  相似文献   

13.
“水浒传”是一部有价值的白话文学巨著。它的语言对“五四”前后的白语文发生过一定的影响,要研究近代汉语文学语言就不能不研究“水浒传”的语言。它的语言跟现在北京话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本文只讨论它的疑问句,指出它的疑问句有那些格式及其与北京话的异同。这部书的疑问句,可以归入四大类型:即特指问、然否问(又叫是非问)正反问(又叫反复问)、选择问。底下依次说明它们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般的古汉语教材只注意到了表示反问语气的“何…之…”结构,忽略了一种表示感叹的“何…之…”结构。本文则以充分的例子从结构形式、表义功能、“之”字分析及其与表示反问结构的区别四方面,对表示感叹的“何…之…”结构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作了比较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陕北方言的疑问句和普通话的疑问句不同 ,只有是非问句、特指问句和选择问句三种 ,且结构格式也不一样。是非问句通常用类似于正反问的“体标记 否定词”格式表示 ;选择问句是在选择项之间嵌入“是”字 ,并于选项末缀体标记 ;特指问句则表现为一系列不同于普通话的特殊疑问代词的使用。同时三种问句格式在语义、语用方面也和普通话的相应形式有一些差别  相似文献   

16.
除了表示疑问,汉语疑问词还可以用作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都/也”投射为功能语类DistP,疑问词在推导过程中经过[Spec, DistP]获得逐指解。疑问词处于是非问句、正反问句、祈使句中或受否定词或情态副词成分统领时为存在量词。特指问句、选择问句和是非问句作从句时可以不表示疑问,说明疑问句都有非疑问用法。特指问句、选择问句、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的反问、设问和祈使等非疑问用法主要由语用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17.
时尚慢生活     
李凡 《社区》2012,(23):64-64
最近常被问。“买车了吗?”我点点头。“什么牌子?多少钱?”对方立刻坐直,身体前倾。“凤凰。340元。”“自行车呀?”失笑,坐回原样。“自行车不是车吗?”“是的是的。”问者有的大度地笑,有的则反问我,“有房有车的车难道是自行车?”  相似文献   

18.
一标点符号中点号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言中的停顿。句号、问号、叹号分别表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末尾的停顿。表示句子内部停顿的点号有三种:“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部也用分号”,“逗号表示句子内部一般性停顿。”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点号,“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示下文”。各种停顿,长短不同,显示的等级也不同。一般说来,句号、  相似文献   

19.
元刊杂剧特指式反问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描写了元刊杂剧特指式反问句的结构及意义,指出反问句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与语表形式相反的“言外之意”,其基本语用意义是评价,特指式的反问意义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悼念姥姥     
想念 《百姓生活》2010,(4):18-19
一 姥姥,叫申淑英。这是我上了小学三年级才知道的。有一次,一个跟我玩耍的小伙伴突然问我:“你知道你姥姥的名字吗?”我听她这样问,一下子不知所措,摇着头说:“姥姥不就是姥姥吗?怎么还有名字?”她睁大眼睛.故作惊讶地反问道:“每个人都有名字,姥姥当然也有名字了。她把你从小看到这么大,你怎么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