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徐亚东 《南都学坛》2000,20(5):33-34
柳建伟的长篇军旅小说<突出重围>之所以获得声誉,一方面在于他对新的历史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必要性、紧迫性的思考与探索,另一方面在于他对和平时期军人形象的塑造.但是,<突出重围>也存在着艺术创新的不足和某些形象苍白、单薄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永恒的春天>从<秋天的情感>开篇,经<焦虑>,最后终结于<黄昏的孤独>,总计68篇,基本上反映了蒋三立先生近年来于诗歌领域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水准.读他的诗,让人感悟到一种自然的宁静与故乡热土的芬芳.  相似文献   

3.
论《秦风》     
<秦风>在<诗经>十五国风中是独具一格的.<秦风>共十篇,其较多的诗歌具有一种慷慨激昂的尚武精神,像<无衣>那样豪迈奔放的英雄主义的军歌,在三百篇中是独一无二的;像<黄鸟>那样谴责野蛮殉葬制度的诗歌,也只有<秦风>中才有.为什么这一类诗歌唯独见于<秦风>呢?这与秦国的历史、地域、环境、民俗等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4.
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福建南音珍贵的文化遗产,探寻福建南音推广与发展之路,通过对<满空飞>唱词读音、唱腔曲调特征、上四管典型伴奏形式的分析,探讨福建南音散曲<满空飞>的风格特点,论述了<满空飞>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冯惟敏是明代著名散曲家,其坎坷的人生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散曲作品<海浮山堂词稿>的出现,在散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无论是体制方面,还是题材内容方面,都突破甚至超越了前代的散曲作品,为散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冯惟敏的散曲成就代表了明代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6.
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之一孟浩然一生中写下了一些风格清新,意境优美的山水田园诗歌,其中以<春晓>最为人所传诵.他在<春晓>中以别开生面的笔触、表达了他宁静、超然的情趣.  相似文献   

7.
威廉斯强调美国"本土"特色的诗歌创作原则,反对艾略特旁征博引的书卷气很浓的诗风.<红色手推车>是他的意象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从内容、结构、形式三方面论述了<红色手推车>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河岳英灵集>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第一部专收盛唐诗的诗歌选集,在唐人选唐诗的诸多选本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它产生在诗歌鼎盛辉煌的盛唐时代,体现了新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气象,显示了盛唐诗歌的本质特征.编选者殷自觉认识到了他所处时代诗歌的非凡业绩,坚持择优原则选诗,成就了<河岳英灵集>在唐诗选本中的精品地位.  相似文献   

9.
英国学者和作家托尔金的<魔戒>传奇已经成为20世纪西方奇幻文学的代表作.长期以来,托尔金对包括盎格鲁·萨克逊英雄史诗<贝奥武甫>、古冰岛诗歌<埃达>和古芬兰神话史诗<卡勒瓦拉>等在内的欧洲古代神话传奇和史诗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和深入研究.这些古代作品对托尔金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为他提供了创作现代幻想文学作品的灵感.本文通过托尔金的讲座<贝奥武甫魔怪与批评家>探讨古神话史诗对托尔金的神话意识和神话想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禅月集>为底本,并参照中华书局本<全唐诗>及其<外编>、<补编>中收录的贯休在蜀中创作的所有诗歌作品,对贯休自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秋至前蜀高祖永平二年(912年)间创作的诗歌作品进行详细的考证并加以系年.  相似文献   

11.
张炎是宋元之交的一位著名词人。他在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剧之后,将身世之悲、家国之痛写入艳情词中,使其词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反映了更为广阔的生活内容。张炎由一己之漂泊落魄,进而对歌妓产生一种同情之感,以尊重的目光来看待这些沦落风尘之中的社会下层女子。出现于张炎笔下的女性,一个个高雅、可爱、可亲、可敬,栩栩如生。他的艳情词成为一种雅化了的艳情词,情味深婉,含蓄蕴藉,耐人品味。正因为具有了这些新的特色,故张炎能在宋元之间翘楚东南。  相似文献   

12.
对白居易诗与唐宋词中思想内容的某些方面作细致的观察分析后,发现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享乐心理,去日苦多、人生如寄的感伤情绪,但求适意、不拘形迹的归隐意识是其内在契合点,反映了中唐以来新型文化背景下文士心理的变迁,是白居易诗和唐宋词独特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13.
"苦吟"是中晚唐诗坛的一种特有诗歌现象,体现了诗人的生活之苦、思想之苦和作诗态度之苦.杜甫身处盛唐和中唐转折时期,注重学习和借鉴前代优秀诗歌遗产,使其诗歌显现了"牢笼百代"的特征,并重视诗歌创作的"求新",因此诗作新句纵横,而强烈的诗歌创新精神使其崇尚及注重格律的"苦吟"式作诗方式,"苦吟"风尚垂范后世,对后世诗人影响深远,逐渐形成了"苦吟"流派.这与其人生经历、由盛唐向中唐转折的时代风气有关,更与其对诗歌艺术追求卓越的创新理念有关.  相似文献   

14.
元代文人萨都剌的咏史怀古词表现了人生如寄的深沉感慨,具有浅直流丽的风格。其词兼取元曲的内力饱满和宋词的余韵深味,形成了独具个性的特色,在宋词与元曲的同题材作品中居于关联前后、融合二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作为晚唐党争的牺牲品,李商隐的诗歌善于通过对自己身世的吟咏,深刻表现知识分子末世的苦闷与彷徨、忧愤与哀痛.充溢诗人心灵和诗歌中的是一种义无反顾的悲哀,一种透彻入骨的感伤.  相似文献   

16.
张以宁是元末明初著名的福建诗人,又是两朝皆有重名的馆阁文臣,在元明文学史上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其诗歌创作成就尤著,既是元明之际馆阁诗风的传递者,又被认为开明代闽诗之先。然而,现今对于这样一位诗人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其生平及创作的基本史实亦尚有未及清理处。以张以宁的诗歌创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可初步将其一生的创作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来加以描述,藉此把握他的诗歌创作的心态、风格及其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7.
揭傒斯是“元诗四大家”之一。他主张诗歌宗经明道 ,推崇儒家诗教 ,提倡古雅诗风。受此文学观的影响 ,其诗主要有时事言志和关注民生疾苦两类。前者在感怀言志中寓托了身世之慨 ,后者在反映民生疾苦中揭露了社会的动乱和元朝政治的腐败。与上述诗歌内容相统一 ,揭斯诗歌创作方法更多地表现为现实主义 ,而艺术风格则表现为古雅淳厚 ,具体而言就是 :善于叙事铺陈 ,写景古朴雅淡 ,着笔力求传神  相似文献   

18.
钓鱼,本与中国本土的儒道两家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庄子的《渔父》和屈原的《渔父》,乃文学史上最早以垂钓为题材的作品。唐代,佛学发达,中唐以后禅宗大行于世,钓鱼又带上了佛禅的文化意味,致使这一时期的钓鱼诗词具有了不同于初盛唐同类诗歌的创作旨趣。初盛唐的钓鱼诗大多比较质实,主要描写垂钓的环境和垂钓者怡然自得的情致,以及由垂钓而触发的人生感慨,从而形成一种轻快明净的调子。而中晚唐的钓鱼诗词却不同于此,禅宗不执著、随缘旷放的生命哲学,与道家自然无为、自由逍遥的人生智慧不谋而合,促成了中晚唐士人颓唐、放达的人生态度,诗酒留恋,渔歌畅情,成为士大夫风雅生活的内容之一。佛与渔的相通之处,被发挥到极致。这一时期的钓鱼诗词具有浓厚的佛禅意趣,具体表现为:任运随缘的人生态度;不加外求的佛学禅理;大钓不钓的开悟境界。而从文学映现生活的意义上来说,这些作品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阶层的心理期许和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19.
周密是宋元之际著名的文人,著作丰富。他的诗、词创作在当时都有名气,两种文体之间因为渗透了周密的文学思想、生活经历,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共同之处,比如:崇尚自然、工于炼字造句、善用事、追求清雅之美,创作技巧和风格上诗、词作品间也有互相影响的地方。但是,诗、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尤其是周密严守词自是一家的观念,导致他的诗、词所表现的范围有明显区别。周密诗、词作品中体现出的互动与不同,与南宋晚期文坛对诗、词的认识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干谒词是柳永的一类特殊作品,它是作者为追求仕宦所作的一种大胆的尝试和积极的努力,经过对词作本身和与其它词人同类作品的比较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特殊性和在词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