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自1898年我国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语法学著作《马氏文通》问世以来,中国现代语法学已有了整整一百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年中,通过系统地引进西方传统语法和结构主义语法的理论和方法,汉语语法学掌握了一套与西方语言学相同的范畴和术语,搭建了一个与西方语言学相仿的...  相似文献   

2.
科学革命:汉语语法学出路所在杨启光汉语语法学的症结在于其体系的主谓为本①。中国文化语言学提出汉语语法学的出路在于突破“主谓二分”说及其形式主义模式讨汉语语法学的长期禁铜,回归并立足于中华文化基础上,探寻一种以汉语自身的样态为本、形义有机结合的模式取而...  相似文献   

3.
承古代语言学研究之文风,民国语言学研究在中国语言学研究史上具有无异的学术权威与历史痕迹;启学术后藻,民国语言学研究引领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向,并体现了民国语言学发展的三大学术特点及矛盾:(1)强语音研究与学术实用倾向的矛盾。清末之前,语言学研究主要为"解经"服务,自清末开始,注重实用成为趋势,而语音研究与实用学术并无直接关联,民国语言学研究却仍有很强的语音研究倾向。(2)主流学术机构语法学研究缺乏与民间语法研究火热的矛盾。民国时期,语法学受官方学术冷落,而作为"民间学术",语法研究却堪称近代学术的一大亮点。(3)"语言"系统与"文献"渊源的矛盾。民国时期,语言学与文献学的界线存有诸多模糊之处,"考证类"文献的归属也是一件"麻烦事"。事实上,文献问题本无碍,因为中国语言学原本就包含有文献渊源。  相似文献   

4.
中国语言学中的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在古代就有着极其伟大的成就 ,中国人也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具有语法观念 ,但系统的汉语语法学却直到晚清才得以产生。究其原因 ,语言学的地位与汉语自身的独特性都是影响汉语语法学形成体系的因素 ;从纵深的发展线索看 ,古代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也深刻影响了汉语语法学兴起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三部语法学专著,在中国语法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有较大影响。三书都力图抛弃从《马氏文通》、《新著国语文法》以来一般研究汉语语法的方法——套用西方语法来写汉语语法,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建立反映汉语自身特点的语法体系。因此,三书在体系上有同有异。三书共识之处很多是对汉语语法特点的精辟见解。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句法问题上,认识到汉语缺乏词类形态的变化,但却有着丰富的造句法。改变了历来以西方的“词类研究为重心”因袭模仿之法,根据汉语语法…  相似文献   

6.
汉语语法学的创建是中国语言学现代化转型最重要的一环,留学生群体就是实现这一环节的领军人物和主力。他们引借西方语法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草创了汉语语法学科的框架;在汉语语法的个性研究和汉语语法体系的修正、革新中,创造出了汉语语法学科的奠基性成果;在汉语语法教学实践中担当引领者和示范者,从学科教学的维度促成了汉语语法学的真正创建。从留学生角度看汉语语法史,不仅可以看到汉语语法学的创立、演进轨迹,更重要的可以看出异域学术范式影响中国近现代新学科创立、发展的过程,从而体悟本土新学科创立、发展,乃至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7.
近代的中国语言学,受到西方唯心主义的语言学术的影响颇大,就中影响最直接最深远的是高本汉和马伯乐。他们的影响,不只限于中国语言学,而且渗透到普通语言学和哲学领域。由于他们的影响,许多外国人,甚至有一些中国人,对汉语,进而至于对中国人的思维和中国文化,发生了许多错误的看法。为了中国语言学的健康发展,为了维护祖国的荣誉,必须对他们的观点和影响加以清算。本文就是试图从语法学方面,对高本汉和马伯乐的错误观点,进行批评。这里顺便指出,把作为语法学家的高本汉、马伯乐,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语言学是在传统语言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从传统语言学向现代语言学转向的过程中,胡以鲁的《国语学草创》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它第一次将普通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的汉语研究结合起来,初步建立了汉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具有现代语言学思想的萌芽意识。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语言学的世纪变革──评八年来《北方论丛》开展的文化语言学论争逸如,冯韧20世纪是历史悠久的中国语言学变革传统,采纳西学走上现代化道路的世纪.然而就在这个世纪进入尾声的80年代后期,文革后进入大学的一代青年语言学者在他们的世纪回眸中对中国现代语...  相似文献   

10.
汉语语言学百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的汉语语言学 ,一方面继承以前的传统研究 ,取得很大成果。另一方面 ,在西方语言学理论影响下 ,产生了语法学、语音学、词汇学 ;音韵、训诂、文字、方言、修辞等学科从传统学术转向现代学术方面 ,也取得辉煌成果。语言文字的实用研究和理论研究方面都取得新进展。改革开放以来 ,语言学的发展突飞猛进 ,真正成为一门领先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郭建芳 《学术论坛》2012,35(2):174-177,220
语言学研究过程始终贯穿着语法学的研究,而词类研究又贯穿着整个语法学的研究,因此,在语言学发展史上词类理论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和发展。文章结合词类理论的演化发展对汉语词类的发展进行了深入剖析,最终挖掘出词类理论研究带给汉语词类问题研究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进入当代以后,已不再拘泥于现代语言学家索绪尔所界定的纯语言符号体系的研究,其视野已从微观世界转向宏观世界,当代语言学家不再完全以研究语言本身为己任,而将触角指向语言的宏观领域。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张寿康教授在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的开拓性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他在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文章学、语言教学以及语言学新学科等领域的研究中,创立了构词法理论、构件论、组装语法理论、篇章修辞理论、文章学理论,并在语文教学中和语言学新学科建设中提出了一些新观点,这些新理论和新观点已普遍为语言学界和语文教学界所接受,并引起同代人和后代人的广泛兴趣。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汉语象声词的总体考察,指出象声词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可以借由其独有的语音特点,表现出复杂多变的意义。这些语言事实应当并且可以在包括语法学在内的多种语言学研究范畴内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语言学是当代中国学术的一种新范型,它的初创成功对于中国现代语言学是一场涉及本体论和方法论的科学革命,以致二者之间不再存在"共同语言"。中国文化语言学又是从中国现代语言学中脱胎而来,以致二者之间又构成复杂的扬弃关系。本文从汉语语法观、词论、句论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清理并显示了中国文化语言学与中国现代语言学之间的扬弃关系,论证了中国文化语言学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因西文已有之规矩"的研究方法、治学范型与汉语汉字不可调和之文化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分析了中国文化语言学学者之所以能够初步实现对中国现代语言学的扬弃的原因,指出了继续扬弃中国现代语言学于中国文化语言学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包括范畴理论和象似理论等。范畴理论在语法学研究中得到了合理应用,语法学也多有原型范畴。范畴理论和修辞学中的“四个世界”理论关系紧密,范畴理论可借鉴“四个世界”理论以提高范畴理论的含金量。象似理论可以解决许多语言学的问题,可考虑引入心理象似和文化象似概念,使象似有更大的涵盖空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开始起步的,尽管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但却始终抹不了西方语言学理论模式框架体系的深深烙印。即从80年代算起,全国各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学理论类的教材或专著已不下数百种之多,但大多是引介或编译西方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语言学理论著作或教材,框架体系基本上也是西方的,真正结合汉语实际建构符合汉语特点且对中国学生的语言学习有针对性有实效的语言学理论著作或教材却并不大常见,令人深为遗憾。不过,当我们今日读到骆小所教授主编的《现代语言学理论》时,则感到极大的欣慰。这…  相似文献   

17.
句法结构的分析是现代语法学的中心。前几年我国语法学界在析句方法上的讨论,说明我国语法学者试图以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改进传统的语法学体系,以求汉语语法研究上有新的突破。而分清语法的、语义的和语用的分析这三个不同的平面,是解决析句问题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8.
文化语言学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在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本土学派.在其30年充满论争的发展中,文化语言学逐渐显示出以问题意识为缘起的中国特征,以二元关系思维为基础的中国模式,以语言自觉为视角的中国意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分析《突厥语大词典》在词典学、语言调查、语言分类、语音学、语法学、构词学方面的价值,认为为突厥语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理论语言学的世纪超越申小龙站在世纪之交,回顾中国的理论语言学,可以将它清晰地划为传统和现代两种范式。传统的理论语言学,贯注着浓郁的语言一文化整体观照的人文主义精神,举凡语言的性质、功用、语言与思维、语言与社会、语言研究的方法,都同文化问题、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