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銮宣是清代中叶一位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在诗坛上颇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嘉庆年间由于官场黑暗,他被清廷流放西域。他在乌鲁木齐一年间,写下百余首有关新疆风土人情的诗歌,为边陲新疆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函可,明末清初诗人,于顺治五年(1648年)谪戍盛京慈恩寺,此后留守辽东直至去世。函可所作一千四百余首诗由其弟子友人整理编订成集,名曰《千山诗集》。在《千山诗集》中,写于不同时期的诗歌其审美特征展现出时间层面上的变化规律,具体可从意象建构、情感表达、创作旨趣三个角度进行概括。在诗歌审美特征的变化进程中,函可的诗歌对应地记录了函可个人的坎坷身世与复杂的心路历程,展现出独特的诗歌风貌。  相似文献   

3.
目前,秦观的诗歌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研究者的学术视野,探讨和研究秦观诗的创作分期和其诗风流变具有了重要意义.从秦观诗创作的量化统计分析入手,结合他的诗歌内容、思想,尝试对其进行创作分期以及风格变化分析.  相似文献   

4.
论穆旦诗歌翻译对其后期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诗歌主题、意象以及形式、技巧与风格等方面对穆旦前后期创作进行比较,从而揭示穆旦诗歌翻译对其后期创作的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之上,说明外国诗歌翻译是影响中国新诗发展变化的巨大内驱力.  相似文献   

5.
诗歌和绘画在很多方面都是相融的。其创作宗旨都是选择普通生活中的事件和情景,诗歌通过语言,绘画通过画面把观众带入其设定的意境中去。诗歌和绘画表现的手法虽有所不同,但其在题材和意境的表现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诗歌、绘画风格的形成亦与民族性格有关,幅员辽阔但地处内陆的中国有着内敛的性格,这造就了含蓄的中国诗歌与绘画。相较国外奔放的民族性格,它相应的形成直抒胸臆的诗歌与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6.
纪昀谪戍乌鲁木齐期间,创作了《乌鲁木齐杂诗》160多首。这些诗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叙次风土人物,历历可见,多角度反映了乌鲁木齐的发展变化。此外,《乌鲁木齐杂诗》还具有写实性强、罔不与古相合、舂容浑脱之趣的特点,被认为是一种新风格的边塞诗。  相似文献   

7.
朱玉仙是广西北流市清代著名诗人,遗作《画诗楼稿》影响甚大。其生活景况晚年迥异,诗歌内容前后期有别,风格亦随之而变化。前期诗歌主要反映少女、女妇时期的闺情生活和随夫宦游的情景;后期诗歌大多是感怀、悼念之作,抒写亲人故去、丈夫早逝的凄惨心境和痛苦情怀。前期诗风活泼明快,清丽自然;后期诗风低回宛转,凄苦深沉。朱玉仙一的生活际遇、诗歌内容以及创作风格与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颇为类似,故誉为清代的李清照。  相似文献   

8.
范成大初年吟咏之清丽俊逸诗风与豪纵快意的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成大的诗歌创作是经历了一定的变化和发展的。其初年诗歌创作已注意向鲍照等六朝诗人和唐代诗人李白的学习,尤其是在乐府诗歌的创作上,其诗歌呈现出清丽、俊逸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论萧纲的边塞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萧纲在诗史上素以“宫体”见称 ,但观其创作实际可以发现 ,“宫体”一词并不能涵盖萧纲诗的全部。以萧纲的边塞诗为研究对象 ,对其创作特征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与归纳 ,证实该类诗歌无论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 ,亦或风格情调诸方面 ,与其宫体诗相比 ,均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气象。可见萧纲诗也存在着一定的多样化的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0.
林语堂先生不以诗名,但平生创作的诗歌亦有三十多首,且各体兼备。把其诗歌按体裁分为新诗(白话诗)、旧诗(近体、古体)、词曲以及打油诗和对联进行分析。其风格不刻意求工,以幽默谐趣为主,展现林先生一向的睿智和洒脱,早年新锐活泼,晚年又幽静淡远,认为林语堂的诗在二十世纪中国诗坛纵不曾光彩夺目,却别是一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