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盛世才主政新疆前后,由于战乱,面临着大量耕地荒芜、粮食产量骤减,财政收支匮乏、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严重的问题,盛世才对军队进行整编,为了解决裁撤军人的给养问题,缓解财政压力,盛世才决定成立负责新疆屯垦的新疆屯垦委员会.伊犁州档案馆藏相关史料证明,1935年3月29日,新疆屯垦委员会正式设立,机构设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在迪化、伊犁办公的各行政机关,二是分布在各地的屯垦机构.1943年被撤销,历时八年,它为促进民国后期新疆屯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兵团军垦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沸腾的屯垦戍边生活中由军垦人集体创造、传承和享用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资源。只要不断增强军垦特色非遗的生命力和创新活力,推动军垦特色非遗融入当代社会生产生活,就会给社会带来长远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运用现代高新技术进一步扩大传播渠道,为军垦特色非遗搭建更多更好的宣传平台,同时在用非遗资源丰富兵团职工群众文化生活、吸引共同参与的过程中,达到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新疆屯垦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文化,是屯垦军民把内地各区域文化与边疆文化相结合,把民间文化与军旅文化相结合,在开发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火热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新疆屯垦文化是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汉文化特征的一种融合性文化。新疆屯垦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始终把国家的需要与个人的发展相结合,体现的是全局观,是中华民族的利益。面对当今社会发展和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斗争,屯垦文化因其内在本质特征,具有其独特的生命力,并在创新中走向新生。  相似文献   

4.
屯垦是中国历代政府用以巩固国防、开发边疆的重要国策。新疆屯垦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影响久远,堪称我国古代屯垦的典范。迄今为止,新疆屯垦已历经两千余年,尤以西汉、唐、清三代为最盛。由于地处偏远,交通运输多有不便,军队就地屯田,且战且耕,从而为戍边军队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同时,屯垦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对纾解民困和开发边疆也有积极作用。屯垦还有效地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促进了中西交流以及新疆经济的繁荣,对促进新疆地区生产方式的改进具有不可低估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整个民国时期,新疆先后处于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以及国民党政府统治之下。在这一段时期内,历任统治者均在新疆推行了屯垦政策,只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结果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自西汉时期开始,中央王朝在新疆组织的屯垦延续了两千多年,通过屯垦活动,有效地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民国时期,出于国防安全以及经济开发的需要,一些学者提出了在新疆开展屯垦的建议,也有一些人从气候环境、民族关系等角度提出了新疆屯垦所面临的一些困难,更有学者规划了在新疆开展屯垦的具体步骤。不少认识较为深刻,对于今天不无借鉴。  相似文献   

7.
8.
新疆屯垦史是新疆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屯垦自西汉开始迄今两千余年,分为军垦与民垦两种类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屯垦对于维护祖国统一,稳定新疆社会,开发建设边疆,加强内地与新疆的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多元文化共同发展是历史上新疆文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在新疆多元文化格局发展过程中,自西汉以来的屯垦,既为新疆多元文化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内涵,也为多元文化在差异中交流、整合创造了条件。屯垦的长期实施,使内地汉、锡伯等民族向新疆迁移,各民族、各地域文化因屯垦在新疆而汇聚;促进了内地农业技术向新疆的传播,游牧民族向定居农耕或农牧兼营转变,各民族生活方式产生了交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央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以及自治区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强调了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履行"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的屯垦戍边使命的过程中,各族干部群众应深刻了解新疆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知识、政策历史演变规律,弘扬中华文化、新疆文化和兵团精神,以强大的文化力作为屯垦戍边的思想基础,努力增强"四个意识",即理论意识、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为新疆的长治久安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民族传统体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方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是对文化多样性的继承与发扬.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传承特征进行分析和对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界定,进而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能够将民族传统体育发扬光大,将传统...  相似文献   

12.
马知遥 《东方论坛》2020,(2):148-156
随着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也由传统的口传心授向多元化发展。尽管随着时代的转变,传承人的主体地位依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关键,但促进传承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一直是非遗发展的永恒主题。因此,积极营造非遗的文化生态环境,探求非遗文化认同和活态性保护模式,增加传承人身份认同和传承的自为意识无疑是提高非遗存续力的重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社会文化环境下非遗传承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3.
皖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丰富,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标准,已被列入滁州市级以上的非物质遗产名录的项目共计49项。以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手段、范围与力度,也已不能适应皖东地区人文旅游发展的客观现实。目前皖东地区在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资金不足、人才匮乏、受众性不强、原真性缺失等问题。根据皖东地区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的各自不同特点,提出民间美术观赏类,民间音乐、歌舞、曲艺、戏曲、杂技等表演类,传统手工技艺类,民俗类非遗项目因类而宜的保护传承策略。  相似文献   

14.
毕摩文化是彝族民众创造的彝族本体核心文化,它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项特征,符合相关认定标准,应当将其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并构建合理的法律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田野调查,引用调查对象谭振山的第一手口述资料,描述并介绍了“谭振山民间故事”的讲述现状与传承困境。通过“给故事家讲故事,构建故事讲述情境”的实验,尝试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民间故事的发展策略,为解决当下民间故事的传承困境提出个人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千余年来富顺豆花一直深受青睐,是劳动者生产生活的结晶。2007年富顺豆花制作工艺成功申报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政府的保护。目前富顺豆花“非遗”的传承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不够,制作工艺水平参差不齐,同质产品竞争激烈,都给保护工作带来冲击。为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让“非遗”观念深入人心,创新生产性保护,政府、企业、群众共同参与,精心培育“非遗”代言人,走特色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具有多样性、地域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变化,原来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技艺、习俗、礼仪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生存发展危机.因此,应加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并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同时,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地方法规,用法律保障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民俗学的学科追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是相通的,民俗学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了许多具体工作;检视民俗学的发展,我们发现民俗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当前的保护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通过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去,民俗学一方面看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抓住机遇的民俗学有许多可以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中,侗族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保护工作形势严峻。黎平县从侗族大歌申遗入手加强传承和保护。主要经验有建立名录体系,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保证资金投入,建立试验基地,民族文化进校园,加大民族文化挖掘、抢救、整理力度,通过深入开展民间节庆活动提高保护意识、加强法律保护以及开发利用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