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凌农业科技示范的效应、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凌的科技示范工作通过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了农民收入,创新了组织形式,推进了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村发展,打造了杨凌品牌,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但科技示范还存在力量分散、农民接受方式未改变、农民难于应对市场等问题。应进一步发挥杨凌示范区科技、人才、信息优势,加快区域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建设,探索新的农民组织、农业经济合作形式,突出做好农民培训工作,构建政府、大学、企业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相似文献   

2.
揭示农业生产力呈梯次分布的性质是深入认识农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重要标志.选择农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及其衡量指标,确定每个构成因素及其衡量指标的权重,从而测算出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值并对其作梯次划分,可以据此对农业生产力在质的规定上和量的差别上进行剖析,以揭示出一个地区农业生产力的特点及其发展方向,为有针对性地实现农业生产力的科学发展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3.
对非洲农业援助是当代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全球减贫的重要抓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作为中国对非洲农业援助的新形式,通过示范、培训等活动,带动当地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和农民脱贫致富,发挥了应有的技术示范效应。由于受到受援国本身农业发展体系、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低水平的商业化等因素的限制, 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可持续发展普遍面临诸多问题。中国对外农业援助的可持续发展需根据受援国国情,重新审视示范中心不同功能定位与受援国的互动关系:参与受援国农业发展顶层设计, 系统性布局中国农业对外援助;积极融入多边援助, 参与受援国全面建设;结合援助实际需求,争取受援国政策支持; 注重资源整合,促进产业链建设; 重视经营当地社会网络,适应受援国的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是"互联网+"时代传播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以安徽农业文化遗产为考察中心,通过清博指数官网查得,安徽农业文化遗产已开始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但传播中存在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内容参差不齐、缺专业化程度高的传播平台,农业文化遗产传播保护的内容不突出,传播形式和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究其原因,与安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度不高、缺专业化的编辑制作运营人员有关.为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建议应建立以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为主题的专业化新媒体平台,提高新媒体平台编辑制作与运营水平.  相似文献   

5.
兵团文化既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兵团的特色教育资源与课程开发资源,关乎着兵团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该文通过调查石河子大学学生对兵团文化的认知状况以及对兵团文化校本课程的认知态度,结果发现:石河子大学学生作为兵团学生,对兵团、兵团文化的认知状况不是很好,但是对兵团文化校本课程的开设却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科技传播网络及传播模式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技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把农业新技术从研制者(技术亚系统)通过社会亚系统(农村的干部、男性和女性村民)放大,用在农业生产中(自然生态亚系统),提高农业生产和品质。因此,科技传播过程中有四个重要的关键环节,即丰富的科技源、流畅的科技流通渠道和社会亚系统的放大,最后到达合适的自然生态中,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与数量。所以,提高社会亚系统的放大作用是农业科技传播的关键。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农业科技传播的诸多模式及其特点,基于参与式理论、社会性别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创建了以农民为主体的性别敏感的参与式农业技术传播网络模式,并在实践中得以检验,证明该模式符合中国国情,农业科技传播效率高、效果好,显著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的自信心和科技素质、参与意识显著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和家庭条件显著改变。并开创出一套将该网络持续发展的方法,提出了主流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摘要]连续八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三农”工作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农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仍然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研究民族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其意义重大。本文以西部民族地区秀山县为研究对象,在考察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农业发展重点在于六个方面: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实施农户万元收入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机农技推广和提高农业经济服务水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晚清到民初为例 ,从发展生产力的指导方针、实施举措及实际绩效三个方面 ,再现了中国人民追寻先进生产力的心路历程 ,以期资政于当前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和主要内容,是我国农业今后发展的一大趋势.福建省委、省政府围绕中央提出的“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这一课题,实施了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收集有关农业产业化统计数据,开展统计分析,对实现目标进行评价,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使用全要素生产率与偏要素生产率等经济指标,构建三维模型,考察广东省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研究表明:第一,广东省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过程中,选择了土地导向为主,辅以劳动力导向的路径,同时以资本作为方式转变的过渡要素;第二,相对于土地和资本,劳动力生产率对于农业产值增长的推力效用最为明显;第三,资本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的重要过渡要素。  相似文献   

11.
工商资本下乡成立的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成功嵌入乡土社会。对于政府、小农户、企业三者至关重要。该文以嵌入性发展分析框架作为理论基础,结合兵团农业龙头企业成功嵌入的典型案例,从认知、文化、结构、政治、关系五个维度分析下乡资本融入乡土社会的嵌入路径和嵌入机理。分析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嵌入乡土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具有责任意识,积极营造同当地的社会关联,与小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融入当地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农科高校的学术科技类社团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社团中实施"社团思政"是培养优秀农业人才的有效举措。通过剖析当前农科高校学术科技类社团存在"社团思政"教育体系不完善、指导教师思政教育意识不强、载体平台缺少创新、农科思政教育特色不鲜明需要加强等问题,提出要从构建"社团思政"教育体系、分类推进"社团思政"建设、抓好"社团思政"载体建设、提升指导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建立"社团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等方面探索农科高校学术科技类社团"社团思政"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退化等问题,以克拉玛依国家农业开发区为例,探索特殊生态环境下"水草牧游居"创新性规划策略,探索干旱地区引水节水、水草平衡、草畜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因地制宜规划方法,整治干旱地区水环境恶化,修复生态环境受损等问题,达到生态立城、以产兴城、产城融合的发展目标,为我国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提供一条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建设模式,可推动干旱地区美丽中国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快速发展背后隐藏的忽视生态安全和城市低密度扩张的问题,本文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目标,提出在满足城市生态规模极限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生产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城市土地循环流程的分析,提出提高城市建设用地使用和流转效率来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生产率的思路和方法.最后实证分析了上海市案例.  相似文献   

15.
加强职工群众政治参与是发展经济,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客观需要。目前兵团团场职工政治参与的政策制度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政治参与的热情和参与意识有所增强,政治参与的形式和渠道不断创新,内容不断扩大;同时也存在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低,参与的信心不足和参与能力较弱,参与的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职工政治参与的制约和影响因素包括经济、政治体制及其运行不完善因素等。兵团应通过发展经济、健全制度、创新载体、规范干部行为和提高职工素质等方面,促进和提高职工群众的政治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进程中,统筹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科学保护和周边社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县域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选取与大熊猫国家公园关系密切的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为例,分析了国家公园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和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县域产业转型优化的路径和配套政策建议.当地经济应从高度依赖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产业向农牧林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和以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为主导的服务业进行转型优化,并在优化政策环境、完善共建共管共治机制、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投融资支持、产业技术引导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以贵州修文猕猴桃为对象探讨特色农产品的品牌管理问题,一方面对猕猴桃基地以及贵阳市场进行实地调查,总结修文猕猴桃品牌管理现状,分析其品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提出应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品牌管理主体,以品牌生态系统为客体、消费者市场中的中等收入群体为目标市场,有针对性地展开营销策略,综合运用品牌传播手段。  相似文献   

18.
兵团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区,有着丰富的农业和农产品资源,但其农产品加工业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存在着大量小规模、低水平的企业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各师之间的行业结构趋同的问题。该文提出淡化行政、地域界限,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优势农产品加工业,有助于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兵团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布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