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树刚 《职业》2011,(21):20-20
客观地认识我国大学生职业指导与就业的关系,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对于提高和改进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一、大学生职业指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当前,随着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凸现,  相似文献   

2.
大学形势政策教育是一门具有政策性、时效性、教育性的优势课程。它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分析与阐述的教学内容,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从大学生当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谈起,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形势政策教育的现状,并对其重要意义进行了进一步阐述,最后对于如何加强形势政策教育的积极影响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钟霞  阚斌斌 《职业》2012,(1):90-9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到来和就业市场的日趋饱和,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其中,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从2006年开始,江苏省仪征市对家庭困难的贫困大学生实施就业援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中也存在不足,亟待完善提高。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六成大学生毕业即面临失业。就业是大学生最关注的事情,毕竟苦读四年,从某种程度上讲就为了毕业后能就业。整个社会的就业不足使昔日的“天之骄子”们在就业过程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权益受侵害也成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5.
刘美美 《职业》2011,(6):26-27
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据统计,2000~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07、115、145、212、280、338和413万人,到2009年毕业生人数达600多万。在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如何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则是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不仅体现在就业率上,还体现在就业质量方面。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了社会因素、高等教育因素以及学生的自身因素等。如果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难以解决的话,必定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同时也会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各界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桑希君 《职业时空》2008,4(9):15-15
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思考状态,以及当他们一想到就业或面对就业时或充满美好憧憬,或紧张不安,或烦躁压抑,或信心十足,或失落彷徨的情绪状态,我们称之为就业准备心理。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准备心理并不是一个抽象、冰冷的概念,而是一个十分鲜活具体的心理状态。然而,它却是十分复杂的,其复杂性就在于大学生个体之间既存在着巨大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又处于隐性的动态之中,更主要的是就业准备心理又与其他心理现象及个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人格发展等相关联、相影响。一方面就业准备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追求状态,另一方面学业追求的状态又会反过来给大学生的就业准备心理以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建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政策的措施与对策不具体、针对性不强,并且缺乏行之有效的基层融入指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建构是基于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从中观层次上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对策,其路径选择就是要从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四个主要环节——“谁去”、“为什么去”、“去什么岗位”和“去后怎么办”上进行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9.
201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已达到850万,比2017年795万多55万,而这个数字仍将逐年增加,高等教育基本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毕业生就业也面临了新的就业形势。曾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近些年来这种优越感已经几乎消失殆尽,就业创业教育工作形势复杂严峻。  相似文献   

10.
临近毕业,今年的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压力更是大于往年。来自就业市场的种种信息表明,技能型人才受到企业追捧,而部分没有专长的大学生迟迟找不到工作。就业市场上的一冷一热,反映了我国人才培养结构的失衡。  相似文献   

11.
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10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652万人。在就业形势空前严峻的背景下,高校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又有哪些成功经验?《职业》杂志特别推出高校就业负责人访谈集,独家对话多家高校就业负责人,深入解读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大学生就业难寻求破解之道。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将有610多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再加之近几年未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今年将有超过10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面临择业考验。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3.
高山 《现代交际》2010,(5):113-114
在各大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全国代表大会也高度关注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本文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难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新形势下毕业生的就业策略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的态势逐步蔓延,各种高职高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从一个曾被誉为"天之骄子"的稀有群体,逐步变成司空见惯的普遍群体。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广受大众关注的社会性的话题。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选择用考研来逃避就业的压力,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只是权宜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大学生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应该何去何从呢?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理应在这时为大学生们出谋划策,尽我辈所能去为大学生排忧解惑,告诉他们在就业时应如何应对。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做出了一些分析,同时也强调应该做好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思想的教学工作,使高校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冷静、客观、沉着地应对。  相似文献   

15.
毕筱妍 《职业》2011,(15):17-18
促进就业是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作为社会新生力量的当代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更是关乎到国泰民安的大事。笔者认为,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不仅需要社会各界多方面、全方位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基层就业与人才培养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出台以来,投身基层的大学毕业生基本能够胜任基层岗位,对于基层工作经历之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持积极肯定态度,但也存在一些适应障碍,基层所需的吃苦耐劳、社会责任感等特殊素质成为妨碍适应的短板。高等教育也尚未做好帮助大学生适应基层就业岗位的准备,主要表现在对基层就业影响巨大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情况很不理想、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尚未充分考虑基层需要等方面,相应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正在逐步改变“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各地区及高校随之相继开办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组织毕业生与一些用人单位进行“双向选择”,通过竞争落实就业单位。为此,对于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来说,如何调整好就业心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勇敢的迎接挑战,在就业前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李平  岳孟田 《职业时空》2008,4(1):52-53
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的确立,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的问题。目前中国普通高校在校女生数量比1998年增长了两倍,然而却有近七成用人单位限招女大学生。本文在了解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制约女大学生就业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发生了变化。以新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及其影响因素,归纳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践路径,即转变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念、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宫权  王飞鹏 《职业时空》2008,4(9):10-10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部分市场需求饱和等因素,大学生就业已不容乐观,而五花八门的就业陷阱更是无处不在。面对遭受就业陷阱的大学生,人们通常在愤怒和同情之余,将目光盯在完善法规、加强监管及如何提高大学生维权意识上,很少有人去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但笔者认为,造成目前就业陷阱的根源在于大学生就业前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以至于在“盲目”寻找工作过程中遭受到就业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