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本文对修辞理论进行了深层次思考.文章首先从修辞学基本概念切入,就如何正确界定其内涵和外延表明意见.继而围绕修辞学的学科品性.阐明现点并加以论证.最后,文章就修辞理论研究的指导原则提出看法,指出"系统原则"和"实践原则"是其必须坚持的两大原则.  相似文献   

2.
传播学的"身体"里,一直都流淌着其他学科的血液,而修辞学则是其中最古老的学术传统。修辞学与传播学的"相遇",诞生了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传播修辞学。不同于修辞传播学的实践取向特征,传播修辞学强调立足修辞认识论这一逻辑原点,赋予传播研究一种修辞视角,将传播问题置于修辞学的知识脉络中加以考察,以此拓展并重构传播研究的修辞学范式。传播修辞学研究的理论路径之一就是聚焦于传播活动的相关要素和环节,分别探讨其来自修辞学的研究视角及其打开的知识话语。相应地,修辞动机问题、修辞情景问题、修辞美学问题、修辞传播问题、修辞语法问题、修辞批评问题构成了传播修辞学研究的六大核心问题域。  相似文献   

3.
陈汝东 《江淮论坛》2012,(3):15-19,29,193
作为公共修辞的一种形态。以国家为修辞主体,旨在处理国内政务、塑造国家形象、协调国际关系、解决国际争端以及具有普遍性的人类事务。国家修辞学是公共修辞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旨在研究国家修辞行为和现象、综括国家修辞手段和策略、揭示国家修辞规律的新兴交叉学科。文章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重大国内外事务中的修辞实践为基础,提出了国家修辞、国家传播、国家修辞学等新范畴,分析了国家修辞的内涵、类型及其修辞主体和传播价值,阐述了国家修辞学的内涵、研究对象、内容、任务以及研究方法,综括了国家修辞学研究的学术和实践价值。作者认为,从个体修辞学走向公共修辞学、从民众修辞学走向国家修辞学反映了未来修辞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讨论修辞、修辞学和语用、语用学的定义入手,重点讨论了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系及二者的发展方向。修辞学和语用学虽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但是它们是两门平行发展的学科,其异远远大于同。现有不少关于修辞学和语用学关系的看法之所以不妥,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修辞学、语用学的理解有误。近年兴起的"接受修辞学"、"修辞控效说"、"语用修辞学"等修辞学新论难以经得起推敲。革新中国修辞学的可取之道是多做原创性研究,多修正业已发现的缺陷,多研究口语修辞,而不是在概念上标新立异,创立未经扎实论证、也没有原创性成果支持的各种修辞学假想。  相似文献   

5.
由《修辞学习》和《营口师专学报》两家杂志联合发起的语法修辞能否结合问题的讨论,在语法学界和修辞学界都是前所未有、意义深远的。它对语法学、修辞学的研究以及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语法修辞能否结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可以结合,以郭绍虞先生为代表;一种认为不能结合,以史锡尧先生为代表。郭绍虞先生在他晚年所著的《汉语语法修辞新探》一书中指出:“汉语的语法可说经常与修辞相结合的。结合是正常的,不结合是部分。”①并从语法教学和语法研究两个方面阐述了“结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认为汉语语法一方面非常容…  相似文献   

6.
中西修辞接受研究的传统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接受研究是指在修辞学领域开展的对于言语接受现象的研究,包括对接受者、接受活动和接受效果的研究。修辞学常常被认为是一门研究言语表达的学问,然而事实上,无论西方还是中国的修辞学史上,都有接受研究的传统,而且有过较为深入的论述。一、西方修辞学中的接受研究西方修辞学诞生于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是其奠基人和早期代表.他和他的老师柏拉图都反对当时智者派修辞学家传授的诡辩术,教人不顾原则地投听众所好,但他们都强调对接受者的专门研究。柏拉图集中讨论修辞的《斐德若篇》多次强调要重视对听读者“心灵”的分析:文章的功…  相似文献   

7.
一、汉语修辞学研究现状 1.15年来的成就。80年代以来修辞学研究究竟如何?90年代初姚亚平撰文认为:中国修辞学在90年代已陷入困境,出现了危机。刘大为撰文认为:现在的修辞研究是“术”而非“学”,修辞学科学化必须摆脱修辞术的框架。这两篇文章引起了修辞学界一场讨论,尽管评价不一,但人们都在思索如何探寻学科继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自陈望道提出积极修辞、消极修辞两大分野以来,修辞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性修辞特别是辞格研究上,而对一般性修辞则仅仅提出了意义明确、伦次通顺、词句平匀、安排稳密等标准,着重于词语的锤炼、句式选择等方面的研究,并不像特殊性修辞研究那样深入、系统,因而造成了修辞学体系的严重失衡。20世纪80年代,在吴士文的倡导和带领下,进一步开展了对一般性修辞特别是辞规的研究,探讨了辞规建立的理论基础、事实依据及目的,提出了辞规的定义及特点,区分了辞规与辞格,明确了辞规建立的途径等,拟建了50多个辞规。这些研究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修辞学,使其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但辞规的研究还处在草创期,在辞规的定名、定量、定性及分类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必要做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10月22日至27日,中国修辞学会和四川省语言学会、四川省民族语言学会在成都联合召开了“修辞学理论”研讨会,全国各地的语言、修辞学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东瀛的日本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就修辞学的普遍原则,修辞学的文化视角、内涵以及修辞学中的语体、语境、修辞规范等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修辞学在世纪之交特别要树立“学科发展”的观念,强化“学科进步”的意识.为此,应该确立修辞学研究的三大原则:“发展”的观念是修辞学研究的一个历史原则;“问题”的意识是修辞学研究的一个理论原则;“操作”的要求是修辞学研究的一个实践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修辞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大凡讲究语言运用的人都很注重修辞。威·李卜克内西称马克思为“严格的修辞家”;鲁迅致李桦的信中指出:“正如作文的人,因为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这都是搞修辞的人所熟悉的名言。可研究修辞的修辞学,其景况又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12.
修辞学研究的新视角——评《汉语超常表达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表达效果的学问。修辞学在我国源远流长。我国以往的修辞学 ,总的说来 ,人们偏重的是常规表达修辞的研究 ,即研究从现有的语言材料中精心选择 ,选取最切合客观实际、最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形式。人们在此范围内 ,讲求词语的选用与配合、句子的锤炼与选择、特定修辞方式的运用、完美协调的篇章结构和语体的追求等。而对于超常表达修辞 ,即研究对现有语言材料的创造性使用——也就是研究如何把某一表达方式加以变化 ,变为一种异乎寻常的表达手段 ,以为言语交际增色添彩——则重视不够 ,缺乏全面、系统、立体的探讨意识。因而我国…  相似文献   

13.
忽视修辞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失误,修辞教学不应是英语学习的后期工作,而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人文修辞学的范畴内,英语修辞包括交际修辞和美学修辞两个基本侧面。20世纪西方新修辞学体现为两大分支,语体文体修辞学和人文修辞学。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对他们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在更高层次上理解语言是有很大好处的。  相似文献   

14.
传统修辞学以语言形式调整和表达效果分析为研究内容,修辞处于辅助地位;转向后的新修辞学以言语行为分析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修辞取得本体地位。同时,倡导新修辞观的学者对言语行为研究的具体内容意见不一,或关注言语行为本身,或致力于言语行为与语用结构分析。目前,两种修辞观仍难以沟通。作为传统修辞学的方法论范畴“零度”,在新的修辞学中仍有价值,以之为纽带,两种修辞观可以形成一个贯通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天中国修辞学的学科发展中,理论建设是个最为关键的核心问题;在当今修辞学理论领域内,刘焕辉先生又是位很值得注意的著名学者。因为中国修辞学过去的经验教训,现在的形势任务与未来的出路前景都与其理论建设的状况息息相关;而中国修辞学理论建设的要求、目标、重点、困难与前景又在刘焕辉先生修辞研究的理论意识和成就上得到种种体现与点点启示。本文试图围绕20观纪中国修辞学学科发展这一基本问题,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修辞学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学科交融已成国际修辞学,包括中国修辞学在内的重要发展趋势.如何在多学科交融之中发展中国的修辞学值得思考的问题有很多,其中修辞学研究的基点问题和拓宽与拓深问题尤其重要.就修辞学研究的基点而言,应以语言、语言运用为立足点,以表达为立足点.就修辞学研究的拓宽与拓深而言,应着力研究修辞行为和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它具有较为系统的修辞理论形态,为我们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修辞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宝贵的思想资料。本文从修辞原则,字、句、篇、章的修辞,以及修辞方法三个方面,结合当前文章写作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论述了刘勰修辞理论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对外汉语修辞研究,是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日益发展而逐渐显露出来的一门研究课题,是现代汉语修辞研究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从“对外汉语修辞学”、“修辞与对外汉语教学”、“修辞与文化”及“修辞与其他”等方面出发,对对外汉语修辞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认为目前的对外汉语修辞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有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更多方面的研究还处于空白状况,一些已触及的领域也都有待于研究方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明白清楚,进一步的要求是生动形象,这就关系到了修辞.针对不同的表达内容和语境,选择最恰当最完善的形式,以便取得语言的最佳表达效果,这就是修辞了,而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这种规律的科学,就成为修辞学.但是,一般修辞学多以书面语言为依据.比如,学者们提出,修辞活动大量存在于文章的修改活动中,存在于文章的酝酿形成过程中.我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作《修辞学发凡》的作者陈望道先生则说:“修辞学是介乎语言学和文字学之间的一门学科.”都没有对语言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语,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深入研  相似文献   

20.
中国修辞学传统之语境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古代修辞学传统在修辞思维上一个很大的差异是对修辞与语言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认某种意义上说,西方修辞学传统视修辞为某种独立于人和环境的研究对象。他们力图探究修辞现象自身的规律,并认为要进行这种探究其前提是把修辞现象从语言情境中分离出来,经过层层分解,找出修辞的“原子”构造,从而把握其规律,驾驭其形式。中国修辞学传统则将修辞与其环境(说话人,听话人,场合,话题等)视为一体。人不能从这个语境整体中离析修辞,而只能参与到这个整体中去,从修辞与环境的普遍联系中感受和认识修辞的意义;不能从这个语境整体中抽取个别联系简化为修辞的因果关系,只能涵融于语境整体的全部因果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