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行政监督机构具有"准司法性",是指其处理行政案件的程序具有司法的特征,行使了一定的司法职能,并且最终裁决具有相当的司法效力。土地规划的行政监督机构对行政机关主导的土地利用规划具有层级监督和裁决规划申诉的作用。英国规划督察署作为土地规划的行政监督机构,具有准司法性特征,有效规制了地方规划权的行使,为不服规划部门行政决定的利益相关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救济途径。我国需要在土地规划的行政监督制度中借鉴英国经验,引入准司法性因素,从监督机构的地位、组成、运作程序等方面完善我国土地规划行政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建设用地供给十分紧张的背景下,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保证。一直以来,由于农地产权主体虚置及征地制度的固有缺陷、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土地规划缺乏科学性与权威性等原因,导致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着地方政府对城镇建设用地重“增量”而轻“存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为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必须明晰农地产权、改革征地制度、完善财政分权及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强化土地规划在引导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3.
王万茂先生土地规划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万茂先生的土地规划思想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其绿图规划理念,奠定了我国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模式转变的思想基础;用规划悖论点拨规划迷津,厘清了土地规划的若干认识。其次,其提出的“三规(多规)”之间 “是协调关系不是替代关系”之观点,是规划理念上的一次拨乱反正;基于我国“总体规划越位,详细规划缺位”的现实,完善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再次,其多维土地利用规划理念,阐明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的内在机制;提出的多维土地利用规划目标,推动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由单目标向多目标转变。  相似文献   

4.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开发整理管理模式和特点,提出了土地规划设计不到位,土地开发整理意识不强,项目法人缺位等问题,对现行管理模式与代建制管理模式进行比较,指出代建制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战后日本农地非农化之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地非农化进程取得了成功经验,即坚持国土调查,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规范土地利用,严格保护农地。这些经验为我国顺利推进农地非农化进程,以及实现土地规划、土地集约利用、农地转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按照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正处于土地城镇化特征突出阶段,意味着城镇土地规模扩张加剧将可能引致严重的耕地危机;从实证分析来看,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对耕地占用的压力确实不断加大,直逼18亿亩耕地红线;要有效缓解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耕地危机,必须寻求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消除制度障碍,统筹城乡土地规划管制,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城乡土地充分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建立一套操作性强的动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方法:设计实施评价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运用量化模型建立动态土地规划实施评价可以在规划实施期监督土地使用情况、规范政府用地行为、依法保护国土资源;研究结论:动态的土地利用实施评价对于实现土地规划的最优化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追求经济利益的厂商和追求政治利益的市县政府常常导致土地规划失灵。文章一方面在中国的委托代理政治体制下建立博弈论模型,证明在政治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地方政府之间的合谋策略能使自身效用最大化,其结果是超过最优社会使用量的耕地出让;另一方面,从空间经济角度分析了厂商追逐经济利益造成耕地浪费的行为。最后得出结论,地方政府和厂商效用最大化是导致耕地浪费和土地规划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地票交易制度的提出为城乡增减挂钩提供了可能,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地票交易市场.这一创新举措为我国城乡土地规划和流转打开了新的局面,为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供可能.但同时该制度也在利益分配,监管制度,和社会公平等方面存在不足.文章简要分析地票交易制度的几点创新意义和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0.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其中核心区土地规划利用的合理性对园区创新有重大的影响.利用DEA方法中的C2R模型和BCC模型对我国262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土地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及规模报酬进行了测算,并应用泰尔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园区核心区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聚集.研究表明,国家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