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苏省经济发展及人口增长与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 1980~l997年间江苏省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弹性关系的研究分析 ,发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民经济的投资率不断提高 ,耕地资源经济占用率不断减少。据此作者建立了动态多元回归模型 ,进一步验证了耕地资源动态变化与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投资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 ,根据该数量模型还预测了 2 0 0 0年及 2 0 10年江苏省耕地资源保有量 ,并与耕地资源动态变化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了比较 ,两者相差甚微 ,预测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利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统计和普查数据,对武汉近年来耕地资源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武汉市耕地数量总量上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在武汉市郊区更为显著。农业结构调整、非农建设、人口数量的增多、经济利益的驱动和政策的影响是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耕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庆市1996-2005年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了重庆市直辖十年来耕地动态变化,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探讨了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0年来,重庆市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2001年后,耕地占用的速率明显加快.其中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加、生态退耕政策等构成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4.
耕地数量减少是我国中部地区目前发展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临川位于江西的东部,经济正处在起飞阶段,耕地数量在近几年急剧减少。文章在分析1978至2003年抚州市临川区耕地数量变化的基础上,应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1978至2003年间引起临川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素:人口的增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和政策因素等。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的数量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取耕地产出效益系数、耕地消耗回报系数、耕地污染替代系数和耕地利用集约化系数等指标,对1996年以来江西省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阐明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对策,以缓解江西省人地矛盾的压力和农业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6.
论耕地资源危机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文章分析了我国耕地资源的危机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后果,提出了解决耕地资源危机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耕地是土地资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是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的物质基础。然而 ,近几十年来 ,由于受诸多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耕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 ,本文就此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以耕地面积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在系统分析福建省60年来耕地数量变化的同时,探讨耕地利用变化与国家相关耕地保护政策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福建省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态势表现为资源数量的持续减少.(2)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即耕地数量的持续下降,直接导致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出台更趋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管理政策;同时,有关的耕地保护政策措施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耕地数量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耕地流向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数量的净变化是土地双向变化的结果。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基础上利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辅助方法:列表清单法和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双向模型,对福建省及各设区市耕地流向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福建省耕地的减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福建省耕地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福建省耕地资源状况,指出了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粮食生产能力受限、粮食播种面积不稳等问题的存在使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压力加大,提出了福建省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对策:(1)强化耕地用途管制,确保基本农田数量;(2)促进耕地制度创新,构建种粮激励机制;(3)加快耕地质量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4)加大粮食产区投入,提高产粮基地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地矛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求从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两方面着手解决。土地开发应遵循土地稀缺原理、地租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动态平衡原理与系统工程理论等。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较少,质量不高,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决定了应加强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其主要措施有:严格贯彻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拓展耕地保护思路;重视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开发;明晰和稳定土地开发产权制度以及加强土地开发制度建设与项目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脱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DPSIR模型建立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驱动力—耕地占用压力—耕地存在状态—耕地占用影响因素分析—耕地保护政策响应"系统,运用IPAT方程脱钩计算法和变化量综合分析法定量评价了近10年来武汉市域和区域耕地占用和经济增长的脱钩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域尺度2003-2012年耕地占用与经济增长呈"扩张性复钩—强脱钩"的周期性变化;武汉市各区尺度2007-2012年扩张性复钩区由中心城区向远城区转移;影响建设占用耕地的因素主要包括耕地资源的自然条件差异、区位经济优势的差异和政策的导向。政府应制定差别化的耕地保护措施和土地调控政策,才能有效遏制武汉市建设占用耕地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耕地保护制度中的利益冲突与公共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分析耕地保护制度,将“经济人”概念引入耕地保护制度的供给与执行过程,分析各参与主体最大化自身利益的反应对制度执行效果的影响。分析表明:在现行耕地保护制度框架下,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各参与主体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冲突。应从创新政府治理结构,完善权力制约机制;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利益补偿和救济机制等方面来解决耕地保护制度中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省13个地市2009年旅游总收入、旅游增加值等六项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通过与省内其他城市的对比,定量分析了苏北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在全省的地位。结果表明,苏北五市旅游经济远落后于苏南各市,连云港和徐州旅游经济相对较高,而淮安、盐城和宿迁则位于全省最后列。在分析导致苏北旅游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旅游资源禀赋较差、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区位和交通条件不利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苏北地区应加大政府支持和宏观调控、加强旅游交通建设、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加大旅游宣传和营销力度以及推进区域旅游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版图上,经济社会发达的地区与城市大多分布在沿海。从江苏省内经济带、城市竞争力、省际沿海地区比较等角度对江苏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考察,发现江苏沿海地区目前处在“洼地”状态,“沿海地区普遍比内陆发达”这一规律,在江苏这一经济大省内部尚未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16.
基于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内涵界定,运用DEA效率混合测度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分析2001—2016黑龙江垦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及其非效率来源,探究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内部协调性。研究表明:2001—2016年研究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变化幅度不大,各管理局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差异明显;耕地利用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为投入非效率、社会产出非效率和环境产出非效率,且投入非效率普遍高于社会产出非效率和环境产出非效率,耕地投入冗余对耕地利用效率的负向影响最大;耕地利用经济和社会效率相对于环境效率滞后,是影响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内部协调性的主要原因。认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是耕地利用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率的综合体现,并从内生性角度分析耕地利用非效率来源及其变化趋势,为提高耕地利用效率提供有效指导,即通过优化研究区耕地投入结构,减少耕地投入冗余,提升其耕地利用经济和社会效率,以实现耕地利用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率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DEA的江苏省经济发展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DEA模型对江苏省13个市的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定量揭示不同城市投入产出的效率的差异,反映江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根据模型计算结果,针对资源DEA无效的8个城市,可适当减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就业人员比例,同时发挥廉价劳动力优势,发展对外加工贸易,从而提高江苏整体经济运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梳理耕地保护与非农化配置制度的4个阶段历程,可以发现:我国耕地发展权制度经历了产权从缺失到确定,再到建立起总量控制下的计划命令的配置机制,再到当前朝着经济措施的配置机制转变的发展过程。当前,作为新增耕地发展权的市场交易机制——浙江指标交易、重庆地票交易、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机制改进了耕地的空间配置效率与公平状况,作为现存耕地的发展权的价值补偿机制——成都耕地保护基金机制改进了耕地的产业间配置效率与公平状况。然而,现有制度创新依然存在耕地发展权种类设置不完全、产权归属不明晰、权能实现不完善等问题。为此,应该从种类设置、产权归属和权能实现等方面进一步清晰界定耕地发展权,并构建相应的市场交易或财税等配置机制,最终使相关经济主体既有机会在耕地保护中获得补偿,亦可在耕地非农化中获得收益,从而诱使正确的经济行为,实现耕地保护与非农化的最优均衡。  相似文献   

19.
分析黔江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确定“深化国有企业及集体企业改制”等改革方案,提出“财税政策”等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