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孝祥是南宋初期的爱国词人,其创作上的最大特点是接受和推重苏轼词,继承了苏轼的创作范式,"以诗为词"。他大量写作豪气词、诗化词,其词主要抒发抗战复仇的爱国思想和壮志未酬的幽愤之情,有很强的现实感和时代感。张孝祥更是将词作为一种武器与南宋社会相抗争,词中具有男子汉的英雄气概和血性男子的力度美和崇高美,打破了传统词中以女性阴柔美为主导的格局。同时他以清旷之笔抒发情怀。在当时接受和推重苏轼的词人中,张孝祥是创作成就很突出的一位,他既是辛派词人的先驱,也是苏轼与辛弃疾之间的桥梁,在词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2.
论多利莫尔文化批评的"文本间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纳森·多利莫尔是当代英国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思想史家和社会学家,作为英国"文化唯物论"的重要开创者和积极实践者,多利莫尔在当代西方人文学术领域和左派政治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他强调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政治、文学与权力、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多重复杂关系,从而极大地拓展了文学研究的视野,这也鲜明地体现了其文学批评的"文本间性"特征,并对我们当前的文学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傅立叶社会哲学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独树一帜.他批判当时各种社会思潮,转向人的生活领域,开启了社会主义对人的存在研究的先河;他对于人的存在研究,突出了人的意义和价值,彰显了人的批判、超越的维度;尊重个性差异,力图在和谐社会中实现个人自由.这些思想对于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蒙》是张载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是其一生精思力践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考察朱熹对《正蒙》态度的复杂性及后世围绕"朱熹注"的争论两个问题,我们看到,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对张载《正蒙》的态度和诠释,对后世学者理解和定位《正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澄清此二问题,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理学从北宋到南宋发展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5.
意象批评是指我国古代文论中特有的一种批评模式,这种批评模式以介于具体艺术形象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意象来表达批评观念。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意象批评理论给读者的印象是意象融感性形象与抽象概念于一体,既有抽象的理论概括,又蕴含着理论家生命体验的痕迹,使理论的构建彰显出生命的色彩,充满灵动之气,引起读者对生活和生命无限的感慨。生命之树常青,理论并不总是灰色的。 相似文献
6.
7.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文创作及其艺术观念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认识和把握苏轼的艺术观念,并揭示这种观念形成的文化原因,探索苏轼在他的时代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对现代人生的价值取向与创作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9.
扬州虽未列入苏轼平生功业的三州之中,但对其一生仍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苏轼多次到达和经过扬州,据考证多达11次,可见扬州与他有密切的因缘;二是苏轼曾任扬州知州半年有余,从日常政事和人际交往之中均可见其卓尔不群的人格品位;三是苏轼在扬州留下了诸多逸事趣闻和传世经典,并开始追和陶诗,这既是他对日常生活进行审美超越的结果,也是其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发展的里程碑之一。对文章太守的价值认同和精神传统的继承发扬,是贯穿苏轼任扬州知州的日常世事和审美超越的一条主线。扬州经历堪称苏轼平生功业中重要而不可忽视的一笔。 相似文献
10.
民国及民国以前所修的族谱,在人物传记、行状、墓志、家规、诗文序及其他诗文作品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中下层读书人阅读、批评、接受古代经典作家及作品的资料.这些资料虽无特别异常的内容,但对于了解普通读书人的文学认识、充实并完善古代文学批评与接受史研究,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进一步了解普通民众文化需求及文化活动过程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苏轼对中国诗歌书法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苏轼的书法艺术观中核心思想是尚"意",书法中真正融入了创作者的艺术情感、个人气质、学问才识,着力突出书法中蕴含的内在精神.他完成了对唐人尚"法"思想的反叛,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艺术观,开辟了宋书的新面貌.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莎评流派中,文化唯物主义莎评以其显著的政治特色卓尔不群,这种批评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色,但其深受马克思主义批评思想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莎评家阿尼克斯特的莎评与文化唯物主义莎评有着密切的关系。阿尼克斯特的莎评把莎士比亚的创作置于文艺复兴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中进行考察,在他看来,莎士比亚戏剧中各种矛盾的冲突正是阶级斗争形象而深刻的反映,而且莎剧中包含着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唯物主义莎评在批评方法、批评思想上都继承和发展了阿尼克斯特的莎评,是当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莎评。 相似文献
13.
斯托扬诺维奇把马克思的学说理解为一种社会批判思想,并对马克思学说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实现了实践哲学与社会批判之间的链接。其社会批判哲学以人的异化为理论切入点,以对社会的整体性批判为理论立场,揭示了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