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勇 《云梦学刊》2012,33(6):154-155
张鸿声是国内研究城市文学的著名学者。新近,他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新著《文学中的上海想像》。这本书不仅是对百年来关于上海文学的整体研究。同时也试图改变城市文学研究的范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四月底,中国科学院上海办事处邀请了上海自然科学工作者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数十人,就上海开展自然辩证法研究问题初步交换意见,并推定了卢于道、胡永畅、曹漫之等13人负责进行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筹备工作。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组组长于光远,就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围、内容、方法,以及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等问题,在会上讲了话。他说,辩证法是从社会、自然、思维中抽出的最一般的规律,它随着社会、自然、思  相似文献   

3.
陈望道留学日本期间,结识了著名学者、早期社会主义人士河上肇、山川均等人,就一起开展宣传苏俄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抛弃了"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幻想.国内爆发"五四"运动后,他回国在浙江"一师"任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提出社会改革的一些具体设想.他在上海任<觉悟>副刊助编时,努力把它办成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重要阵地.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翻译了<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思想理论基础.他参加发起组织上海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会、上海共产党,是上海早期建党8位元老级功臣之一.上海共产党建立后,他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一九四六——四七年在上海大革命失败,郭老避居日本,是从上海出发的,十年之后,“七·七”芦沟桥事变发生,郭老回国抗战,又是从上海开始的。所以经过八年抗战,郭老又到上海,上海人民都有对他重回故地倍增亲切的感情。郭老是一九四六年五月上旬到上海的,我在五月二十一日上午去拜访了他,是吉少甫同志陪我去的。那时老吉主持的群益出版社,也从重庆迁移到了上海,有出版全套郭沫若文集的计划,我曾把几本郭老过去在泰束、光华、现代等书店出版的早期著作,送给他们备用,当我知道敬仰已久的郭老到了上海,很想见见他。老吉征得郭老的同意,满足了我的要求。当时他住在虹口区溧阳路,是沿马路有木栅门的一座日本式小  相似文献   

5.
李汉俊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他和李达同是出席党的“一大”的上海地区代表。建党前后,他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做了不少工作。1920年9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之初,由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的《马格斯资本论入门》一书,就是他翻译的。早在1919年,李汉俊就在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  相似文献   

6.
王润英 《北方论丛》2021,(2):96-111
20世纪著名的文学研究专家谭正璧的日记手稿,保留了他自1917年到1924年间的日记。在此期间,处于成长关键期的谭正璧数度去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正炽的上海。日记展露了他敏感多情、秉直尚侠和善改易变的鲜明个性,留下一张自绘的"青春写真";谭正璧酷爱读书,日记亦记录了他从适意泛读到专事研究的阅读变化,以及在阅读中如何摸索出一套伴随终生的治学方法;谭正璧通过日记标记生命刻度和留存著述资料,也将日记当作日课以磨砺心智和训练写作。他的经历展示了一个近代学人的自我养成,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旧文化碰撞下求学治学的缩影。《谭正璧日记》的发现,对于研究谭正璧和了解20世纪早期上海等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 1935年1月,一艘英国轮船公司的邮船正乘风破浪由上海开往新加坡。一位“长年跼处在一个熙熙攘攘闹市中”的二十三岁上海青年,站在甲板上,“看到了海上日出日落,见到了无数海鸥飞鱼”。“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壮丽的海上景色,使他“思潮起伏”,想起“旅游南洋是一回事,南洋研究又是一回事。我不应满足于旅游,而应继续进行研究工作”。这位在甲板上立下宏愿欲以毕生精力尽瘁南洋研究的青年是谁?他就是现代中国南洋研究的拓荒者之一姚楠先生。  相似文献   

8.
王韬(1828—1897)是中国近代进步的思想家.其思想之新、著述之丰,在早期维新派中堪称佼佼者.在鼓吹变法、倡导西学方面,他的功绩为人们称道不已.然而,在改革教育、培育新式人才方面,他的成就却很少被人们所提及.这一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他掌管上海格致书院期间,为上海格致书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王韬,江苏人,自幼饱读经书,具有深厚的儒学根底.21岁时,到上海英国传教士主持的墨海书馆,担任为传教士所译之书进行文字的“疏通”、润色和编辑工作.1862年,因上书太平天国而遭清政府缉捕.他从上海逃至香港,作了香港英华书院院长英国传教士理雅各的翻译助手.在港期间,他曾到欧洲一次.直到1884年,经李鸿章默许,他才返回上海.与西方人的接触,到欧洲的考察,使王韬眼界开阔,较多地了解了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9.
姚溱,江苏南通人,1921年生,早年献身革命,毕生从事党的宣传工作,是一位忠诚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1966年横遭林彪、江青两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含冤而死。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沉冤昭雪。 上海,是姚溱长期战斗过的地方,也是他锻炼成长的地方。他熟悉上海,上海人民也崇敬他。“孤岛”时期,他以秦佐笔名为《上海周报》评述国际形势。  相似文献   

10.
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我们党第一个高等学校——上海大学,当时瞿秋白任该校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主讲《现代社会学》、《社会科学概论》等课.一九二四年发表的《现代社会学》一书,就是他哲学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他在唯物史观的意义上使用社会学这一概念,对社会学研究对象作出了明确的说明.他指出:"社会学乃是研究人类社会及其一切现象,并研究社会形式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一桥大学副教授横山宏章最近在上海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提出他与国内外孙中山研究者的不同观点。 横山说:他研究孙中山的特点之一,就是着重对孙中山在日本的活动,以及与支援他的宫崎滔天等人的关系进行研究。另一特点是以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演变为中心,从政治领导方面进行研  相似文献   

12.
说起杨百万,在早期的上海股市,可谓无人不晓,他发财的传奇故事,更为人所津津乐道。而近几年,他似乎销声匿迹了,于是有关他的种种猜测也在悄然传扬:有的说他倒卖国库券犯了法进了大牢,有的说他炒  相似文献   

13.
解读贾植芳     
调回上海已是 2 0多年以后的事了。文革后 ,贾植芳历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顾问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 ,名誉会长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顾问 ,中华文学史料学会会长 ;上海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 ,顾问 ;上海通俗研究会会长 ,名誉会长等职务。贾先生一生耿直 ,历经风风雨雨 ,他将祖国的兴盛与民族的富强置于神圣之位 ,孜孜于文化事业建设 ,置个人苦难忧患于度外 ,用瘦小的身躯扛起知识分子理想和奋斗的大纛。正如他在《狱里狱外》附录中所言 ,“生命只有充分沉浸在生活的漩涡当…  相似文献   

14.
潘汉年同志的一生,被蒙上神秘的色彩,象一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上海解放时,他是受人称赞的副市长,是陈毅同志的得力助手。他于1955年4月8日突遭秘密逮捕。他到底犯了什么“罪”?谁也不理解。1977年,他默默地病死于湖南洣江茶场。1982年8月中央宣布给潘汉年同志平反后,人们方才略知这是一件大冤案,但对他的功绩仍然不大清楚。今年5月28日是上海解放三十五周年纪念,缅怀汉年同志在上海的革命历史功绩,我的心境很不平静,总觉得要写一些什么安慰忠魂才好。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是新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作家,他的成功与他自身的努力是分  不开的;同时,他的成功又与上海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上海的出版文化和读者结构两个方面,是影响其文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矗立在南京东路外滩的、雄伟的和平大厦,就是过去的沙逊大厦。提起这座大厦,老一辈的人就会想起过去的一段惨痛历史。解放前,这座大厦是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象征,是它的主人维克多·沙逊很长时期在中国进行投机倒把、吮吸中国人民血汗的大本营,他设有自己的公司、自己的银行。维克多·沙逊是英籍犹太人,也是新沙逊洋行的第三代老板,是个跛子,大家称他为跷脚沙逊。沙逊家族最早来上海的是爱利斯·大卫·沙逊,但是三代中最为上海人熟悉的,要算是这个跷脚老板了。在上海的商业中心,交通要道,到处可以看到他的房地产,因此不少人都知道他是上海的房地产大王。事实上,他不仅是个大的房地产商,而且是个大的鸦片贩子、大的军火贩子、大的投机奸商。总之他是个大的冒险家。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编写五四时期上海历史大事记的过程中,接触到不少有关陈独秀的材料。大家知道,陈独秀后来是变坏了;但在五四运动期间,他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他对革命是有贡献的,这是不能抹煞的事实。我们选辑这份资料,对于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评价陈独秀这个历  相似文献   

18.
上海外国语学院语言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德春先生数十年潜心研究语言学理论,紧紧把握住语言学跳动的脉搏,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治学道路。他的研究站在当代语言学的最前沿,充分反映了语言学的最新发展。他的研究几乎涉猎了语言学的整个领域,从宏观导向到微观个例研究,巨细躬亲,受到了海内外语言学界广泛的注意。一、在矛盾发展中建构理论大厦建构语言学理论的提出。王德春先生一  相似文献   

19.
江亢虎,原名绍铨,江西弋阳人。抗日战争时期,投敌当汉奸。日本投降后被国民党政府逮捕。1954年12月病死于上海提篮桥监狱。本文仅限于研究他的早期政治思想。他在清末至二十年代初提出的三无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新社会主义,表现了积极的民主主义精神,是中国政治思想流派中颇为引人注目的一支。他的三无主义,虽然有较强的无政府主义色彩,但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八年八月二十二日,中国哲学思想史家杨荣国同志因癌病不治逝世了! 杨荣国,湖南省长沙市人。一九二九年在上海群治大学毕业后,在长沙任中学教师。抗日战争前夕参加革命,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这期间,他读到了毛泽东同志的《辩证唯物论提纲》(油印本),懂得学术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一九四○年,他在桂林发表的《中国古代唯物论研究》,和一九四六年在重庆发表的《孔墨的思想》两部著作,是他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哲学思想史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