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蛙鸣声声     
惊蛰的几阵雷声滚过后,天暖了,泥软了,水涨到了池塘边儿上,苇芽憋足了劲拱出地面,青翠的柳条上鼓满了柳苞。稻种似乎还在大田里沉沉地做梦,白花花的水面上映照出一方湛蓝的天空。这时,你听,蛙声起了!究竟是哪一只最先开始的,已无从推究,只知道有一个挑头,其他的就立刻跟着鸣唱起来。不一会儿功夫,潜藏了一冬的热情就灌满了池塘、沟渠和秧池。远处的响了,近旁的响了,它们是这样热情地讴歌春天啊,星星怎么好意思再昏昏沉沉!它们擦呀,洗呀,夜晚亮起来了,月下的草木脆生生、水灵灵。农家小院里的黄狗对着婆娑树影喊了两嗓子,笼里的老母鸡酝酿着…  相似文献   

2.
心曲声声     
在我案头,有本通讯员名册,因天长日久,纸张已微微泛黄,但其中有个名字,却熠熠生辉,他在我,也在《民族团结》杂志社许多同仁的脑海里闪烁。他就是,当今新疆日报社副总编、副社长,新疆记协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民族团结》杂志社特约通讯员田玉棉同志。在天山南北瓜果飘香的7月,我匆匆飞抵乌鲁木齐市寻访他。他当了三十多年记者,凡国内国际的首脑人物到新疆视察、访问,他都随行采访。他凭火一般的工作热情和娴熟的写作技巧,写出了大量有深度、有见解的文章。新疆日报对多届全国人大、政协会议和其它重点报道,也常由他主持、参加,搞得有声有  相似文献   

3.
木梭声声     
沿着青青的石板路拾级而上,在霏霏春雨中走进侗寨,走进侗族老人吴道德的家中,我看见过廊的角落里,摆着两架木制的织布机. 老人见我好奇地凝视着织布机,便唤来正在喂奶的儿媳妇,让她为我这远道而来的客人“表演”织布. 她坐在构造简单的织布机前,熟练地拿起梭子,让它穿过上百根又白又细的经线,再用双手把牢梭子,用力一抻,黑紫色的木梭撞靠在木档上发出“叭”的一声脆响,然后木梭又重新穿过细细密密的经线,就这样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在木梭的一声声脆响中,绷在织布机上的白线一分分一寸寸地变成织就的白布. 侗族有句俗语:“有媳妇不怕没有布”.  相似文献   

4.
天上的洛塔     
向启军 《民族论坛》2007,(11):39-39
<正>去洛塔,汽车在四月的细雨中前行。先是在一道弯长的沟谷里走。阴霾的天气中,山谷间的草树已经泛出大绿,偶有岩坎上的桃花抑或是映山红,灼灼地开得灿烂。更有东块西块的油菜地,又是一色地绚烂金黄。颠簸地走着,车窗外闪动的色彩像音乐中的演奏那样不断地变换,眼目很舒服。而山野其实是安静、丰满而温柔的,所以舒  相似文献   

5.
成舸  向晓玲 《民族论坛》2014,(4):F0004-F0004
正4月2日,农历三月初三,数万名苗、土家、汉等各族同胞,齐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梁家潭乡芭蕉坪村,参加民族传统佳节三月三活动。数百名男女歌手从四面八方赶来歌场对歌、赛歌,并举行拦门酒团圆苗鼓千人跳香舞等节目,山歌应和着青山绿水,令人醉倒苗乡。  相似文献   

6.
对创新型民族管乐器丁笛进行研究,旨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精髓;通过研究,为今后的自己、他人在丁笛的传承研究方面积淀更丰富的理论依据。"丁笛声音好听,做好普及工作,弘扬民族文化。"为民谋福"音"是该文研究的核心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鼓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鼓声伴随着人类一步步走向文明。《中华鼓魂》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这一文明,它是一部集史料、学术和艺术于一体的大型专著,是迄今为止比较完整、全面、系统反映中华鼓文化的文献。“鼓属于乐器类或音乐类……因乐曲分为八段而得名的是蒙古族八音;因使用八种乐器或八件乐器而得名的是土家族八音、壮族八音、临高八音、布依八音以及苗、侗、瑶、水等民族的八仙乐。”“最富有民族特色、鼓的形状最多、文化品位最强烈的要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铜鼓了。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鼓的大家族。光是鼓的形状就有几百种之多。…  相似文献   

8.
天上的菊美     
“阿爸……阿爸……”菊美多吉的小儿子曲扎一边追着吉普车奔跑,一边大声的呼唤。银幕中,菊美多吉与儿子的短暂相聚,竟成永别;银幕外,不知有多少观众在悄悄擦拭眼角的泪水。  相似文献   

9.
<正>芷风阵阵,和谐声声——这是我们在芷江侗族自治县采访,看到一个个景象听到一个个故事后最大的感受。(一)"我们村有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和汉族等6个民族,是个多民族村子。几十年没有发生争吵打斗的事,相  相似文献   

10.
寻探一个民族文化的根源,离不开该民族充满宗教色彩的神话传说。只有探索这古老传说神密玄奥的迷宫,才能真正了解民族历史的演变、认识民族文化的发展,掌握民族心理的形成规律。《格萨尔王传》作为藏族“百科全书”,它为我们研究古代藏族社会、探索藏族文化、了解藏族人民心理,提供了极为丰富多彩的资料。 在这部鸿篇巨制的英雄史诗里,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正面人物、反面角色;佛祖菩萨、妖魔鬼怪;神龙、凡人;男人、女人;大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阿坝州基本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框架。13个县高完中、片区初中、乡中心小学、村级小学布局合理。县有教师进修校,州有师资培训基地。寄宿制和双语教学从小学到高中已相互衔接和沟通。全州现有幼儿园54所,在园幼儿9741人;小学1237所,学生100990人;初级中学46所,学生25639人;高完中18所,学生6501人;中等专业学校6所,学生2017人。全州共有教职工10339人,中学高级职称108人、中级职称520人;小学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202人;特殊教育职称1人;中专高级职称58人、中级职称120人。教师各项技能…  相似文献   

12.
神秘美丽的湘西大地一直牵动着众多民族学者的心,中国著名民族学家凌纯声、芮逸夫、石启贵、潘光旦等无不在此留下足迹……今天的吉首大学民族学研究已异军突起,又在继续深切地观照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的生存,思考着他们的未来。 关注民族学的人们对湖南吉首大学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民族学界一年一度的 盛会——全国民 族学研讨会2000年度的年会就在该校举行,吉首大学异军突起的民族学研究给与会的各地民族学专家留下了很深印象。他们对东道主的民族研究工作作了这样的评价:填补了湖南省 民族学学科建设的空白,为湖南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舞袖舞是以衣袖元素为道具的舞蹈。纵观中国古典舞袖舞发展历史漫长而绚烂,从夏商周时代"以手袖为威仪",战国、汉代时期"翘袖折腰",隋唐盛世"广袖大衣",明清时期"戏曲袖衣",新中国成立后传统袖舞随着中华民族前进的脚步发展,袖舞在每个时期的发展都会受那个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动作与衣袖都会有不同的变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的传统历史文化。本文以"袖舞渊源""袖舞传情"讲述传统袖舞的发展历史与动作特点,从"创新立足于现代,发展扎根于历史"论述传统袖舞在现代社会如何传承与创新,旨在对袖舞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取得进一步发展与创新深思。  相似文献   

14.
空出手来     
出门在外,一个人躲在陌生的旅馆房间里看电视,结果就看到了我原本熟悉的一部外国电影《西线无战事》的结尾:刚刚宣布停战后的死寂的阵地上,一名士兵从战壕里探出身子伸手捕捉到了一只翩跹低飞着掠过空中的蝴蝶。画外传来一声枪响。士兵轻握着蝴蝶的手颤抖了一下,然后绝望地张开;蝴蝶复又振翅飞走…… 恍然觉出,人的一生大致就是个想要尽量抓住些什么的过程。抓住爱、希望和美好,抓住财富、名气和成功,甚至是一  相似文献   

15.
春光四面来     
坐在国务院第一招待所的礼堂里,聆听着出席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会议同志们的发言,渐渐觉得身上的外衣有些多余了。这不仅因为礼堂里的温度慢慢升高,更主要是发言的同志们带来的新成绩、新经验,如同扑面的春风,使人感到了春天的气息。  相似文献   

16.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这是笔者年少时常常哼唱的儿歌。那时,在笔者心中就萌生了长大后一定要登上天安门的心愿。没想到,从事民族工作十年后,通过民族助学工程爱心助学活动的契机,笔者不仅带着一群土家族小朋友登上了天安门,还有幸结识了核物理学家、核技术工程专家,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常委的高潮先生。  相似文献   

17.
这里,一切都变了.曾以凤凰降临栖息的传说而得名的来凤县,1985年率先在鄂西自治州八县市中实现了工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翻一番的目标;1986年工业总产值又超过农业总产值;1989年县财政收入4745万元,是改革前1978年的14倍;1989年工农业总产值上升到2.3亿元,比上年增长6.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改革政  相似文献   

18.
1956年,我大学刚一毕业,就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语言大调查,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度过了我这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近5年宝贵时光。其间,我被分配在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三工作队工作,主要从事哈尼语文工作,经历了哈尼语文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工作一开始,就受到中央领导人的重视。我还清楚地记得,1956年5月14日在中央民族学院大礼堂举行“少数民族语言调查训练班结业典礼”的那天下午,老一辈领导人吴玉章同志亲临大会作报告。但学员们却没想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亲临大会看望训练班学员。当总理走到礼堂门口,看到吴玉章…  相似文献   

19.
随着招商兴工,富民强县战略的深入实施,江西省都昌县一大批传统产业及新兴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该县用工需求量呈猛增态势,因此,该县劳动就业局与企业一道,在努力吸纳城乡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同时,还放眼全国招贤纳士。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