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期介绍的两篇关于“贫困问题”的文章,是美国经济学会在1964年年会上提出的。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界近年来似乎对贫困问题表示“关心”,发表了不少所谓“贫困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其他如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内也出现了不少论述贫困问题的文章。这都不是偶然的。我们知道,约翰逊在《1964年经济机会法案》中曾公开提出过“向贫穷开战”的口号。美国的垄断资产阶级御用经济学家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无非是在理论上为美国政府的政策作论证和辩护。我们译载的这两篇论文也属于这类货色。作者在文章中歪曲事实,胡说什么美国贫困已在日益减少,财产的收入下降了,而劳动的收入却增加了,工人实际所得正在提高等等。他们还把贫困的原因归之于家庭出身,本人才能,甚至芜唐到认为“贫困是遗传的疾病”等等,然而只字不提造成贫困的真正原因——垄断安本的残酷剥削。对于解决贫困问题,他们也提出了一些措施,例如改进税收制度、加强社会保险和公共援助、增加教育经费等等,但实际上这些方案是解决不了贫困问题的,只不过是用来欺骗劳动人民罢了。  相似文献   

2.
古以色列人从圣书里直接得到教诲,知道如何去处理不礼拜以色列上帝耶和华的人。“你们必须消灭他们——消灭希泰人和亚摩利人、迦南人和佩里泽人、西维特人和耶布斯人——就像你主上帝所命令的那样。”  相似文献   

3.
幸福,一个多么温暖的字眼。也许在很多的人看来,幸福只不过是用金钱来弥补他们心中的那份虚荣和不快乐。但是他们可曾知道幸福是靠我们去挖掘的快乐和满足感。幸福是渴望的,但同时也是一种追求。幸福是一丝丝的甜,也许就是那么地简单。——ZJ  相似文献   

4.
人邻 《社区》2013,(5):10-11
很多人不理解齐白石在门口和客厅里都贴着卖画刻印的润格,诟病于老人的吝啬。他们哪里知道齐白石的艺术道路是怎么走过来的,若知道,也许就不会怪罪了。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穷人经济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而和谐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之上。中国的反贫困是全球消除贫困的成功“范例”,但中国消除贫困的任务仍相当艰巨。中国剩存贫困的治理应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要求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张振旭 《可乐》2011,(2):19-19
一位大师生了重病,多方医治,病情不见起色。大师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就从众多弟子中挑选出三个人,打算让其中一人接替自己的位子。大师对他们说:"孩子们,我现在要你们去攀登一座大山。这座大山非同寻常,你们要尽可能爬到最高、最难逾越的地方,然后回来告诉我你们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7.
《可乐》2007,(10)
几年前,我在国外从事一项特殊的工作——唤醒那些接受社会救济的人自力更生的欲望与能力。我请求政府召集一批依赖社会救济生存的人。每周五,我花三个小时与他们在一起。和每个人握手之后,我说:"我想知道你们的梦想是什么。"每个人都奇怪地看着我。"梦想?我们没有梦想。"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相似文献   

8.
工作中,总能碰到这样一些同事——他们本性善良,对人并无恶意,工作上也大体过得去。虽然你们相处得不错,但是他们总有意无意地在工作细节上给你“制造”一些小麻烦。对待这样的同事,当面得罪不值得,会影响你们之间的关系,背后告黑状又不忍心。对待他们让你真是恼也不是,不恼也不是。这样的同事该如何应对呢?其实,我们不妨换个心态,换个处事原则——  相似文献   

9.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城市绝对贫困现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下岗现象的继续增多,城市贫困问题也越来越普遍。在诸多对贫困现象的研究中,人们的视线似乎主要集中在相对贫困上,忽视了城市中的绝对贫困。我们通过对南京市建邺区的调查认为,在整个社会发展、绝大多数居民生活有大幅度提高之同时,城市尚存在着为数不少的生活几无着落的绝对贫困者。对他们可以从绝对贫困线和现实生活状况两方面来加认定。绝对贫困者已形成了城市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必须多方面综合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即使对最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知识产权也可能是一种机会,而不仅仅是一种威胁。“专利权杀人”——这是今年早些时候南非防治艾滋病激进分子传出的信息,南非政府与跨国制  相似文献   

11.
母爱为媒     
刘海波 《可乐》2008,(4):29-29
她知道,父母不会同意自己和他在一起。她把他领到他们面前时,母亲一脸鄙夷。她不会让女儿嫁给一个贫困农村的孩子。他对她阔太太般的母亲心存敬畏。原本寡言的他更加木讷、呆板,愈加不讨老人欢心。他想,为她家做点什么,也许她父母会改变对他的印象。比如,去她家时,带一点名贵烟酒,  相似文献   

12.
女人一生的伴侣──性荷尔蒙女性朋友对自己体内的性荷尔蒙了解有多少呢?也许你们知道它就是性激素,它会促进子宫和乳房的发育;然而,你知道它能维持心脏和血的正常功能,还能促进骨骼的生长吗?当然还有消极的一面——加速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癌的扩散。女性体内的性...  相似文献   

13.
鱼并非均匀地分布在所有的水域。同一区域,有人能钓到大鲤鱼,而另一些人钓到的总是小鱼。因此,选择池塘变得十分重要了。在哪个池塘钓鱼,有人经过反复选择,有人则是盲目的,尽管碰巧遇在一起,但他们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在于前者知道自己的选择,而后者是随机——也许能有好机会,但是机会不可能总是惠顾他们。真正的成功需要积累和理智选择。  相似文献   

14.
“鸬鹚”     
我不知道他的真实姓名。也许他叫狗儿或叫伢子什么的,也许他根本就没有名字。在我心里叫他“鸬鹚”,是因他有着和鸬鹚极其相似的命运——被人“豢养”,被人“渔利”。他走南闯北,每天见过的人有成百上千,当然不会记得我。然而,他时常清晰地浮现在我的  相似文献   

15.
正在城市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既不是民警,也不是消防员,但是你却常常看到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帮助居民解决各种问题,并且在每一个民生问题的突发点,你都会看到有他们在现场。或许你根本不知道他们是谁,更有甚者,你根本没注意到他们的存在,但是只要辖区有需要他们的地方,就有他们的奔走和声音。他们是社区工作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网格员。  相似文献   

16.
许多人知道“鲤鱼恤”,可能不知道林百欣。许多人知道“亚视”,可能不知道林百欣。“鲤鱼”和“亚视”并非林百欣事业的全部。除开纺织业和电视传媒,他还经营房地产、餐馆酒店业等,且都业绩不俗。有人称林百欣“非洲王”(因为他在非洲服装生意骄人)、“媒体大亨”似乎都挂一漏万,套用戏剧中称呼好演员“千面人”一说,也许可以称林百欣为商海中的“千手人”,有点像佛教中的“千手观音”,无菲是说他神通广大而已。-\。一.”d:秀简——、、/cy,f,:3一J二,:ti-17)一二194年,林百欣来到了这个世界。其时,父亲林献之已是…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人也许不可能利用地图和罗盘来查找他们大脑中的顶叶吧。根据记录,顶叶在脑袋的顶部,即额叶的后面,枕骨的前面,颞叶的后面。使顶叶具有特殊意义的不是它的位置,而是它的功能——它涉及到信仰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关于贫困范围的材料表明,美国的贫困怎样越来越成为具有“与贫困相联系的”特征的家庭的特殊问题。我们在计算了不同集团在不同时期的风险之后,获得三个重要发现:第一,在一个家庭不只是具有这些特征的一个而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方,贫困的概率极大。第二,除掉那些以“男性家长年龄超过65岁”为特征的家庭,所有表列特征的贫困风险从1947年到目前都增长了。第三,贫困风险仍然相对地不受经济“盛衰”的影响。贫困研究者往往把贫困分为集体贫困、个人贫困和集团贫困三类。集团贫困根据我们的分析突出地表明为美国今天的贫困特征。集团贫困是富裕社会的贫困,因为这个富裕社会并不是充分就业的社会,而且也不是使用它的全部潜力的社会。因此尽管美国有很大数目的贫民,但不应当把贫困看做是一种“大规模”现象。今天的贫民是秉赋不足的人,他们缺乏产生收入的“个人资产”,即使有重大的经济增长和显著的职业空缺,他们仍然是贫困的。自动化和需求变化都不是贫民从市场被排挤出来的主要原因。参与我们社会的社会标准和必要条件一般有所提高才是那些被排挤在劳动市场之外或者从来安插不进去的人贫困的重要原因。美国的贫困主要得通过教育、训练和重新训练、扩大公民权、建立普遍老年残废保险制度和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去除贫民窟等等行动来消除。  相似文献   

19.
“你知道你为什么被裁员吗,你们部门多少人,被裁员的有多少,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被裁员呢,你们被裁员的人,是不是因为工作表现不好呢?”这是一家跨国石油公司的HR,在面试一位失业两个月的求职者时,一开始就提到的问题,而这位求职者,已经在数次面试中,被HR多次问到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眼下求职不易,不仅是在我国,受经济寒潮影响,国外的应届毕业生也遭遇了求职难题,可他们中的不少人并不是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开动脑筋,拿出一些新招、奇招,结果还真求职成功了。也许他们的故事,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