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绮云 《南方人口》2001,16(2):58-62
澳门是一个面积不到 2 4平方公里的地方 ,其人口在过去十年增加了近三成。人口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移民 ,特别是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 ,他们同时亦对澳门人口的自然增长带来很大的影响 ,原因是来自中国内地的移民有较高的生育率。本文简单地介绍了这一现象 ,以及澳门人口自然增长的其他情况。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2011年版《世界城市化展望》指出,到2050年,亚洲和非洲的城市人口增长将占世界城市人口总增长的86%,其中增长最多的国家依次是印度、中国、尼日利亚、美国和印度尼两亚。中国城市人口将增长3.41亿,  相似文献   

3.
一、人口增长亚太地区目前人口超过40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60%。自1990年以来这一比重保持不变,但人口绝对数增加了7.6亿人,几乎是目前北美人口的两倍。世界人口排前10位的国家,亚洲就有7个。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分别为13亿人和11亿人,亚太地区有半数人口居住在这两个国  相似文献   

4.
非洲的人口动态与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仲生 《西北人口》2009,30(5):23-26
非洲的人口动态长期以来具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非洲的人口动态由高出生高死亡模式向高出生中死亡模式转变.死亡率的持续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数种过去危害最严重的急性传染病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的结果。正是死亡率的下降和持续的高出生率导致非洲人口迅速增长。在非洲人口增长的过程中.人口分布是极不平衡的。非洲人口分布的变化与经济因素的人口定期迁移是密切相关的,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这种独特的迁移模式均与经济活动和生产方式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增长率与人口文化素质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兆霞  赵军 《西北人口》2004,(5):17-18,22
依据1990-2000年人口统计资料,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对我国人口增长率的降低与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增长率的降低与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存在强相关关系,特别是大学(含大专)文化程度人口所占人口比重与人口增长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同时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与人口增长率之间也存在明显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一、世界人口发展概论 根据联合国2006年的报告,世界人口在未来的43年内增加25亿人,从当前的67亿人增长到2050年的92亿人。这一增量相当于1950年全世界总人口,并且绝大多数来自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不发达地区的人口将从2007年的54亿人增长到2050年80亿人。相比之下,发达地区的人口将继续保持12亿人。  相似文献   

7.
根据美国人口咨询局的报告预测,从现在到2050年,世界最贫穷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将从11亿增长至24亿,成为世界上增长幅度最大的地区。美国人口咨询局高级人口统计学家卡尔·霍布指出,这个预测是基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生育率将呈下降趋势的假设,而目前在该地区的很多国家人口生育率并未出现下降。  相似文献   

8.
三大人口高峰与中国现代人口转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1世纪中国将出现三大人口高峰 ,社会各界无不表示严重担忧。本文则与众不同 ,作者通过人口学分析 ,论证了三大人口高峰的到来是应值得喜庆之事 ,因为高峰到来之日就是中国人口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之时。本文还提出和确立了中国现代人口转变的理念 ,并认为三大高峰的到来 ,也是中国实现现代人口转变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刘厚莲  原新 《人口研究》2020,44(4):62-73
利用世界银行1996~2018年13个国家的人口和经济数据,探讨了人口负增长时代是否还能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并重点分析了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以及如何应对人口负增长背景下经济增长挑战等问题。国际经验表明,人口负增长时代仍能保持不同程度的经济增长。从消费和生产两条路径分析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综合判断,短期内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温和的、式微的,经济仍能实现增长;长期来看,人口负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将逐渐显现。应通过挖掘劳动力资源、提升要素配置效率、科技创新、利用好超大人口规模优势和地区发展差异的机遇、利用好国际国内市场、完善人口政策,以及加强人口负增长规律研究等方式应对未来我国人口负增长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11.
略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进程起着两重彼此矛盾的作用:人口过快增长会阻碍经济发展,人口适度增长能促进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力资源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人口经济学的视野出发,论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急速发展的变化和人口变动由高出生低死亡的状态转换为低出生低死亡的状态。并对经济增长的要素而言,主要从劳动力数量增加的变化、素质的改善以及流动性等人口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经济发展由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大等所谓外延的发展形态转换为内涵的发展形态,劳动力素质的改善、产业的高度化、技术的进步以及资本集约度的上升等作为积极因素促进经济发展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3.
1970~1975年世界人口出生率为30‰,2000~2005年预计降到21‰,但仍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较发达地区人口增长率已经很低,甚至出现负增长,而最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最高,人口规模迅速扩大。事实表明,经济越不发达的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越快。世界人口大国(亿人以上)已从1950年4个国家增加到目前的11个国家,其人口之和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根据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大国将增加到1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生育水平将决定着世界人口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战后以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指出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压力,并探讨了其人口加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以及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今年十月,世界人口将达到70亿。联合国将今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确定为“70亿人的世界”。这既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也是我们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能否生活在一个健康可持续的地球上,取决于我们现在做出的决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人口经济活动、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和人口再生产等方面,通过构建人口发展方程,分析了人口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与人口发展之间从长期看具有稳定的互动关系,短期内两者之间存在动态均衡机制。在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体制创新,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等要求下,当前平衡出生人口性别比,进一步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荣清 《当代中国人口》2009,26(2):1-10,23-28
一、人口数量 20世纪8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一度高速增长,从1982年的6643万人增至1990年的9057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3.89%,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从6.62%提高到8.01%。1990—2000年,根据“五普”资料,全国(大陆)人口增加了9.92%,其中,汉族人口由103919万人增至113739万人,增加了9.45%,全国人口和汉族人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91%和0.87%;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新疆人口增长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口增长包括人口出生和人口迁移两个方面,人口的增长会对一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人口增长又受政治、历史、经济和自然等多因素的制约。因此研究新疆的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过程,有助于全面了解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实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使得劳动负担逐渐下降,这对于储蓄水平的上升和劳动力投入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国劳动负担比与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劳动负担比每下降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将提高1.06个百分点,在过去的30年里劳动负担降低累计带来的经济增长占总增长的27.23%。通过计量检验证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所产生的促进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是存在的。由此我们推断,由于未来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向人口老龄化,劳动负担逐步上升,这将会对未来的经济增长造成制约。利用未来10~20年时间较轻的劳动负担的机遇期,我们应当建立良好的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制度以及制定积极的人口政策,调整当前生育政策、适时执行宏观经济政策(劳动就业政策)来应对已发生的、正在进行的人口变动,使我国的经济继续保持强有力的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20.
人口效应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理论界存在着多种争论。本文首先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逻辑框架,进而得出了关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预测,然后利用大量的经验数据初步证实了上述判断;虽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的经济效应可能依时间、地点而有明显的差异,但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目前的背景下,应当适时地调整现行的人口管理政策,以维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