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建国后我们确定了以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的计划管理体制以来,指令性计划就成为这种管理体制运作的基本手段。经济体制改革已进行了十余年,指令性计划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削弱。对这种局面,有人欢呼这是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的硕果,有人感叹国家对宏观经济控制的能力空前虚弱。与上述意见不同,这里要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取消指令性计划,以国家直接订货代之。  相似文献   

2.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认识过程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前,一般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产品经济,不存在市场调节,所以,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调节的运行机制。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在计划经济以外,还有市场调节,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通过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体现出来;市场调节通过价格、税率、利息率等经济杠杆进行调节。因此,社会主义经济分为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部分。  相似文献   

3.
十二届三中全争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总结我国计划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论断,就是:“实行计划经济不等于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还进一步指出:“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在价值规律认识上存在两种偏向:僵化与神化。僵化的思想过去突出表现在把价值规律视为洪水猛兽,视为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把价值规律与计划经济对立起来,只强调指令性计划,使微观经济失去了活力。偏向于神化的观点则突出表现在迷信价值规律的作用,好象只要回到“看不见的手”的时代,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于是,在过去十年改革中,有人提出要建立“商品经济新体制”,这种新体制的实质,就是彻底否定指令性计划,只讲价值规律,不讲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否定政府直接管理经济的职能作用和、行政手段的必要性。这既违背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就是国家自觉地利用价值规律来指导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种计划经济体制。它在经济决策上实行国家与企业分层决策,在计划形式上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与市场调节的多种形式,在管理方式上实行行政管理和经济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在这种多层次决策、多种计划形式和多种管理方式情况下,为了做到,既搞好宏观控制,又搞活微观经济,既坚持计划性,又有灵活性,既能发挥国家的积极性,又能充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是广个重大的突破。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而且落脚是在商品经济上。这不仅表述出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不是对立的,我认为还强调了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或者说,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商品经济。就总体来说,我国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完全  相似文献   

7.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这是需要长期艰苦探索才能逐步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本文试就此作初步的探讨。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决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模式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有机统一体。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基本特征。在我国现阶段,存在着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计划与市场问题,在理论上就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方式,到底是计划经济?还是商品经济?数十年以来,始终没有科学的结论,直到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才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在经济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但是多年来的改革实践,并未能把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很好地结合起来。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计划规律和价值规律之间的联系和关系理清楚,乃是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的重大课题。一、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认识的一个飞跃,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性思想。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体。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相互促进,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两个内在的、本质的、不可缺少的属性。有计划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科学论断,突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社会主义经济不切实的错误观念,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既然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就不能发展商品经济,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必然排斥计划经济。形成这种错误观念的理论根源之一,在于对什么是计划经济和什么是商品经济理解不够。人类社会生产,按其发展只能表现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三种经济形态,商品经济是经济实体,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中,而计划经济仅仅相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而言。它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是由社会经济背景条件——所有制结构及其实现形式、经济体制结构和经济运行轨迹三个方面共同决定的有机统一体。其中指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一运行机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必然合理的选择,它反映着深刻的社会内容;同时,这一运行机制又是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系统中的“主导运行机制”;新的运行机制得以建立的基础障碍就是国家所有制,改革国家所有制,塑造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是实现新型运行机制的主体性前提。分析了我国现行的以国有制为基本框架的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调节制度事实上是一种板块式调节,其中的指导性计划是失效的。笔者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实质是指导性计划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统  相似文献   

13.
一、对招标范围的新认识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已经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是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在理论上是一个重大突破,它应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基于这个论点出发,从计划体制上看,今后生产资料指令性计划的比重将逐步缩小,逐步扩大消费资料非指令性计划的比重;从价格的改革上看,将打破我国以往物价水平稳定不变的状况,使计划价格与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指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同时又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计划既有指令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指导性计划主要依靠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来实现,指令性计划也必须运用价值规律。本文就试图从国家对石油工业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中,如何运用价值规律和经济杠杆的问题,提一点极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计划与市场问题,在理论上就是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方式,到底是计划经济?还是商品经济?数十年以来,始终没有科学的结论,直到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才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在经济理  相似文献   

16.
经济体制新论──论商品经济、计划经济、统制经济、市场经济的关系胡学勤本文首先对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作了比较研究,突破了理论界流行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混同论,进而分析了混同的原因及缺陷。其次分析了计划经济与统制经济。本文认为经济管理体制是分层次的:计划经...  相似文献   

17.
计划、计划调节和计划经济三者之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当代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也搞经济计划,但不等于实行计划经济。市场、市场调节和市场经济三者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应重视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的作用,但不能完全实行市场经济。无论编制指令性计划,还是编制指导性计划,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用计划来调控市场。要探求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体制正在进行举世瞩目的改革,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变革,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涌现出许多崭新的领域,新的形势呼唤着统计也要相应地开拓新的领域,为国家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每个社会主义国家都要有适合于自己国情的计划管理体制,我国的计划管理体制采取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计划管理形式.深刻认识指令性计划的特点、作用以及如何改进和完善指令性计划,对于搞好经济体制的改革,正确处理三种计划管理形式的关系,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确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确认计划经济要依据价值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