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煤炭企业高级人力资本计量的现实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煤炭企业知识资本的地位日益显著,在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超过实物资本或财务资本.而人力资本是知识资本的首要内容,人力资本管理是现阶段煤炭企业知识资本管理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兆亮 《统计教育》2007,(11):52-53
现代经济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投资和物质资本投资,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统计,初步验证了人力资本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中高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未得到充分体现,同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内在价值是凝结于人体的知识和技能的存量,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产物,也是人力资本拥有者参与社会劳动的基础。文章从投资产出视角入手,通过投资结果分析影响人力资本内在价值的因素,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估指标实证分析,建立起人力资本内在价值非货币性评估的指标体系,并将评估方法应用于企业招聘环节,实现对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构建了人力资本投资分析的二三四模型,设计了人力资本投资计量指标体系,然后对我国29省市2008年度截面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省域人力资本投资指数,最后对省域人力资本投资指数进行排序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结合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生增长模型,文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究人力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晰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关关系,基于相关性分析原理和灰色关联度建模机制,结合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构建了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关联度模型,对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城市人力资本竞争力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潜在主要来源和关键因素.在科学界定城市人力资本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从城市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结构、人力资本产出、人力资本需求和人力资本潜力等6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城市人力资本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所辖13个城市的人力资本竞争力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比较和评价,为提升江苏省城市人力资本竞争力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存量与人力资本投入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旭 《统计与决策》2007,(10):155-157
本文回顾了已有测算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几种方法,并指出累计成本法测算了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存量法测算了人力资本存量而收入差异法则测算了中国的人力资本投入。本文着重分析了三个指标的区别与联系。认为在进行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绩效和基于人力资本的收入分配等问题的研究时,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测算方法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居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现状及其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居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力资本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居民的人力资本投资逐年上升,其增长速度快于消费总支出的增长速度,城乡间人力资本投资仍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人力资本投资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影响陕西人力资本投资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项发 《统计与决策》2005,(18):116-118
人力资本存量低是陕西落后的根本原因.而人力资本存量低是因为陕西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及投资方向不科学所致.本文通过对影响陕西人力资本投资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大陕西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实证研究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雪亚  刘杰 《统计研究》2004,21(3):39-7
一、中国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就是报告期内累计的教育投资、培训投资和卫生保健投资总额。1 绝对水平2 0 0 1年 ,全国人力资本投资 932 1亿元 ,比 1995年的3916亿元增长 1 38倍 ,6年间平均每年增幅达 15 55% ,且增长呈十分稳定的态势。全国 31个省 (市、自治区 )中 ,历年投入绝对量较大的省 (市、自治区 )相对稳定 ,但投入增长速度较快的省 (市、自治区 )则变动频繁。广东人力资本投入量稳居全国首位 ,山东居 2~ 3位 ,江苏居 3~ 4位 ,浙江除 1996年处全国第 6位、1995年处第 5位外 ,1997~ 2 0 0 1年居全国第 4位 ,显示出经…  相似文献   

11.
本文的创新之点在于找到了人力资本价值量核算与SNA的衔接点。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必要进行人力资本价值量核算。本文用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量包括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人力资源迁移投资和计划生育投资等来衡量人力资本价值。通过另设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把人力资本价值量核算纳入SNA价值量核算体系中去。  相似文献   

12.
史彩英  吉广庆 《山西统计》2003,(1):34-34,38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决定因素,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力资源质量,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共识。我国做为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经济基础比较落后的处于发展中国家,更应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的原动力,其大小直接取决于人力资本存量的高低。人的健康存量、知识与技能存量越高,生产潜力和能量越大。人力资本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王德劲 《统计研究》2007,24(6):23-27
本文结合基于预期收入的人力资本存量和基于投资成本的人力资本形成流量估算结果,应用永续盘存公式,计算出我国1953-2002年间人力资本折旧率,得到人力资本升值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家舒尔茨1960年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他论证了人力资本是一种客观存在,许多原来被认为消费的东西,就是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这种投资包括,一是医疗和保健;二是在职人员培训;三是正式教育;四是迁移。舒尔茨明确指出工人平均工资的显著增长,大部分来自于这种人力资本的投资。另一位经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调整是由多种因素所驱动的,其中人力资本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方向和效果。文章在阐述人力资本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基础上,提出了东部地区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假说,并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再估算:1995——2005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人力资本水平的估算问题已备受关注,本文论证了永续盘存法估算人力资本存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遵循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在估算思路、前提假设、计算依据等方面一致可比的原则,系统讨论了永续盘存法框架下人力资本存量的估算技术,有效解决了人力资本折旧确定问题、人力资本投资价格指数编制问题,从而形成了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估算的整体方案。并讨论了人力资本效率分解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中国1995-2005年人力资本存量水平和效率水平做了估算。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燕 《统计与决策》2012,(6):159-163
社会保障是经济健康发展的稳定器,是关系到一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通过储蓄或者人力资本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文章主要以迭代模型为分析框架,从人力资本的视角来分析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在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体制下,当社会保障缴费率提高时,人力资本投资将出现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社会保障缴费率的提高将阻碍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随机前沿函数为理论模型,选取教育资本和健康资本作为生产要素构造人力资本投资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假设技能培训、人口迁移、居民经济状况、对外贸易和制度变迁对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存在着显著的影响并建立技术非效率函数.根据我国2004~2009年数据,对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出发,以陕西省1978-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存量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人力资本投资以科教文卫经费的支出代替,人力资本存量以人均邮电业务量、每万人医生数和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来替代,采用OLS最小二乘估计,进行计量检验.得出结论:科教文卫的投入、人均邮电业务量、每万人医生数对农民收入增长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有利于地区发展能力提升的人力资本因素能极大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和使用整合理论,运用Ordered Logistic模型,对企业经营特征、投资风险及收益、外围农民个人特征和与企业合作时间以及对合作成本收益期望等影响农业企业对外围人力资本投资意愿核心因素进行了量化研究。研究结论表明:短期内企业投资风险以及企业与外围农民合作的交易成本等因素与农业企业投资意愿负相关,企业投资意愿普遍较低。但从长期来看,农民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农业企业经营资本专业程度的提高等会提高农业企业外围农业人力资本投资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