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凤阳教授的《汉字学》1989年末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了。从50年代中期开始作者便矢志于科学汉字学的研究,他用了30年的时间,悉心探索古代汉字到现代汉字的演进演变过程,深入分析和研究了历史发展各个时期汉字改进、改革实践中的诸多矛盾以及与解决这些矛盾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字理论问题,揭示出汉字发展的内在规律,完成了这部初具科学汉字学体系的颇有价值的著作。《汉字学》的出版标志着建立科学的、全面的汉字发展史的工作取得了可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 ,有些学者主张将“五四”以后的汉字离析出来 ,称之为“现代汉字” ,并以它们为研究对象建立现代汉字学。从汉字发展演变和纯文字学的角度来看 ,“五四”前后的汉字并无质的不同 ,将“五四”以后的汉字单独离析出来 ,称之为“现代汉字” ,理由不够充分 ;而作为“现代汉字学”研究对象的“现代汉字” ,应该包括汉字楷书全部发展阶段中的所有楷书字形 ,这也是现代汉字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汉字字体学的建立在汉字学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着悠久历史的字体研究在本世纪初正式确立学科地位,从汉字结构研究与书学研究中独立出来,这是汉字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动力既来自汉字研究自身的发展,也来自文字应用等外在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4.
论形声字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汉字发展到现阶段的结果来看,一般认为形声字约占汉字总数的80%以上。因此,研究形声字的产生及形成过程,是汉文字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从汉字演变的结果入手对汉字进行静态的观察和描写,与从历时的角度出发对汉字进行动态的观察和分析不同,从中看到的文字现象及文字的发展变化情况并不相同。从后者入手研究形声字的产生及形成过程发现,形声字的形成有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不自觉到自觉创造的过程,最初的借字加意符、母文加类符、表意字加注音符都不是有意识的造形声字,这样形成的汉字也不是“形声相益”的真正的形声字。文章虽然研究的是形声字的问题,但由于形声字牵涉到汉字学的方方面面,因而实际上也反映了对汉字学和汉字总体发展的一些新的认识,以及对汉字字族学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渤海大学主办,渤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现代汉字学学科建设高级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5~26日在渤海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现代汉字学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到会并作了题为《语言规划与现代汉字学》的重要学术报告。报告从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分析了现代汉字研究的相关重要课题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与会专家就现代汉字学的学科建设、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汉字字符集国际标准与汉语汉字信息化、汉字认知研究、对外汉字教学与研究、汉字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我们在此刊登了部分与会专家的学术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对外汉字教学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渤海大学主办,渤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现代汉字学学科建设高级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5~26日在渤海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现代汉字学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到会并作了题为《语言规划与现代汉字学》的重要学术报告。报告从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分析了现代汉字研究的相关重要课题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与会专家就现代汉字学的学科建设、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汉字字符集国际标准与汉语汉字信息化、汉字认知研究、对外汉字教学与研究、汉字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我们在此刊登了部分与会专家的学术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和渤海大学主办,渤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现代汉字学学科建设高级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5~26日在渤海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现代汉字学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到会并作了题为《语言规划与现代汉字学》的重要学术报告。报告从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高度分析了现代汉字研究的相关重要课题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与会专家就现代汉字学的学科建设、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汉字字符集国际标准与汉语汉字信息化、汉字认知研究、对外汉字教学与研究、汉字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我们在此刊登了部分与会专家的学术报告,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会讯     
第二届中国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6月28日至7月3日在湖北荆门举行。会议由南开大学、湖北大学主,荆门市政府、荆门市社联、荆门市外国语学校协办。南开大学向光忠教授、湖北大学舒怀教授共同主持了这次术研讨会。来自海内外的汉字学学者近70人与会。与会学者向大会提交了汉字学学术论文80余篇,涉及到汉学研究的诸多领域,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汉字学研究的新成果。这次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没有门户之见,相互切质疑,展示了朴实的会风。与会学者一致认为这次学术研讨会对推动汉字学的研究和汉字教学具有重要的意。湖北大学有九人参加了这次学术研…  相似文献   

9.
汉字部件的定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部件是分析汉字外部结构的非常重要的概念。汉字部件的定义,历来存有分歧。在国家语委《汉字部件规范》发布之后,学者认识已渐趋统一。但目前相关教材中,关于汉字部件的定义依然存在不一致的说法.其中有些似是而非的表述,应予纠正。部件与偏旁绝非同义词,不可混为一谈。规范包括部件在内的汉字学名词术语及其定义,才能有利于现代汉字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由教育部语信司和渤海大学主办、渤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现代汉字学学科建设高级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5~26日在渤海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现代汉字学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到会并作了题为《语言规划与现代汉字学》  相似文献   

11.
汉字的研究虽然起步很早,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尚有不足之处,加之时代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研究领域.当前和今后的汉字研究应该关注哪些方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今后的汉字研究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深入和突破:一、汉字发展史的研究.二、汉字学理论的建设.三、汉字的信息化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丧葬观念是中国传统丧葬文化的核心,为探究古人丧葬观念变化的过程,从汉字的外在形象性和内在理据性入手,采用文字学、文献学、考古学互证的方法,探明古人丧葬观念发展的三个阶段:漠视阶段,憎恶阶段,尊重阶段。通过实践证明汉字是记录汉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3.
对商周卜辞、周初金文之“公”字进行字形比勘和义素分析,尤其通过图像学比较后发现,商周金文“公”字形构多与阴茎轮廓相吻合,提出“男根说”,并从语源学之形义通道、音义通道,以及文献学、考古学和文化学诸方面进行了广泛的验证。  相似文献   

14.
在汉文佛教文献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有必要建立一门专门研究汉文佛教文献的学科,即汉文佛教文献学.汉文佛教文献学是以汉文佛教文献及佛教文献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佛教文献产生、发展、整理、存藏、传播、利用的历史和规律,并为佛教文献工作提供理论指导的专科文献学.汉文佛教文献学与汉文佛教史料学、汉文佛教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欧美佛教文献学方法不适用于汉文佛教文献,而汉文佛教文献学与中国传统文献学又有诸多不同.另外,汉文佛教文献在整个中国文献学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而有必要建立汉文佛教文献学.  相似文献   

15.
朱熹兼采汉宋 ,促进了中国经学的发展 ;朱熹以“四书”义理之学取代传统的“六经”训诂之学而成为经学的主体和基础 ,是朱熹对中国经学发展最重要的贡献 ;朱熹重训诂辨伪启发了后世汉学。由此 ,朱熹经学对中国经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中国经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说文解字》由于构建了依据字形偏旁编排汉字的体例,开启了文字学史上部首查字的先河,因而为古今学人使用工具书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在推求汉字属性,了解字、词义等方面有较高的训诂价值。  相似文献   

17.
清末民初,新旧交替,中西交融,作为国学大师之一的刘师培,其小学研究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刘师培在继承乾嘉朴学传统的基础上,结合西方之理论,在传统小学文字、音韵、训诂研究而外,将小学研究的触角,深入到政治、历史、社会、文化等领域,在为民族民主革命制造舆论、勾勒远古社会风貌、反映社会历史进程、树立传统批判意识等方面独树一帜,影响甚巨。刘师培的小学研究不但提升了传统小学的研究价值,而且也为现代语言学的构建提供很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日本平安时期的古辞书《新撰字镜》收录了许多汉语俗字,是俗字研究的重要材料。由于作者是用汉文撰述,中间不乏中国文献中失传的文字,而在抄手笔下又不时出现一些俗字,有不少因字形接近而混、不辨正俗而混或因抄手笔误而发生的讹混,也有因书写变异造成的同形字。依据《新撰字镜》的文字材料,不仅能与敦煌、碑刻等出土文献中的俗字进行比较研究,还能补充中国大型字书中的一些失收字,有助于汉语文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9.
国学与西学的思想资源都在各自的古典学,但中西古典学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中国古典学重视小学传统与文献学传统,相对轻视了人文思想的阐扬与发掘.西方古典学以语言学为基础,非常注重希腊罗马人文思想的发掘与理解.中国古典学的转向与弘扬,应致力于以语言学为基础,去发掘先秦思想传统中人道精神的内在价值.构建文明的人文精神,应成为中国古典学解释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20.
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使中国的语言文字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本文以一百年来中外学者对甲骨文的集、发掘、著录、研究及其产生的深远影响的事实为依据,从语言文字学的角度论述了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对古文字学和汉语史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肯定了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