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1期所载邹宏议同志的短文对戚其章、骆承烈两同志把吴淞铁路当作我国的第一条铁路的说法提出异议。我认为邹同志的论点值得商榷,戚骆两同志的说法(仅指认为吴凇铁路是可以接受的,目前我国铁路部门的专家和学者也都持此看法。所谓“我国的第一条铁路”,按照公认的含义,  相似文献   

2.
唐胥铁路是我国自建的第一条行驶机车的铁路,其建成初期曾以骡马拉车在铁轨上行走,这件事长期以来颇受指责,被说成清廷不准使用机车之故.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考察,可以认为清廷从未干涉过唐胥铁路的任何事情,其所以用骡马拉车则另有原因;并且,马车铁路是世界铁路史上的正常现象;唐胥铁路的始建时问应以光绪七年(1881)为是.  相似文献   

3.
李鸿章与中国早期铁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鸿章做为晚清政府重臣,清末倡办洋务运动和最早主张兴建铁路的最主要代表人物,其在政治上的表现已有不少论述,在此不论。本文试就当中国酝酿兴建铁路,中国大地第一条铁路的出现,中国人兴建第一条铁路时期,李鸿章的思想认识发展变化轨迹,略谈几点看法。一铁路知识...  相似文献   

4.
聂蒲生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8(4):153-156
郭嵩焘作为中国首任驻英大使,在西方国度上亲身感受铁路的便利迅捷,火车带来的国强民富,积极接受西方人士的游说与建议,竭力要求朝廷开拓中国运输新事业,坚决反对沈葆桢拆毁吴淞铁路.他依据中国国贫民穷的现状,主张循序渐进兴修铁路,抨击清流派欲借洋款大兴铁路,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铁路观.郭嵩焘顺应世界潮流,热情宣传和鼓动中国兴办铁路,履行了一个先驱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论铁路货物运输合同效力的审查认定王书杰铁路货物运输合同的效力问题,即铁路货物运输合同有效、无效的确认问题,我国《铁路法》没有明确规定,在理论界和审判实践中也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铁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日益增多和复杂,在审判实践中...  相似文献   

6.
中国铁路十字交叉点城市发展规律初探(《抓住京九机遇营造大型城市》课题组)铁路是我国运输体系的主干,它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和支柱行业。铁路枢纽是铁路运输网的心脏,它对保障铁路运输网的畅通运行起着关键作用。在铁路枢纽的强大带动和刺激下,铁路十字交叉点城市...  相似文献   

7.
张绥铁路是内蒙古地区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它直接催生了集宁城,壮大了包头城,影响了归绥的城市格局,促进了集宁、丰镇、归绥、包头等城镇的工业发展,推动了农产品商业化,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人口大幅增长.张绥铁路对内蒙古地区城镇近代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广西铁路以柳州铁路局所辖之铁路设施为主体,不论对广西,还是全国的国民经济、国防战略,以及政治、文化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回顾广西铁路建设与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一、纸上谈兵──在动荡不安的年代中空喊五十年未能铺成一根铁轨铁路的萌芽最早可朔源到古希腊时代,而真正的铁路交通应是1829年英国司梯文生在曼彻斯特试制成功的“乐克德”车之后,才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列火车,也就开始了铁路交通的真正历史。大约过了半个世纪,铁路才在文明古国──中国出现。1874年,中国第一条铁路──淞沪铁路出现了,但…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初叶,山西近代铁路建设发端。1907年正太铁路全线通车,这是山西近代第一条铁路。便捷的铁路交通运输条件刺激了阳泉煤炭资源的开发,由此带动了阳泉的冶铁业、商业、金融、邮政和教育的发展。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阳泉逐步取代了平定而成为山西东部的工业重镇。  相似文献   

10.
詹天佑(一八六一——一九一九),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从事铁路建设三十多年,同中国当时修建的每一条铁路大都有关。解放后不久修成的横贯四川的成渝铁路的路线走向,就是大体按照当年詹天佑的有关意见确定的。一九一四年,詹天佑就任汉粤川铁路督办。汉粤川铁路是拟议修建的连接广东、湖南、湖北和四川等省的一条重要铁路干线。清朝末  相似文献   

11.
广西以山多著称,自古交通闭塞,远途运输,主要靠水路。公路、铁路的酝酿建设,是清末和民国时期才开始的。这里仅就广西铁路的酝酿和建筑情况作一简述。一、早期建筑铁路的酝酿和勘测设计 1883至1885年发生的中法战争,是法国殖民主义者侵略越南进而侵略中国引起的。在战争过程中,中国军队有胜有负,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怯懦,法国在战场失利的情况下,于1885年6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规定在云南、广西的中越边界开埠通商。法国殖民者为了把侵略魔爪伸入中国内陆,于1887年6月26日又强迫清政府在北京订签了《中法续议商务专条》,其附章第五款称:“越南铁路或已成者,或日后添设者,彼此议定可由两国酌商妥订办法接至中国境内”(《交通史路政编》)下册,广西资料辑要第1  相似文献   

12.
铁路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采伟 《兰州学刊》2005,(4):95-96,94
铁路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盘活路内闲置资产,加大对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力度;可以为运输主业的进一步壮大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本文通过对铁路企业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的研究,来探索一条多元经营与铁路运输相互协调、相辅相成、携手前进的道路,以此促进我国铁路的全面、稳定、快速发展,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铁路作为一种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压迫而被引进来的。西方侵略者用炮舰打开了闭关的清朝帝国的大门,为了扩大对华侵略,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俄、英、美等国把修筑铁路提到对华侵略的日程之上,它们对清政府接连不断地提出在华修铁路的要求,但都被拒绝了。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湖,而攫取中国铁路权,则是列强侵略中国计划中的首要一环,所以它们争先恐后地利用不同方式吞噬中国的铁路权。从一八九五年至一八九九年,中国的绝大部分领土都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各自划分的“势力范围”,中国一万多公里的主要铁路干线都被帝国主义各国控制着。与此同时,中国人对铁路的认识由肤浅转为深化,刘铁路的态度由排斥转为接受。一八八一年,为解决开平煤矿运煤的需要,建成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一唐胥铁路。中法战争后,倡议筑路  相似文献   

14.
孙国军 《东南学术》2012,(3):150-155
该文考察了在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体系中作为重要交通工具的铁路的重要作用。工业革命是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体系建立的第一步,工业革命不仅要有原始资本积累所准备的技术条件和自由劳动力,而且必须具备严格意义上的交通条件,而铁路是优先考虑的交通工具。工业革命为铁路建设准备了条件,铁路又是工业革命完成的重要标志,铁路的发展、改进有赖于工业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体系的建立也离不开铁路。从某种意义上说,铁路是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动脉,没有铁路就没有近代资本主义大工业。  相似文献   

15.
胶济铁路与济南商埠的兴起(1904——193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交通体系的建构与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关联研究是近年城市化研究新的生长点之一。胶济铁路是山东省内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作为近代先进的交通设施,1904年通车的胶济铁路,成为推动济南自开商埠与促进商埠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胶济铁路通车促进了济南商埠的兴起与发展,加速了济南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济南遂不独为山东政治之中枢,更为山东工商业之要埠。  相似文献   

16.
如今80岁左右的江门人,大概都乘坐过或看见过当年盛极一时的新宁铁路火车;从台山开来的列车,经司前、大泽到会城,然后沿江会路进入江门市区。今日的江门华侨中学,就是当时的江门火车站。新宁铁路的终止站,今天仍屹立在甘化厂单身职工宿舍区内。当年只需化两角钱,就能买一张火车票、从江门坐到台山。新宁铁路是中国近代第一条完全由国人集资、设训、建造和经营管理的民资铁路,在中国铁路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缔造者是旅美爱国华侨陈宜僖。陈宜禧,字畅庭(1845-1930年),台山市斗山镇人,他于1860年到美国谋生,作为一名筑路华工。参…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现行立法对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的规定我国《刑法》没有针对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的专门规定,司法实务中主要以《刑法》中有关共同犯罪和犯罪中止的条款为依据,结合刑法学理论研究进行法律适用。我国《刑法》第25条第一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该法第26—29条分别规定了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等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24条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8.
浙赣铁路是我国长江以南第一条东西横贯的铁路交通干钱,是连接浙、赣、湘三省及杭州、南昌两个省会的交通枢纽。它是由杭江铁路、玉南铁路、南萍铁路及早年修筑的株萍铁路组成的。浙赣铁路的修筑不仅是浙赣两省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而且是我国铁路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因此,了解浙赣铁  相似文献   

19.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我国铁路卫生保健事业已有所发展,一是卫生行政和卫生保健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二是铁路系统已能开展部分专业性的卫生保健服务,三是铁路公共卫生得到重视和宣传。这一时期铁路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在加快近代我国铁路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铁路员工身心健康及树立正确的卫生意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成效方面并不理想,只能算是我国铁路卫生保健事业的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20.
刘毅  弋慧莉 《理论界》2008,(9):107-109
为了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严重威胁和发展资本主义,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明治政府推行了一项移植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殖产兴业”政策。其具体方针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和动用国库资金来加紧推行资本原始积累,从而大力扶植、发展重工业建设,尤其是1872年第一条铁路——京滨铁路的诞生,更加速了日本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