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方面,由我国市场发育的特点决定,国有企业经营者承担的职能更加复杂,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也更为重要;另一方面,由多层委托-代理关系决定,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过高,国有企业经营者对企业所有者利益损害的可能性较大。尽快建立、完善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机制是国有企业及其所有者的现实选择。科学的经营者激励机制应体现两个特征:(1)按劳取酬;(2)有效竞争。  相似文献   

2.
论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现代公司制企业制度出现了股东与现代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委托人的效用 ,必须对代理人进行有效的激励 ,这是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核心问题 ,其中报酬成为诸多激励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种。基于此 ,从报酬激励机制含义出发 ,阐述了尽快建立有效的国企经营者报酬激励机制的重要性 ,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激励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重构市场经济下国企经营者报酬激励机制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国有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公司制企业制度出现了股东与现代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委托人的效用,必须对代理人进行有效的激励,这是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其中报酬成为诸多激励因素中最重要的一种.基于此,从报酬激励机制含义出发,阐述了尽快建立有效的国企经营者报酬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激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构市场经济下国企经营者报酬激励机制的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企业家、产权、委托—代理和管理激励等理论的基本原理 ,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的现状以及经营者的报酬机制、控制权机制、声誉机制和竞争机制的机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为重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是我国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国企经营者偏好企业控制权的强烈动机体现了国企经营者激励模式中的行政取向,也是当前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激励悖论的主要原因.应完善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以缓解国企中的代理问题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6.
建立健全一种有效的经理激励约束机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在深入分析国有企业存在激励不足和约束无力现状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着激励的力度不够、缺乏制度化的激励机制等问题。应该结合国有企业的自身特点,从显性激励、隐性激励、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等四个方面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而全面绩效评价体系在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中将发挥有效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经济激励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实质,是国家利益与国有企业经营者利益的关联度、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动力和重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对比分析固定收入制、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等三种典型的薪酬激励方式,固定收入制不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年薪制可以确保经营者的普通日常性努力经营行为,但不能保证经营者一定采取有利于企业长远利益的长期行为,更不能避免经营者的短期行为;股票期权制是激励经营者采取长期行为的有效激励方式,然而,现行的股票期权激励缺乏对企业经营者长期持股的约束.要建立内在化、动态化和长期化的激励机制,在激励方式上除了要突破收入分配限制,提高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标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制订更加有效的方案,给予企业经营者股票或股票期权,以股权激励的方式使其自身利益与股东利益及企业的长期发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委托代理问题日益突出,并由此影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因此,探讨如何在国有企业建立有效的经营者选拔、激励和约束机制,以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已成为当代企业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现状,提出了建立有效的国企经营者选拔、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着目标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责任风险不对等三大矛盾。体现在国有企业中是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效用差异,而对效用差异进行整合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为此,必须正确认识所有者效用与经营者的关系,提高所有者效用与经营者效用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我国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需要从明确激励约束主体、建立内部制衡机制、改革企业劳动人事制度、强化法律约束、完善报酬激励约束机制、控制隐性收入、强化外部监督机制、解除经营者后顾之忧等方面建立并完善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