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人倘若连自己都不认识,那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只有先了解自己,才能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当我们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理想迈进。但只有目标还不够,积极向上的人生,必定得经过认真、科学的规划。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帮助我们实现理想,也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重  相似文献   

2.
《人生与伴侣》2008,(10):62-62
若水你好: 我想,你一定是一个很亲切的人,看到你在这上面回答那么多人提出的问题,虽然我知道你们是选择性回答的,也知道像我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但是有些话还是想在这里对你说。  相似文献   

3.
学会感恩     
记得上一年级的时候,老师教过我们一个手语舞蹈,名字叫《感恩的心》。回到家,我问妈妈:“什么是感恩呢?”妈妈笑着告诉我:“感恩是对人或事物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我似懂非懂,不知道自己要感恩谁,为什么要感恩,直到后来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事,我才明白,原来感恩是无处不在的。  相似文献   

4.
张小芳 《今日南国》2013,(10):38-38
当我开始爱自己,我发现痛苦与悲伤都只是提醒我在过着自欺的生活。 如今,我知道,这就是“真实”. 当我开始爱自己,我了解要勉强别人接受我的要求有多无礼,就算我知道时间不对而那个人尚未准备好,即使那个人就是我自己,  相似文献   

5.
北京有一位修钢笔的老人,在寸土寸金的王府井,有一间产权属于自己的铺面,但生意惨淡,每月收入仅2000多元。有人劝他:“你把铺面租出去,每月租金就有5000多元,自己省心省力,为什么非要自己经营呢?”老人说:“我也不是傻子,这一点明白账我能不知道吗?可我如今干的事,不仅是经营生意,也是在经营我自己。每月我少了3000元收入,并不影响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艾 《新天地》2011,(11):49-49
古人云:教学相长。优秀的教师是在学生的问题中,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起来的。只有执教于具体而生动的人,才能知道自己永远都不可能做到完美,只有不断的发掘学生的问题,每堂课才能实实在在的留在学生心中。教师和学生就是在互相激励中共同成长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陈鲁民 《社区》2013,(2):50-50
我发现一个规律,世界上真正聪明的人都说自己笨。 新科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震云是作家圈里公认最聪明的一个.二十多岁就成名了,但他在新浪网站接受采访时说:“我最大的聪明是知道我自己笨。”在我看来,“重复的事情在不停地做。你就是专家,做重复的事特别专注你就是大家。就这么简单。”  相似文献   

8.
大家看了这个题目,可能会感到奇怪:猫怎么会自己治病?治的是什么病?我又是怎么知道的呢?看来,你们还是想不明白。好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相似文献   

9.
父母常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小时候不懂,只知道不能骗人,不能撒谎。但为何要“防人”,我实在想不明白。母亲对我说:“人心隔肚皮,你知道别人是真诚待你,还是虚伪地蒙你?”以致我老是觉得人一长大,看谁都不像好人,他们生活得很复杂,很疲倦。  相似文献   

10.
在中年之前,我连作家梦都不曾做过半个。在突然改行写作之後,一位同窗好友找上门来,指著我的鼻子说:“你疯了!”知道我的友人都说我是作家。但我每次听到“作家”二字,的确有著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这不是自谦,因为在我中年之前,我连作家梦都不曾做过。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生。就说我的中学生活,也是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度过的。作曲和作家仅一字之差,但就职业行当而言,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与我相交素笃——或日知根知底的挚友,都知道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中年之前在事业上曾经为自己绘制过不少蓝图…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有句古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以前不明白,觉得"自知之明"不就是知道自己姓什么,一顿能吃几碗饭吗?这有什么难的?后来才知道,人在年轻气盛的时候多半很难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大抵男的都以为自己是未来的毕加索,成名以前的比尔·盖茨;但凡女的都以为自己是貂婵转世或是倾国倾城的罗敷妹妹。有了这样的梦想,谁肯妥协?谁肯听别人的?于是,对待金钱的态度就是"视金钱如粪土";对待领导的态度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对待工作的态度则是想不干就不干——"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过去了,这是一个在中华民族史上非常重要的世纪。能生活在这个世纪、工作在这个世纪,应该说是一种幸运。因为,历史给了我们很多机遇,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前辈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条件。在机遇面前,人们的态度是不同的,我绝对不敢称自己为成功者,只能说没有失去机遇。很多记者爱让我总结成功的经验,其实,不是谦虚,我不认为自己是成功的人才,没有什麽可说的,如果说有点成绩的话,我首先要感谢时代给了我们机遇、要感谢我们的创业团队、感谢那些为263成长壮大做出贡献的人们。是他们,协助我确定了自己的方向,这就是为客户…  相似文献   

13.
阅读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见解要通过独立思考才能获得。可独立思考是个问题,有的同学读文章,读一遍又一遍,就是读不懂有些问题或不明白自己读懂了什么,亦即是没有获得自己的见解,弄得自己也挺苦恼的。这就牵扯到了独立思考的方法问题。这里我向你推荐几招,看管不管用。1、联系上下文思考法。这一方法在我们日常的阅读中经常用到,如阅读《军神》时,针对沃克医生说的一句话:“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就需要联系上文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药、手术中一声不吭及手术后能清楚地数出割了七十二刀,才能理解出“军…  相似文献   

14.
《老友》2004,(11)
向丁红教授重点谈了对糖尿病的预防问题。他说,既然现在糖尿病发病率这么高,对人类威胁这么大,我们一般人应高度警惕,积极预防,才能使自己患糖尿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点。要想不得糖尿病,至少要做到'"五个  相似文献   

15.
每当有人向我露出灿烂的微笑时,我就会快乐。因为我明白,他(她)也把微笑送给了自己。的确,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何不留一点微笑给自己呢?  相似文献   

16.
钱文忠 《社区》2011,(8):4-5
在这篇文章中,我要谈论的是读书生活。读书生活居然要谈论?这似乎也说明读书已经和我们生活的年代有那么一点格格不入了。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在一百多年前、科举制度还没有崩溃之前,甚至说在科举制度崩溃以后不久,这个问题是不会拿来作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来谈论的。因为读书,恐怕是当时中国人心目当中唯一的正道,所以不必谈论。就像我们活着一定要吃饭,今天没有人谈论我们的吃饭生活。  相似文献   

17.
美国“传媒女皇”奥普拉·温弗瑞在自己50岁生日时,说过这样一段话:“20岁时我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30岁时终于知道了却仅仅开了个头;40岁时各种事情接踵而至,让我手忙脚乱;50岁时我才终于明白只有切实的行动才能改变世界,所以现在的我还要大踏步地往前走,我要坚持每天5点半起床,6点出门工作……”行动开创事业,行动成就人生。记住奥普拉的话,每天6点出门——去工作,去行动。然而环顾四周,我们会发现。不少人想成功,可就是从来不行动.他们知道要设目标、定计划,但从来就不去做,就算设了目标、定了计划,也不曾执行过……就这样,他们一天天抱着成功的幻想,却渐渐染上失败的恶习,虚度了年华。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做到四个依靠,带好一支队伍,在“更好地”三个字上下功夫,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 一、依靠政策的引导做工作。几年来,对于有关老干部的政策,我们做到既要自己知道,也让分管领导知道,更要让老同志知道。只要按政策办,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9.
章睿齐 《社区》2013,(20):22-22
美国牧师威尔·鲍温曾发起“不抱怨”运动。他说:“我们都明白.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接受现实并存有良好的期望。”  相似文献   

20.
易呈学 《老友》2008,(5):58-58
我离开工作岗位五年来,甜酸苦辣辛五味俱全,感受很深。但从中我也悟出了一些道理,要想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必须正确对待自己,给自己定位,给自己定值,给自己一个恰当的自我界定。首先,要给自己定位,寻找适应老年人延续生命的生活坐标,把自己还原为一个普通的人。通俗地说就是原生态的人,原来从娘肚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