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企业分配制度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双轨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三个不同的分配制度。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相比 ,现行的企业分配制度还存在以下问题 :企业工资总量控制制度和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存在局限性、忽视了对人力资源的创造性劳动的分配、忽视了按生产要素分配。本文继而提出按劳分配与按全劳动要素分配相结合 ,鼓励人力资源参与企业分配 ,完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 ,建立合理的分配结构 ,完善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克服目前高校工资分配中存在的弊端 ,推进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高校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要以江泽民同志分配理论为指导 ,积极稳妥地探索灵活自主的工资分配形式 ,既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 ,又能有效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央指出,我国的经济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所谓“自我完善”,笔者认为,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改革,不是全面西化,蜕变为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制度能自觉调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使之更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要求,按照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运行,使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这种“自我完善”,也不能理解为我国的经济实体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越公就越完善。自我完善的标准应该是适合生产力性质。就全社会来说,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在各地区、各部门也发展不平衡;就各经济企业来说,全国一万左右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高于其它企业。这些大中型企业的公有化程度就应高于其它企业。这样,从全社会到各部门、各企业形成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所有制结构,是适合我国目前社会生产力状况的。我国经济改革的过程,就是根据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自我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创新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是实现人事管理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 ,只有肯定事业单位现行工资分配制度成功的做法 ,分析不足的原因 ,提出改进的措施 ,进而推动事业单位综合改革 ,才能进一步体现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新时期事业单位工资分配的对策是 :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在管理形式上 ,从过去高度集中的直接分配形式 ,转变为政府总量调控下事业单位的自主分配形式 ;在工资体制上 ,实现工资管理办法和工资总量调控的分级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区别;阐述了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内涵;为什么说始终代表进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工人阶级政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为什么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问题,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之进一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并探讨了就如何使我国当前的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寻找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是由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决定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对公有制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需要。只有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才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我国的经济改革实践来看,股份制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行政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进行行政体制改革绝不是主观臆断的结果,而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为它开辟道路。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目前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及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各种社会矛盾凸显,行政体制不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迹象越来越突出,客观形势要求进一步加大行政改革力度,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对经济规律的研究不能代替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研究;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体制系统与生产力的矛盾;目前的经济体制改革属于“调整型”的生产关系变革;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改革决策要充分估量人们的各种意志、特别是逆向意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在经历多年分配制度改革实践之后,业已建立起了具有高校特点、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薪酬制度。新的分配制度,较好地坚持了科学的分配的原则,体现了工资分配的保障、激励、调节作用,注意处理各利益主体的均衡。目前,在收入差距已经拉开、高校分配多元化态势已经呈现的同时,潜在问题也在表面化。进一步完善分配办法、解决现存问题,关键是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对高校进行科学分类、研究新的增资机制、营造良好改革氛围。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认为,任何一种收入分配的形式都由特定的生产方式决定。资本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完全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要素所有制形式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据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统一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有的要素所有权结构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按要素分配要受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将全民所有制的小型工业企业由国营改变为集体经营,由统负盈亏改变为自负盈亏,就是为了执行这一任务而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从理论上弄清这项改革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后的形式是否便于继续前进,对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谈点租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那些具体形式进行改革,即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几年来,我们在农村成功地推行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同时,在城镇发展多种经济形式,扩大工商企业的自主权,推行经济责任制,国营工商企业实行利改税制度,以及推行城乡流通体制,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和有益的经验,它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一般来讲,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都是从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资薪酬制度开始,再逐步扩大到最广大人民群众。但目前的经济增长的好处过多地分配给了政府和企业,尤其是垄断企业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全面调整时期。不同类型、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或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休制改革首先从东欧开始。目前,我国也已进入了关键时期。实际上,这些调整或改革也就是要解决生产关系如何适应不断向前发展着的生产力的要求这样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职工工资分配中存在着平均主义和工资成本加大的现象.平顶山煤矿机械厂也是如此,多年来工资分配方面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劳动量或产量挂钩的办法.这种分配方法已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该厂对工资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劳动量双挂钩"的办法,建立工资分配机制的保证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是以经济现代化为原初动力、基本内容与核心目标,同时改革政治、文化、教育、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制度和体制,使之与经济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的过程。无论过去或现在,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必然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一切领域里发生的深刻革命。它与人民大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大众观念在现代化过程中也就必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现代化进程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分配制度变革是经济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改革本质上就是制度变迁,经济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分配制度的变革,经济制度改革应该从分配制度着手,伴随分配制度的改革必然自动形成新的收入分配结构,而新的收入分配结构必然改变原有的产权结构。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以分配制度为核心的企业运行制度,企业分配制度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分配制度本身的先进性,还在于清晰地界定企业与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决定分配制度本身的先进性,不仅在于分配方法的合理性,而且在于各分配主体在参与分配博弈中的平等程度。  相似文献   

18.
试论国有企业工资体制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企业工资体制的改革经历了集权型工资体制、效益型工资体制,并正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资体制。在计划经济基础上形成了集权型工资体制,国家作为分配主体,直接面向职工进行分配。在有计划商品经济基础上形成了效益型工资体制,虽然改革重点强调“企业是分配主体”,但国家仍然处于分配主体地位,通过效益机制建立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层面来分析,效益型工资体制都存在着内在逻辑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该建立“市场竞争,税收机制,企业自主分配”的工资体制  相似文献   

19.
改革,一般说,就是改革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阻碍生产力发展。这时就需要改革,甚至革命。如果一个国家跳过一个或二个社会发展阶段,建立了新的生产关系,这时侯的生产关系往往会超越生产力的发展。同样,需要改革。我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中间跳过了半个社会发展阶段,也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也超越生产力的发展,当然需要改革。  相似文献   

20.
目前经济学界把股份分享仅仅纳入按资分配的范畴,作为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一种补充形式。我们认为,适应体制转换时期的总趋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要求,必须重新认识股份分享制,重新确认它在社会主义分配格局中的基本角色和地位.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客观存在的经济条件、经济事实,股份分享制应当成为,也亟待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分配形式和分配制度。从一定意义上讲,股份分享是现实条件下对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一种完善和发展,是对按劳分配制度的一种“扬弃”。一、按劳分配≠公允正如不能脱离特定的生产力水平来一般地、抽象地谈论某种所有制是否优越一样,我们不能脱离具体的经济条件、经济事实来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