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交通是发展经济的“主动脉”,难怪人们常称:“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就伊盟西南部的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乌审旗来讲(以下简称西南三旗),由于各级领导重视和交通部门的积极工作,公路交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但由于地域、资源等因素,伊盟西南部公路交通与伊盟东北部及友邻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这不仅直接影响着西南部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影响着全盟经济的发展,面对现实,人们企盼着缩小差距,改变落后的交通面貌,进而加快经济的发展。为此,现就加快伊盟西南部公路建设,振兴旗市经济谈点个人粗浅的认识。一、公路…  相似文献   

2.
伊盟盟委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动员大会上响亮地提出:到1998年、我盟将提前两年实现“九五”全盟奋斗目标,即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财政收入翻一番,人均收入翻一番,全盟农牧民全部脱贫。到本世纪末,全组综合实力进入自治区先进行列;到2010年,把伊盟建设成为国家中西部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盟委的口号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为伊克昭盟描绘出一幅跨世纪的宏伟蓝图,这是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大力度解放思想的表现.那么,这一宏伟目标能不能实现,有没有客观的现实依据?我认为,目前我盟经济已具备了快速发展的客观条件,只要我们再…  相似文献   

3.
锡山市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锡山市统计局严红兴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个论断精辟地阐明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变动的客观趋势,指明了第三产业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进入“九五”发...  相似文献   

4.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经济顺利发展的重要驱动轮,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拟对“八五”计划前四年浙江的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今后一段时期浙江第三产业发展思路、发展目标等问题提些看法,供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一、对浙江第三产业发居现状的分析进入“八五”时期,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掀起了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经济的新高潮,使浙江第三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伊盟工业经济的发展轨迹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伊盟工业基本上处于缓慢发展的过程之中,为数不多的工业企业,几乎全部是县及县以上国有与集体微小型企业。进入八十年代,特别是1985年以后,伊盟工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各种经济成份快速涌现,规模不断壮大。这一时期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政策效应以及职工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作用。纵观二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可以粗略地勾画出伊盟工业经济的发展轨迹; 规模壮大;1949年,伊盟工业企业仅有6个,到1978年发展到338个,进入八十年代,规模迅速扩大,到…  相似文献   

6.
扩大内需,开拓市场,既是实现伊盟经济增长目标的措施选择,也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而农村市场的潜力巨大,开拓农村市场,是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伊盟农牧区人口占总人口的74%,这样一个广阔的市场,潜在的开发能力是巨大的,而目前来看,伊盟农村居民的消费量仅占居民总消费量的43%。从我国农村市场需求的三种分类看,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小康型水平,这部分人口占全盟农村总人口的243%,这些农牧民生活比较富裕,已经基本实现了小康,在农村购买力中的比重占273%,在消费品的选择上…  相似文献   

7.
三、加速伊盟工业化进程的战略选择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国家能源战略重点西移,这是伊盟加速工业化进程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何更好地抓住这一机遇,乘势而上,发展壮大伊盟地区经济,推动工业化更快更好地发展?笔者认为,应该在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出带有全局性、长远性、规律性的伊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并使之系统化、制度化。因为正确的发展战略能够有力地指导实践,给社会经济建设以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重大的宏观效应和深远影响。1、发展战略。伊盟地上地下…  相似文献   

8.
“稳定发展农业,调整提高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总要求和总方向。最近颁布的《浙江省第三产业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三次产业的比重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换,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一、温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1.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温州市第三产业历经改革开放以前的停滞不前、八十年代的稳定增长和九十年代的快速发展三个阶段。1990年实现了由“二一三”结构向“二三一”的转变,“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了“一产”。1991年…  相似文献   

9.
刘春莲 《浙江统计》2003,(11):41-42
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亦称服务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全面推进我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随着我县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也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一、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1、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九五”时期,我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9%,比“八五”时期提高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经济总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提高。到2002年,我县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6.09万元,增长10.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相似文献   

10.
沿海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比较与评价叶天勇,郭万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东中西三大地带“梯度推移”战略的实施,开始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由内地向沿海的转移。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中共中央...  相似文献   

11.
兴安盟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十五”后四年,全盟经济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7%,到“十五”期末实现全盟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全区第九位。这是缩小我盟与先进地区差距,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根据统计部门所掌握的大量资料,我们对兴安盟“十五”期间经济发展目标的可行性进行了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12.
九十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关键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进入到一个新的较高水平。第三产业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重要特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化经济结构,促使经济登上新台阶,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从发达地区经...  相似文献   

13.
“九五”时期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六大趋势陈年红十四届五中全会确定的今后15年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优化产业结构,着力加强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在本世纪末和下个世纪初,第三产业发展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问题,对于实现“九五”计...  相似文献   

14.
盐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文/盐城市统计局盐城市的第三产业与全国一样经历了一个由缓慢发展到加快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不断增长,对第三产业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和在政策上的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盐城第三产业进...  相似文献   

15.
认真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新世纪做好各项统计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贯彻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推动全盟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根本法宝。面对新形势,我们统计工作必须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以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和统计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统计改革和创新,进一步加快统计改革和建设步伐,努力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统计工作者的根本职能和历史使命,全面提高全盟统计工作新水平。 一、做好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就是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动摇 江总书记之所以把…  相似文献   

16.
优化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前提。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我市经济结构的调整有所加快,但是一些主要经济比例关系还存在不够合理的方面。1、三次产业结构有了显著变化,第三产业比重仍然偏低自78年以来,我市三次产业都有较快的发展,且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于一、二产业。到95年的十七年期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倍多,而一、二产业增加值分别只增长2.3倍和3.5倍,三次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三产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十多年来,包头市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虽…  相似文献   

17.
“九五”开局之年的1996年,巴盟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sl.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6%。为巴盟经济增长奠定良好基础的财政收入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全盟财政总收入48893万元,比上年增加12682万元,增长35.0%,名列全区前三名。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469O元,比上年增加11257万元,增长48O%。分别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2.9和17个百分点,圆满完成了各项考核任务。全盟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得益于采取有效措施。一、加强基础财源建设,不断壮大财经实力。全盟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适度从紧”的…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巴盟认真贯彻党中央“稳中求进”的总体方针,按照“农牧业为本、工业立盟、产业化推进”的指导思想,全盟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国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出如下特点;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1997年,全盟国内生产总值达96.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增长幅度高于全区3.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7.38亿元,增长5.8%,增幅快于全区4.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6.06亿元,增长16.9%,增幅快于全区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3.16亿元…  相似文献   

19.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各级党和政府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使其得到了较快发展。为更准确、全面地反映第三产业发展现状,慈溪市在全国首次第三产业普查的基础上,于1994年建立了第三产业统计报表制度,经过三年的实践,1998年5月又针对个私三产统计中的不足,再次进行了方法制度的改进,为成功监察全市国民经济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一、基本做法全市第三产业统计制度建立后不久,1994年7月又提出了《关于改进三产统计方法制度的实施方案》。方案从“全面普查、市定标值、规范操作”入手,以“完善制度、健全网络、定…  相似文献   

20.
4第三产业为全社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门路。第三产业行业门类多,领域广,有着劳动密集、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等众多优势,能广泛提供就业机会,吸收大量不同层次的人员,而且安置劳动力的成本较低。1998年全盟社会劳动者人数达669万人,其中分布在第一产业的劳动者为41万人,第二产业102万人,第三产业157万人。三次产业构成比为613∶152∶235,第三产业容纳的劳动者居第二位。从1978年———1998年的二十年间,全盟社会劳动者人数共增加254万人,而第三产业新增加的人数就占到4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