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蒸汽渗透是一种新型膜分离技术。本文以脱除丙烯中微量水份为目的,对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和分离性能进行了探索。首先研制了蒸汽渗透膜,选用聚砜中空纤维支撑膜,采用涂布法制备了壳聚糖复合膜。其次,考察了制膜液浓度,交联剂用量,热处理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复合膜蒸汽渗透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液聚合法先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的共聚物,然后通过溶剂蒸发沉淀制得了聚合物膜。用DSC和SEM对聚合物膜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单体投料比与膜的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用动态接触角研究了聚合物膜表面的亲水性,并对牛血清蛋白(BSA)进行了吸附研究。结果表明:当HEA的投料量wHEA=0.18~0.25时聚合物膜可达到医用膜的力学性能要求;HEA的引入提高了膜表面的亲水性,从而有利于提高膜的生理相容性,同时降低了膜对蛋白质的吸附,有利于提高膜的抗凝血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全面探讨制备条件对LB膜相变行为的影响可获得试验室特定设备及条件下制备磷脂LB膜的最佳条件。方法:用热力学相变理论类比描述了单分子膜的相变过程理论,并通过该理论,以π-A曲线和相变过程为主要分析点,系统地研究了磷脂铺展量、铺展浓度、铺展溶剂、铺展时间、压膜速度、亚相温度、亚相pH值等七大因素对成膜质量的影响。结果:磷脂铺展量、亚相的温度和pH值对磷脂单分子膜的质量影响最大,铺展浓度、铺展溶剂、铺展时间的影响要小得多,而在一定范围内压膜速度的大小基本上不影响膜的质量。结论:50μL,0.67mmol/ml的磷脂/乙醚溶液在pH6.8的亚相上铺展20min并以5mm/min的速度挤压单分子膜可获得完整的π-A曲线。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溶菌酶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确定了具有较高包封率的工艺条件。采用逆相蒸发法,考察了溶剂密度、膜材浓度、制备温度和超声时间等因素对溶菌酶脂质体包封率、稳定性及形态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6 g卵磷脂和0.3 g胆固醇加入到12 mL密度为1 g/mL的混合有机溶剂中,37°C下用逆相蒸发法制备溶菌酶脂质体,并对其进行1.5 m in超声后所得产品包封率可达84%以上,所得脂质体形态圆整,粒径为150~400 nm,在4°C下保存40 d外观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Nafion溶液在燃料电池、电极修饰、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采用特种高沸点溶剂,获得了溶铸性能优良Nafion的溶液。比较溶铸Nafion膜与原始Nafion膜的IR光谱可以看出,Nafion溶液制备方法未对Nafion膜的化学组成与分子结构产生影响,但溶铸膜的分子排列更加规整有序。将该溶液在PEMFC中应用,其性能优于目前的商品水-醇体系Nafion溶液。  相似文献   

6.
研究一价阴离子选择膜从粗钨酸钠溶液中脱除游离碱的可行性,考察了操作电流密度、料液中游离碱浓度、回收碱浓度等工艺参数对过程能耗、电流效率及碱钨迁移速率比等工艺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一价阴离子选择膜电渗析法从粗钨酸钠溶液中脱除游离碱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在NMP-Cacl_2溶液体系低温溶液缩聚中,单体的摩尔浓度,第三单体的用量,添加剂的用量以及反应的起始温度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的浓度为0.4mole/l,第三单体用量为20%(摩尔百分比)添加剂的用量为溶剂的3%~6%(体积百分比),反应的起始温度为0~5℃时,聚合物的特性粘度可达到5以上,缩聚物适宜纺丝且表现出明显的抗燃性。  相似文献   

8.
用改进后的沟槽式界面粘度仪测定方法系统地测量了不同聚合物,不同聚合物浓度,不同矿化度的聚合物溶液/模拟油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界面剪切粘度。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模拟油的界面剪切粘度同时受温度、聚合物浓度及溶液矿化度的影响,且其变化规律与聚合物溶液的体相粘度的变化规律截然不同。通过分析,提出了表征界面流变性的另一参数—无因次界面粘度,它排除了因聚合物溶液体相粘度变化带来的界面粘度变化,并分析了温度、聚合物浓度和溶液矿化度对无因次界面粘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
利用超临界CO2作为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溶剂和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的溶胀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MMA与SBS的接枝聚合物(SBS-g-MMA)。MMA的接枝率达26.3%。考察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以及反应压力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用FT-IR、GPC、DSC以及SEM等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接枝后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增大,接枝后产物的玻璃化温度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葡甘聚糖-壳聚糖复合膜,并测定了材料的吸水率等理化性能。模拟体内生理条件用溶菌酶对复合膜进行体外酶解实验,并与壳聚糖膜作了比较;以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纤维细胞(N IH 3T 3)为对象,利用复合膜的浸渍液培养与膜材料表面直接培养法,同时结合复合膜的溶血反应实验,研究了复合膜的细胞相容性。结果表明:溶菌酶对复合膜的生物降解有促进作用,复合膜降解速率较壳聚糖膜快。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实验表明复合膜浸渍液对细胞无毒性效应,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显示N IH 3T 3在复合膜上能很好地贴附,生长旺盛。复合膜溶血率小于5%。葡甘聚糖-壳聚糖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了常用的评价岩石润湿性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研究部分水解聚丙稀酰胺分子对岩石颗粒润湿性影响的填砂管驱替实验方法,并不同矿化度及聚合物浓度条件下,测定了的聚合物溶液对石英砂润湿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聚合物溶液浸泡过的石英砂,其束缚水饱和度明显升高,残余油饱和度有所降低,使颗粒的润湿性向亲水方向变化。聚合物浓度和溶液矿化度将影响聚丙烯酰胺改变颗粒润湿性的能力。在聚合物驱所用的浓度范围内和所关心的矿化度范围内,聚合物浓度越高,改变润湿性的能力越强;溶液矿化度越高,这种能力越小。  相似文献   

12.
在不引入除溶剂和溶质以外的第三组分情况下,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表面呈孔聚乳酸膜。通过在高分子量的聚乳酸中混入低分子量的聚乳酸,借助电子扫描电镜、差热分析、力学试验机考察低分子量聚乳酸对聚乳酸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在高分子聚乳酸中混入低分子量的聚乳酸可以制备出表面呈孔膜,该膜可满足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好的临床要求,该方法减少了影响膜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微晶壳聚糖是用天然高聚物壳聚糖为原料制成的,影响微晶壳聚糖制品质量的因素有壳聚糖的浓度、降解时间、反应温度、碱的浓度以及使用超声降解技术等,综合各因素的最佳条件,可以得到结晶度超过85%的微晶壳聚糖制品.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镜扫描方法研究了驱油用抗盐聚合物ASPAM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M溶液的分子聚集现象;模拟现场聚合物注入过程,分析了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配制水矿化度、多级过滤和机械剪切作用对聚合物分子聚集体的影响;通过岩芯实验,分析了ASPAM的渗流特性。结果表明,ASPAM显示了分子的聚集状态,达到聚集状态后其粘度显著提高;ASPAM较PHPAM具有优异的抗盐和抗剪切性,在多孔介质中的动态滞留量更大。实验研究对现场应用抗盐聚合物驱油,以及聚合物的改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溶剂超临界CO2雾化萃取法制得了乙基纤维素微粒.研究了溶液喷口流速、溶液浓度、温度、压力对颗粒粒径及其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工艺参数,可在较大范围内调控微粒大小,所得微粒平均粒径为0.64~10.83μm.随着温度和溶液浓度的增加,颗粒粒径及其粒径分布增加;随着压力和溶液喷口流速的增加,颗粒粒径及其粒径分布减小.  相似文献   

16.
通过(NH4)2WS4溶液浸渍,在钢铁表面获得了具有良好装饰效果和耐蚀性能的彩色W-S簇合物膜。FT-IR、F-IR、FT-Raman、XPS和AES分析结果表明,簇合物膜中存在W-S-Fe、端基W-S和端基W-O键,膜层由W、S、Fe、O元素组成,膜外层各元素价态分别为+6、+6(+4)、+3、-2,膜内层其价态则分别为+6(+4)、-2、+2、-2,膜为多分子层结构,从AES深度分布曲线的组成恒定区求得了元素的相对原子百分浓度和膜层厚度。反应时间越长,膜越厚。加热后膜层所含元素种类和价态不变,但各元素的分布和膜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影响聚合物驱效果的因素很多,不同因素对聚合物驱效果影响程度也有较大差异的情况,建立了单层和多层两类地质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聚合物性能、注采参数和大孔道等12项参数对聚合物驱效果的影响,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聚合物驱效果的影响程度,从而得到影响聚合物驱效果的主导因素。研究结果对于提高现场措施的针对性,提高聚合物驱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苯乙烯、二乙烯苯多孔聚合物微球表面键联中性一缩二乙二醇制成新型亲水性液相色谱固定相,并对固定相的刚性、溶胀性、物质分离的选择性以及孔径对柱效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改性聚苯乙烯填料具有柱效高、刚性好、化学性能稳定的特点,适合于芳香胺、酚类化合物的分离.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壳聚糖(中粘度)对于菠萝汁在透光度、颜色、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度、PH、总糖、维生素C等的影响.菠萝汁在20℃~30℃间,用壳聚糖溶液进行了120分钟的试验,实验显示壳聚糖溶液对透光度和颜色有显著影响.在PH值和总酸方面有影响.壳聚糖处理使总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等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制备纳米量级铁电聚合物PVDF/PDDA超薄膜的新方法。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和极化处理后的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超薄膜是通过层与层的静电自组装(LbL-SA)方法制备的,厚度约30~150nm,每层膜厚度约为9nm。PVDF/PDDA多层膜通过石英晶振微天平(QCM)、红外频谱仪、原子力显微镜(AFM)进行了测试与表征。QCM表征结果表明,PVDF与PDDA超薄膜能较好地交替组装;AFM表明PVDF/PDDA聚合物超薄膜的表面均匀、薄膜致密。与PVDF厚膜的电阻性能相比,PVDF/PDDA复合超薄膜的电阻性能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