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花荚脱落率一般在70%以上,重的可达85%,严重地影响了大豆产量的提高。减少大豆落花落荚可采取以下措施:(1)追施花荚肥。一般不提倡用氮肥做种肥,而花期追施适量的氮肥,对促进大豆后期生长发育、减少花荚脱落具有很好的作用,一般可增产150A、以上。花荚肥一般在初花期施用,每亩用尿素4-5公斤、过磷酸钙7.5-10公斤,于大豆根侧5厘米左右处开穴施入,施后培土盖肥。(2)根外喷施叶面肥。在大豆花期至鼓粒期,叶面喷施多元素复合肥液,具有明显的增花保荚作用,一股可增产10%-20%。方法为:用1%尿素+  相似文献   

2.
(1)、夜牧法。夜晚放牧可使每头奶牛日产奶量增加0.5公斤。(2)、增加光照法。冬季让奶牛光照16小时,能提高产奶量10%。(3)、喂尿素法。把尿素加水溶解在饲料中喂牛,每头喂量不超过100克,可提高产奶量。(4)、加乳酸钙法。在产奶期间按精料的0.4%添加乳酸钙,产奶量可提高13%。(5)、喂小苏打法。每头奶牛日添加小苏打约100克,产奶量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3.
利用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是稻田综合利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粮食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提高再生稻单产。除抓好适时早播、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外,还应着重抓好以下三点:(1)施足肥料。中稻齐穗后15天左右亩施尿素15公斤作促芽肥。待中稻收割后3天内施尿素5公斤和腐熟清粪水2000公斤作发苗肥。(2)适时收割中稻,适当高留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三氯化铁、硫酸铁和尿素为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反应得到了[Fe{OC(NH2)2}6]Cl3和[Fe{OC(NH2)2}6]2(SO4)3两种固体配合物.采用化学分析方法、IR、TG-DTA等手段对其组成、结构、热稳定性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中Fe(Ⅲ)与尿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配位原子为羰基氧原子,属于单齿配位,尿素的熔点有所升高且稳定性增加,是一种优良的长效氮肥.  相似文献   

5.
早稻生长中后期根系吸收功能减弱,喷施氮肥可延长功能叶寿命,防止脱氮早衰。一般在孕穗期和灌浆初期各喷施一次1%的尿素溶液,与1000-1500倍的肥力宝液混合喷施效果更好。生长后期喷施磷肥,可多结实和早熟。一般在抽穗至灌浆期喷2次过磷酸钙溶液。每公斤粉碎的过磷酸钙加水5公斤,24小时(经常搅动)后每次每亩喷施肥液60公斤。缺氮田块可添加适量尿素液混  相似文献   

6.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这里粗略地介绍施肥技术中应注意事项:(一)不宜表施氮肥。旱地表施,易使氮肥分解挥发,特别是碳酸氢铵挥发出的氨气可以灼伤作物苗叶,为此,应开沟深施,施后盖土。水田表施容易引起硝化、反硝化作用而损失氮素,施后应耘田,以防肥分流失。(二)不宜在温室或塑料大棚内施用氨水和碳酸氢铵。因温室和塑料大棚较密闭,气温较高,氨水和碳酸氢铵挥发性强,气温高会加速挥发出氨气,易伤作物苗叶。(三)不宜在水田施用硝态氮肥。如水稻、席草田  相似文献   

7.
草木灰含钾量高达7—10%,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用草木灰浸液喷施在小麦的茎、叶、绿穗上,能被植株直接吸收,一般可增产10%左右,有些高产田块可增产20%以上,是一项投资少、效益好、简便易行的增产措施。据研究,在小麦拔节期喷施草木灰液,能促进植株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合成,提高其抗寒抗倒能力,可增加有效穗数;在  相似文献   

8.
(一)接每只鹅计算,在日粮中加喂硫碘0.9克,蚕砂1.5克.土茯苓0.6克,生长素0.9克,混合后捣碎拌入日粮中,可提前10-15天拔毛,并提高毛绒质量。(二)鹅拔毛后,立即注射维生素 B12,每日一次,每次半支,连用3—4天,具有明显催毛作用。(三)鹅拔毛后,用50度烧酒和姜汁涂擦全身,每天一次,连涂2-3天,可提前9-13天拔毛,产毛量提高4%。(四)用羽  相似文献   

9.
《小康生活》2006,(2):42-42
泰国超大叶香菜具有以下特点:1、产量高。比普通香菜增产5至7成,叶大、色绿、香味浓。2、生长速度快。能早上市,比普通香菜提早收获20-30天,普通香菜种两茬,泰国超大叶香菜能种三茬。3、大棚、露地、冬春种植都适宜。4、既抗寒又耐热、抗抽苔,是菜农发家致富的首选品种,但请参照栽培技术种植。泰国超大叶香菜出苗快(一般8-10天出苗)比普通香菜出苗早5—7天,为促使再提前出苗,抢早上市,在播种之前做好种子处理:1、晒种能提高发芽率。2、将种子搓开,能促使发芽。3、侵种,用30—40度的水浸泡5—6小时,捞出阴干,置于20度左右的温度处催芽,待50—…  相似文献   

10.
西瓜搭架栽培是一项新的增产措施,搭架西瓜可增加密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病害发生,比一般栽培的西瓜产量、产值均增加一倍左右。  相似文献   

11.
1、早施苗肥大豆幼苗期,根瘤处于形成阶段,尚无固氮能力,如果氮素营养跟不上时,就会影响壮苗与早发。早追苗肥可促进根、叶生长。一般在第一片复叶展开时,每亩追尿素4-6公斤。苗期追施适量磷肥,有利于促进大豆根瘤的形成和发育,亩可施过磷酸钙8-10公斤。2、巧施花肥大豆花荚期是吸肥高峰期,初花期追施适量氮肥,可减少花荚脱落,增产15%-20%。一般每亩  相似文献   

12.
作物叶面喷施亚硫酸氢钠(又名重亚硫酸钠),可抑制作物的光呼吸,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减少营养消耗,增加物质积累,达到明显的增产效果。据试验,在蔬菜上喷施,可使蔬菜早熟3—5天,增产10—30%;小麦上喷施,可增产14%左右;棉花喷施可增产10—18%;水稻喷施可增产8—15%;花生可增产18%以上;苹果可增产10%左右;柑桔增产10—16%;葡萄增  相似文献   

13.
施一次氮肥油菜育苗中期,少施或不施氮肥,以增加体内碳素含量,培育壮苗。但油菜在起苗前要追施一次氮肥,增强发根力。使菜苗移栽到大田后可依靠其体内自身养分建立新的根系,很快恢复生长。氮肥一般在移栽前的5~7天施用,每亩苗床追尿素75公斤左右,以菜苗得力不披叶为标准。一般采取  相似文献   

14.
红皮洋葱新品种“昌激99-3“的一道清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用"一道清"的高产长效施肥技术,在激光诱变选育出的红皮洋葱新品种"昌激99-3"上施用,通过与常规施肥试验的对比,得出使用这种施肥技术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25%左右,能满足洋葱生长全过程的需要;还能降低洋葱早期抽苔率13%左右,改善洋葱品质,产量提高10%以上,施肥上用工减少3/4以上。在生产应用上有极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大豆花荚期要求植株茎秆粗壮,叶片浓绿厚实、无斑点。田间管理的任务是防止早衰,控制徒长,保花增荚,防止脱落。主要措施:(一)巧施花肥。开花结荚期是大豆吸肥最多时期,巧施花肥一般可增产15%以上。大豆初花期一般每667平方米追尿素5—10千克,长势差的宜早施、多施。长势健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育芽栽植既可解决老式种块栽植薯块腐烂,缺窝的缺陷,又可提早10-15天出苗,做到增产早上市。其方法: (一)育芽时间栽植前10-15天育芽.春播催芽在头一年12月中旬,秋播催芽在8月上旬。(二)薯块削选马铃薯种块,小薯种以20—30克为宜,直接进入床内催芽;过大的要从顶部至脐部纵向切块,每块要留有凹陷的顶芽眼,切后摊晾24小时,切口上拌抹陈草木灰,以防切口感染,再进入苗床催芽。(三)苗床催芽法床底垫10厘米的湿润沙土,手捏成团,张手能散,上摆一层薯块, 盖一层6厘米的沙土,再盖上稻草,用薄膜起拱覆盖。育芽期间保持床内  相似文献   

17.
(1)缺氮:植株矮小、瘦弱,叶色淡绿,下部叶片先老化变黄甚至脱落,后逐渐上移,遍及全株。补救措施:及时追施速效氮肥,一般可亩用尿素15—20公斤兑水浇施,或用1—2%的尿素液每亩50公斤叶面喷洒。(2)缺磷:植株生长缓慢,矮小,茎叶长;富含木质,叶片变小,叶色暗绿无光泽,严重时呈紫红色,叶片卷曲,组织坏死。补救措  相似文献   

18.
(一)肥水管理:(1)生长期:定植后要经常浇水,严防地表干旱。10天后,长出新叶时停止浇水,进行中耕松土,待2—3天后,再浇水。以后4—5天内不浇水,进行蹲苗,促其发根。当株高20cm左右时,随浇水每亩施碳酸氢铵20千克。(2)生长中期:植株封行以后,由于土壤湿润,大量白根会长出地表,这意味着生长旺期已经到来。此时要肥水齐攻,7—10天追肥一次,(每亩追碳酸氢铵25—30千克,确保生长期内不脱肥。  相似文献   

19.
(一)采用“混合剂”处理木耳,可使木耳增产30%。方法是:(1)先配混合剂。以100根耳木计,取尿素250克、葡萄糖5O克,多菌灵70克、乐果25克,依次放进盛有25公斤水的容器内进行搅拌至溶解;(2)浸泡耳木。将耳木放在混合剂液内浸泡1小时,捞出堆成“井”字形,并用塑膜覆盖;(3)当耳芽大量出现时,再将耳木按常规法架起进行管理。(二)喷施木耳增产剂。木耳增产剂,既适用于木耳,又适用于香菇、蘑  相似文献   

20.
氮、磷、钾肥料对高吸水树脂吸水率具有很强烈的影响。硫酸铵、硝酸铵、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磷酸二氢钾,硫酸钾、铵磷钾肥使高吸水树脂吸水率为0的浓度分别为10%、10%、10%、1%,15%、5%,15%,5%。尿素即使在饱和浓度下,高吸水树脂仍保持在65%以上的吸水率。1克高吸水树脂在标准吸水范围内对上述肥料的最大吸附量分别是1.14,1.21,0.49,1.15,0.35,108.61(克),氮、磷、钾肥料浓度与高吸水树脂吸水率、肥料吸附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