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别以氯化铜、硫酸铜和尿素为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合成法得到了[Cu{OC(NH2)2}4]Cl2和[Cu{OC(NH2)2}4]SO4两种固相配合物.采用化学分析方法I、R、TG-DTA等手段对其组成、结构、热稳定性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中Cu(Ⅱ)与尿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配位原子为羰基氧原子,属于单齿配位,尿素的熔点有所升高且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通过2,4-二羟基苯乙酮和乙醇胺反应生成Schiff碱,并与Cu(Ⅱ),Zn(Ⅱ),Ni(Ⅱ)和Co(Ⅱ)形成配合物,经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等手段对所合成的Schiff碱及其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配合物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三种稀土盐与L-α-氨基酸固体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La(Trp)(NO3)3·4H2O,La(Val)2(NO3)3·4H2O,Y(Val)Cl3@3H2O并通过IR光谱的测定,对配合物的配位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CuCl,(NH_4)_2WS_4和(n-Bu)_4NBr三者按4:1:4的摩尔比混匀研细,氩气保护下反应15小时得深红色固体。先后经二氯甲烷及甲醇处理得标题簇合物[(n-Bu)_4N]_2n[wS_4(CuCl)_4]_n,用EXAFS方法测定了其结构参数。该簇合物是以[WS_4(CuCl)_4]为结构单元,以Cl原于为桥连基团,连接而成一维的聚阴离子。  相似文献   

5.
水杨醛与邻苯二胺以2∶1摩尔比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合成了水杨醛缩邻苯二胺Schiff碱,利用该配体与Cu(Ⅱ) 、Zn(Ⅱ) 、 Ni(Ⅱ) 和Co(Ⅱ)金属离子络合,合成了四个新型的Schiff碱配合物,其结构用红外光谱(KBr压片)及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对H2O2氧化Vc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在水溶液体系中合成了镧、镨、钐和钆四种稀土硝酸盐与甘氨酸的固态配合物,化学分析表明,它们的化学组成分别是L_0(NO_3)_3·(Gly)_3·H_2O,Pr(NO_3)_3·(Gly)_3·H_2O,Sm(NO_3)_3·(Gly)_3·3H_2O和Gd(NO_3)_3·(Gly)_3·3H_2O,用红外光谱法和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结构特征,表明它们是一类完全不同于稀土硝酸盐和甘氨酸的新化合物,同时考察了配合物在几种常见溶剂中的溶解性。  相似文献   

7.
合成一系列关于Eu(Ⅲ)/Gd(Ⅲ)与2-噻酚甲酰三氟丙酮(HTTA)、苯甲酸(BA)和邻菲罗啉(Phen)的配合物,并对这配合物进行元素、红外与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的组成为Eu1-x Gdx (BA)-(TTA)2 Phen (x=0~1),配合物Eu(BA)(TTA)2 Phen比配合物Eu(TTA)3 Phen具有更宽的激发带,且激发带发生明显的蓝移,说明新的配合物已经生成.共发光Gd3+ 离子对配合物Eu1-x Gdx (BA)(TTA)2 Phen的荧光增强非常明显,最佳Gd3+ 离子浓度为0.4 (摩尔分数).配合物Eu1-x Gdx (BA)(TTA)2 Phen荧光增强的主要机理是Eu(BA)(TTA)2 Phen 与Gd(BA)(TTA)2 Phen配合物分子间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8.
利用配体(2-MeO-C6H4N=C(Me) CHC=C(Me)=NH-2-MeO-C6H4)和三烷基钇(Y(CH2SiMe3)3THF2)在低温下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配合物.这种配合物对外消旋丙交酯(rac-LA)开环聚合反应具有很高的活性,并且生成的聚乳酸(PLA)的分子量分布比较窄.经实验证明,配合物的双烷基都参与引发单体聚合的反应,该聚合反应是活性聚合.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原子吸收法测定牛奶中的游离乳酸.在弱碱性溶液中乳酸与Cu_3(P0_4)_2悬浮液作用,置换出Cu_3(PO_4)_2中的Cu,形成更稳定的乳酸铜,离心沉降未反应的Cu_3(PO_4)_2.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上层清液里乳酸铜中的铜,根据铜能与乳酸定量形成配合物,可间接求得乳酸的含量.对牛奶样品中乳酸的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4%,回收率在95%~98%之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 Cu 与 Cu~(2+)在不同 Cl~-浓度下,反应终点的颜色、产物及稀释时得到 CuCl 白色沉淀的实验条件。  相似文献   

11.
硅胶担载的钻膦配合物经矿化之后,钴样在PH=4—7的介质中与4—[(5—chloro—2—pyridyl)azo]—1,3—diaminobenzene生成一种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在酸性介质中颜色加深,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钴含量.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新显色剂4-(2-吡啶偶氮)-邻苯三酚(简称PAPG),并研究该试剂与Ni(Ⅱ)的显色反应.在pH=8.6的缓冲溶液中,该试剂与Ni(Ⅱ)反应生成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0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05×10 4 l·mol-1·cm-1,镍含量在0~0.80ug/m1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应用于人发和钢样中镍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λ=760nm,I=0.5×10~3mol/m~3(KNO_3),T=25℃,[Cu~(2+)]_(tot)=10[CyH]_(tot),和pH为3.30、3.50条件下,测定了大环配体5,5,7,12,12,14-六甲基-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N′-乙酸(简写为CyH)与Cu~(2+)的柠檬酸(LH_3)配合物配体交换反应。用ELORMA等计算程序算出假一级反应的表现速率常数k_(obs)以及双分子反应速率常数k_(Cu)~(CyH)和k_(CuL)~(CyH),且得到了相应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
用萃取法研究Cu2+-苯乙酸(PAC)-杂环碱(A)[A为联吡啶(bpy);联喹啉(bquin);邻二氮菲(phen)]体系在高氯酸介质中形成的混配配合物,发现配合物中配体间普遍存在着芳环堆积作用,堆积百分率视配体不同而异,其大小顺序为:bpy>bquin>phen。显然这与苯乙酸和杂环碱中芳环间的匹配性有关。用斜率法得出混配合物中,杂环碱与苯乙酸间摩尔比为1∶1。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法直接分离测定水样中Cd2 、Cu2 、Ni2 、Zn2 金属离子的方法,研究了缓冲溶液种类、浓度、pH值、有机添加剂等对分离的影响,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波长223nm,分离电压25kV,pH=4.30,150 mmol/L HAc-NaAc乙醇(20%)缓冲溶液中,使Cd2 、Cu2 、Ni2 、Zn2 与邻二氮菲形成的配合物在4 min内得到了较好的分离,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0.95%和3.5%,且浓度与峰面积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乙醇水溶液中合成了标题配位聚合物[Zn(bipy)(H2O)2SO4](bipy=2,2'-bipyri-dine),进行了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等表征。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此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c,晶胞参数为:a=1.5434(5)nm,b=1.2706(6)nm,c=0.6699(8)nm,β=102.106(0)°,V=1.2847(4)nm3,Z=4,Dc=1.828g/cm3,μ=2.101mm-1,F(000)=720。配合物中的金属锌离子与一个2,2'-联吡啶、2个水分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配位,形成一个变形的四方锥结构。配合物通过硫酸根形成一维直链,一维链再通过π-π堆积形成双链结构,双链结构通过O-H…O氢键扩展成二维网,二维网进一步通过C-H…O氢键构建为三维超分子。  相似文献   

17.
Zn(mnt)(phen-5,6-dione)配体间荷移跃迁特性与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近合成的马莱腈二硫纶·邻菲咯啉 - 5,6-二酮合锌配合物 Zn( mnt) ( phen- 5,6-dione) ( mnt2 - :1 ,2 - dicyano- 1 ,2 - ethylenedithiolate or maleonitriledithiolate;phen- 5,6- dione:1 ,1 0 - phenanthroline- 5,6- dione)的电子吸收光谱 ,探讨了马莱腈二硫纶·邻菲咯啉 - 5,6-二酮合锌配合物配体间荷移跃迁 ( L L′ CT)特性 ,发现该跃迁吸收谱带较 M( mnt) ( phen- 5,6-dione) ( M2 :Fe2 ,Co2 ,Ni2 ,Cu2 …… )的 L L′ CT较弱 ,其本质是 Zn( mnt) ( phen- 5,6-dione)分子轨道能级图中 LL′ CT是宇称禁阻跃迁 .  相似文献   

18.
在77K测定了标题配合物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在配合物的7F0→5D0激发光谱里,580.14nm和580.68nm处呈现两个锐锋,说明在该配合物中存在两种Eu3+格位.选择激发配合物的5D0能级,得到两组完全不同的5D0→7FJ(J=1,2)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中Eu3+离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两种格位的可能点群是C1,C2或Cs,可能具有与Y2(p-CH3C6H4COO)6(C12H8N2)2类似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9.
硝酸钴、邻菲罗啉(Phen)和4,4′-联吡啶在碱性的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一种晶体配合物[Co(NO3)(Phen)2]NO3.4H20,本文探讨了该化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79584(16)nm,b=1.0349(2)nm,C=1.6579(3)nm,α=105.96(3)°,β=103.32(3),°γ=90.14(3),°V=1.2744(4)nm3,Z=2,R1=0.0546,w2R=0.1429.  相似文献   

20.
利用D - (+) -葡萄糖缩氨基硫脲与硫酸铜反应 ,合成了 [Cu(C7H15N3 O5S)SO4 ]固体配合物 ,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确定了该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测定了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