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大学生德育工作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如何在新形势下应对互联网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新挑战,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本文以网络德育模式为突破口,深入分析了网络德育模式的构成、类型和构建,为网络德育模式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高校德育急需解放思想、革故鼎新,树立顺应时代要求的新型德育观。从价值观的角度进行反思,传统德育存在着价值主体错位、价值目标功利化、价值评价标准单一、价值实现方式不当的弊端,给德育目标的实现制造了障碍。为此,我们有必要遵循时代的发展趋向与德育的内在规律,重新对高校德育进行价值定位,推动其健康发展。 一、关注学生内在需求,弘扬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价值主体定位 高校德育的价值主体问题指高校德育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基于对全球生态危机的反思,生态学思想不断发展完善,关于环境权的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特别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环境伦理思想,拓展了德育范畴,提供了德育新视角。依据现代生态学发展的丰富思想启示,积极促进生态教育与德育的融合,对于当代德育实践来说,就是要努力构建生态德育体系,积极推进德育的生态化。生态德育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其目标可以集中表述为受教育者的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生态人格和生态能力的培养,其实施路径是通过乐活理念和行为方式的导入,加强日常生活方式教育、生态道德体验教育和生态德育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发展 ,传统的师生关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建构”高校良好的师生关系 ,就意味着师生关系不是给定的 ,而是“生成的” ,是建立在师生双方对彼此的认识基础上的。因此 ,师生双方对于彼此的认识状况在良好师生关系建立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网络对高校传统德育模式形成巨大的冲击,笔者从环境变化着手分析网络对高校德育引发的影响以及构建高校德育新格局的对策,以期使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能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程建平 《理论界》2004,(3):106-109
德育是培育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品质、提升主体性人格的教育活动。人的品德是外在引导与内在转化有机结合的产物,因而德育是一个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德育实践只有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结合的方位切入,才富有实效。  相似文献   

7.
王骥洲 《兰州学刊》2006,(1):128-129
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明确三个问题,什么是和谐社会?建构和谐社会的领导主体是谁?如何建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人际关系和群际关系互顺、共赢的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个非物质文化空前繁荣和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的领导主体是一种复合领导主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是居于社会实践层面上的双重建构,一重是基于思想层面上的元建构,另一重则是居于社会行为层面上的次生建构。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 ,我们高校德育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只有明确网络条件下高校德育面临的挑战 ,方能使高校德育适应新形势 ,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改善  相似文献   

9.
网络德育工程是近年思政教育的热门话题,但目前学界和实务界理论探讨多,实践操作少,有突出影响的网络德育工程更少.本文尝试从博客和博客圈出发,探索网络参与德育工程构建中的作用,对创新大学生思政网络系统做一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0.
高校网络德育方式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新形势要求高校德育必须抢占网络制高点,其中探索网络德育的新方式和途径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形势下高校德育面临的新问题,对推行高校网络德育的方式和途径进行一些新探索。  相似文献   

11.
略论高校德育教学中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教育的专业化特点,决定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高校德育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之在职业生涯中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德性修养乃是立身之本,是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坚实基础。要加强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德育教师要重视自身的师德建设,掌握必要的方式方法,从而推动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大学德育就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以期培养一种正向自觉性。当代中国德育存在较重的滞后性;应与时俱进注重正向自觉性的培养;无力时可借助法育及法治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如何趋利避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网络化的学习环境正在形成。网络技术的先进性给德育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创新契机,但网络信息污染也使德育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这就需要在新环境下趋利避害,使德育工作不断开拓进取:一是转变德育观念,二是改革德育技术手段,三是尝试新的德育方法,四是丰富德育内容,五是创新德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步入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高校德育处在德育信息多元化、复杂化的大背景中,德育环境的开放性,对高校德育的方法、途径提出了挑战.面对新的时代特点,高校德育一方面要坚持传统的德育渠道和手段,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要适应时代要求,大力推进高校德育手段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的学科德育能力便十分重要。教师的德育能力究竟应该包括哪些知识和技能?本研究将教师的德育能力结构分为通用德育能力,主题德育能力和学科德育能力三个层次,以此建构学校教师德育能力的培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6.
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时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现有的大学德育模式,其德育效果并不明显。大学德育建构模式认为,道德既是被给定的,同时又是自我设定的。大学德育生活化模式是学校德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在实践活动建构客体的过程中 ,客体被依次建构为自然客体、文化客体、社会客体和历史客体四个阶段性存在形态 ,其中每一形态都是客体本质存在的一个层面 ,具有相对独立的文化意义。研究客体建构的四个形态 ,对我们把握客体的整体性与过程性的统一以及客体对主体的关系的内涵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雪莲  孙舒平 《理论界》2008,5(3):215-216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形式名目繁多但不得要领,致使德育效果不佳,因此,我们需要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下探寻德育形式的创新途径。本文探讨了高校德育中三种创新形式:互动式德育形式、关心型德育形式、体验型德育形式,认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德育形式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吕绍明 《兰州学刊》2004,(6):335-337
在界定社会转型、价值观和建构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四大特征一是价值目标正确、清晰,价值观趋于成熟;二是认同开放、公平和竞争等现代社会价值观;三是“务实”倾向明显,注重精神价值,但更注重物质价值;四是价值观呈现多样化特征,价值取向向自我价值倾斜。探讨教育大学生建构正确价值观的四条原则要辩证看待渐进的社会,客观分析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观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要从价值观建构的需要出发,改变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注重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满足价值主体主动建构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刘吉磊 《理论界》2012,(1):145-147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大局出发而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从体育的内涵出发,分析其属性和功能,从促进对时代精神的弘扬,培养和塑造公民敬业进取精神,维护社会的安定有序,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探析体育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