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乡族自称撤尔塔,信仰伊斯兰教,语言与蒙古语有点相近,同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汉语借词较多,还有不少突厥语借词、阿拉伯语、波斯语借词。现在大多数东乡族都兼通汉语,汉文也成为东乡族的通用文字。东乡族的民间歌谣是很丰富的。它是东乡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斗争等)过程中,集体创作的口头韵文形式,更确切地说,它是东乡族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在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形式中的真实反映。所以,东乡族民间歌谣,除了内容和曲调方面有独有的特点以外,还有它节奏、韵律等语言构成形式的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2.
东乡族的族源及民族风情的多元化,使得其婚姻行为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同时兼容并取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乡族婚俗。东乡族婚姻的缔结恰当地融入了宗教文化因素,同时注重对人的主体的关怀与尊重。随着新的思想观念的渗透,东乡族婚俗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民族团结等方面显示出积极的社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婚姻法是伊斯兰教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教传入东乡地区以后,对东乡族的形成及东乡族婚姻家庭制度的建立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探讨伊斯兰婚姻法与东乡族婚姻家庭的关系是研究东乡族形成和发展及其与伊斯兰教之关系不可缺少的内容。本文欲对与此相关的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求教于有关专家和学者。  相似文献   

4.
东乡族的其教育却比较落后,据统计目前东乡族文盲率仍高达80%,居全国各民族之首.特殊的自然环境、思想观念为他们提供了生存的基础,更导致了民族教育的落后.要降低文盲率,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对于东乡族而言,要发展教育,就必须改革以自然资源、经济基础、教育制度、宗教和价值观念等相互影响为基础的文化结构.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东乡族研究成为民族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无东乡族的文化资源库.本文在系统分析东乡族文化资源库数据源和目录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文化资源库的建设方案,同时对东乡族民族文 化资源库的建设方式及管理模式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在翻阅《裕固族、东乡族、保安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书时,偶然读到以下一段文字:“但现在还不能说东乡区内各民族的关系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最明显的是在划界问题上。如东乡族自治区的四家区大塬地方为东乡族与汉族杂居地,该地东乡族划归自治区领导,而汉族则划归永靖县领导;再如永靖县之下喇嘛川地区有些村庄,亦为东乡、回、汉族杂居,该区的汉族就由永靖县领导,而东乡族和回族则由东乡族自治区领导。这是以说明民族的隔阂尚未完全消除,以至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民族还要由两县领导,在工作上确  相似文献   

7.
一、东乡族及其文化心理结构在研究某一个民族的花儿特色时,要看到这个民族的人们在传唱属于自己民族的花儿时,由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而形成的自己的个性特征。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包括智力结构、伦理道德结构、审美结构三个层次)的形成,无不与这个民族的历史形成、自然环境、经济生活、社会关系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东乡族,主要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境内的东乡地区,现有人口373872人(1990年),东乡族全民笃信伊斯兰教。  相似文献   

8.
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蕴藏着大量的习惯法。东乡族作为甘肃所特有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民间文学亦尤为丰富。神话、叙事诗、歌谣、谚语等是其民间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间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传统的东乡族习惯法。东乡族的民间文学与习惯法都来源于其历史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二者统一于东乡族场域之下的秩序理性之中。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对于妇女婚姻权利有诸多规定,对东乡族妇女婚姻权利的认知和行使具有重大影响。通过对东乡族妇女婚姻权利现实状况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探讨宗教文化观念对东乡族夫妻关系模式和婚姻权利行使的影响,以借鉴宗教中有益的思想文化,摒弃错误观念,促进东乡族妇女的婚姻权利意识,以及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东乡族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及其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东乡族是甘肃省特有的 3个少数民族之一 ,集中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境内。东乡族自治县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人均占有土地量也很少 ,所以很多东乡族农村劳动力纷纷转移到城市 ,谋取生存之路。现代社会对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东乡族劳动力由于受文化知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 ,其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别于其他民族。  相似文献   

11.
东乡族是我们伟大祖国大家庭成员之一。据1981年统计有二十三万余人口。主要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境内,东乡族占全县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九。少数分布在和政县、临夏县和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等地,宁夏、新疆境内也散居着一小部分。和其他民族一样,东乡族也有自己的形成发展史。解放以来有些学者对此进行了极为可  相似文献   

12.
东乡族是聚居在我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人口不到二十万。东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一种,该语言内部十分统一,几乎没有次方言,由于居住环境关系,东乡语受汉语影响很大,而尤以词汇为最。在东乡语中,汉语借词约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其次,与蒙古语同源(词根相同)的词约有百分之四十;此外,阿拉伯语借词、波斯语借  相似文献   

13.
由于深受东乡族文化传统、宗教医疗思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医疗保障水平的影响,东乡族"都阿"治疗至今在当地农村还很流行。"都阿"治疗对一些患者的康复会产生一定效果,可减缓患者对病症的恐惧,增强其战胜疾病的勇气和力量,有待于与科学的医疗救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对于繁衍生息在甘肃临夏地区东部山区的东乡族,因好奇于其独特的民族风情,曾经有不少的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予以关注并零星地作过描述。新中国成立后,东乡族作为祖国民族大家庭的一员,较大规模的研究工作渐见端倪,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继续深入地进行下去,以至于对他的族源问题,目前尚未得出科学的结论。我们出于对本民族历史的关注,想谈一点儿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甘肃东乡族纠纷解决习惯法一直在东乡族地区的秩序维持、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类型学视角审视,传统东乡族纠纷解决主要包括调解、械斗、神判等;而以具有公信力的第三者调解为主、民族伦理始终贯穿纠纷解决始终、家族观念强烈,内部处理为主、受伊斯兰教义文化影响明显等构成了甘肃东乡族纠纷解决习惯法的主要特质;了解并探究甘肃东乡族纠纷解决习惯法的传承与变迁,并勾勒出东乡族纠纷解决习惯法的可能性前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在民族地区的开展以及国家法文化与少数民族法文化的理性协调、相互借鉴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文章回顾了近年来东乡族族源研究状况,对各种观点进行述评,重点分析、探讨了近年较为盛行的撒尔塔人为主说,从三方面指出此说立论不足;同时从东乡族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和形成过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指出东乡族早期的形成过程和临夏部分回族是一致的,她们是同源异流群体。  相似文献   

17.
甘肃东乡族刑事习惯法随着当代国家刑事立法的发展而不断发生着特征变迁.在国家刑事立法的萌芽期,东乡族刑事习惯法基本是保守的,极力排斥国家刑事法(政策);在国家刑事立法的起步期,东乡族刑事习惯法对于国家刑事法开始有所借鉴;在国家刑事立法的发展期,东乡族刑事习惯法对于国家刑事法内容的吸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东乡族刑事习惯法在国家刑事立法的三个进程中实现了自“封闭与保守”渐至“契合与兼容”再至“开放与转型”的特征变迁.普法运动、经济、教育的发展、文化的不断融合是促使其发生特征变迁的主要原因.当代国家刑事立法中应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的考量.  相似文献   

18.
壮族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形象、生动、真实地展现出了壮族社会的历史发展,饱含着壮族人民对自己乡土的热爱和怀念,是承载壮族人民伦理道德观念和道德理想的重要载体.它彰显了壮族劳动人民的优秀道德品质,反映了壮族人民的道德评价观念,表达了壮族人民的道德理想追求,因而也成为了壮族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相似文献   

19.
20年来东乡族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乡族的研究 ,无论是著作的出版 ,论文的发表 ,古籍、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 ,都是前所未有的 ,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开拓 ,形成了一支较为稳定的科研队伍 ,同时指出 ,要使东乡族研究不断创新、持续发展 ,还须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大量田野调查资料,分析了新疆东乡族母语使用的五种状态,并从语言结构和功能的角度探讨了东乡语中其他民族语汇的融入和东乡族语言兼用、转用情况;还对东乡语发生变迁的影响因素和语言使用的场景进行了说明,认为新疆东乡语已经成为一种衰变语言,并对它的发展趋势作了一些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