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债权人撤销权制度是我国民法中保护债权人利益的一个重要制度,深刻理解债权人撤销权的概念对于债权人准确适用债权人撤销权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从债权人撤销权的性质、特征及其与相关概念的比较等角度对债权人撤销权的概念加以阐述,以期债权人能利用此制度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债权人撤销权客体是债务人的有害行为,能否成为债权人撤销权的客体,须具备一定的要件。通过对常见的债权人撤销权客体的理性分析来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74条规定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主张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应为目的性扩张解释,以充分发挥中国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的补救功能。  相似文献   

3.
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须有债务人的行为、且债务人的行为于债权发生之后有效成立并继续存在、债务人的行为必须有害于债权人的债权、债务人与受益人(或转得人)主观上具有恶意等条件。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应注意撤销权的行使主体、客体、行使方式和范围、除斥期间等问题。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其效力及于债权人、债务人和受益人(或转得人)。  相似文献   

4.
债权人的撤销权制度是我国合同法设立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合同法确立撤销权制度旨在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保障交易的安全等。本文拟就撤销权的成立要件 ,法律效力谈谈如何行使撤销权  相似文献   

5.
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放弃其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无偿或低价转让财产,因此对债权人造成损害时,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的行为。撤销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定的成立要件。撤销权的行使对债权人、债务人、第三人都产生法律规定的效力。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现行的破产法中,对破产案件债权人的撤销权做了一定的限制,债权人应利用有效的途径充分行使现行《破产法》及最高人民法院规定享有的三种撤销权之外更多的撤销权。同时明确行使撤销权时的法律要求。  相似文献   

7.
合同法赋予了债权人的撤销权 ,对保证债务人履行债务从而实现债权人的债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债权人撤销权行使的客体、主观条件、诉讼当事人地位及效力等争议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8.
放弃继承能否成为债权人撤销权的标的是理论与实务的争议点。文章认为放弃继承作为债权人撤销权标的不仅是正当的而且是可行的。首先放弃继承是以身份关系为基础的财产行为,并且是非利益取得行为;其次放弃继承与债权人撤销权行使并不绝对冲突,二者在对自由的合理限制上能取得平衡;再次允许债权人撤销债务人的放弃继承行为有利于社会效果。最后在分析放弃继承可被撤销的构成要件及考察他国立法例的基础上,建议在《民法典》的《继承编》"继承的接受和放弃"中增加债权人对放弃继承行为的撤销权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撤销权制度进行了系统地论述 ,分析了撤销权的性质为形成权性质 ,探讨了撤销权行使的方式、效力 ,及撤销权消灭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这一制度在合同行为中的具体运用 ,对要约人的撤销权、相对无效合同的撤销权、效力待定合同的善意相对人的撤销权、债权人的撤销权、赠与撤销权的适用范围、条件及应注意的问题做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建立债权人的撤销权制度,能够完善我国债的担保体系,确保债务的履行和债权的实现.文章重点分析了债权人的撤销权制度的基本内容,并对该项制度在立法上需完善的几个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澄清农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新近的债权论者提出了系统的论述,试图说明农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债权.然而,农地承包经营权并不因为其受发包人的限制,或者不具有可自主转让性,或者是在他人所有的物上设定而失其物权性质,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支配权而非请求权.  相似文献   

12.
探析农地使用权的物权法律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农地使用权的法律属性 ,学术界有物权说和债权说。依据传统民法理论 ,物权与债权是互动的 ,物权既是债权的前提 ,又是债权的归宿 ,并且二者可以相容于同一物之上。农地承包合同是一种合同之债 ,由此产生债权 ,即农户依合同享有请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交付土地与自己占有的债权。然而 ,当这一债权实现之后 ,农户又享有了对该农地占有、使用、收益以及一定处分的用益物权 ,产生了一种新物权 ,这便是农地使用权。在农地上 ,物权和债权互动的结果使二者相容于这一特定物之上 ,农地使用权的物权属性也自然彰显出来。  相似文献   

13.
保证属于债的担保方式中人的担保,主要目的是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的诉讼时效是关系到债权人对保证人的请求权何时受到司法机关保护的重要法律制度。本文从保证的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与中断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规定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4.
物权说、债权说两种学说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进行了探讨,但是,不能全面说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形成、历史变化及其现实。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形成过程的实证分析角度而言,它无疑是一种债权。然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自诞生以来就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从其发展变化的实证分析角度而言,它逐渐从一种债权性的权利向物权性的权利演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比较分析 ,可以得出债权融资成本低于股权融资成本的结论。国有企业之所以偏好股权融资 ,主要是由于认识原因、政策原因、市场原因、制度原因等。只有建立和完善发达的资本市场 ,规范资本市场运作 ,国有企业才能找到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6.
虚拟财产的权利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虚拟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并排除他人的侵害.由此可见,虚拟财产具有物权的属性.但同时虚拟财产的存在要依赖于游戏商,其又具有债权的特征.可以说虚拟财产是较为复杂的一种财产形式,在其上所表现的直接支配性及依赖性的特征正是物权与债权相互渗透,物权债权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不动产证券化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动产证券化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一种经济和法律制度.其主要是通过特定主体将不动产物权和与其相关的债权整合为资产群,再委托特定机构将其拆分为小额股权或债权,并就此发行股票、债券或受益权证书等有价证券,直接向社会募集资金,最终以经营该资产群收益的现金流为基础,满足各方的利益需求.这种方式在资源极度稀缺的今天.对充分发挥不动产的高价值性、解决不动产的不可流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欲实施不动产证券化,必须深入研究美国不动产证券化各类型及结构之法律要件,探究其与我国法律体系及制度的契合性,同时,对我国现行的民商事主体制度、物权和债权制度、证券发行和交易制度、破产及破产隔离制度等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从工资债权诉讼时效的适用基础、起算、期间等不同角度对我国工资债权诉讼时效制度建设中的若干疑难问题进行探讨。主张工资债权是一种继续性给付债权,工资债权应当适用统一的诉讼时效;工资债权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这里的"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应当根据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和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之后这2种情况而分别确定;工资债权应当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甚至长期诉讼时效期间,以加强劳动者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论特种债权的优先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学界对我国《合同法》第286条所规定权利的属性之争,提出了特种债权的优先权的概念,比较特种债权的优先权与法定留置权和法定抵押权等担保物权的区别,通过考察法国、日本两国的民法典以及我国法律中相关规定,归纳出特种债权的优先权的种类,研究其法律特征、效力和设定特种债权的优先权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指出我国相关规定的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特种债权的优先权制度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解释混淆了物权和债权法律性质的区别,把合同生效等同于合同履行,混淆了物权变动和债权变动在法律根据方面的区别,不利于公平合理地保护买受人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所以很有必要正确区分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但区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并不等于承认和接受物权行为理论,物权行为理论不适合中国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