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青海省具有比较丰富的水能、石油天然气、煤炭、风能、太阳能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能源产业,是促进我省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解放初期,青海国民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能源工业也相当落后。1952年,全省能源生产量7.17万吨标准煤,产值122万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53%。能源生产品种单一,煤炭占99.5%,电力  相似文献   

2.
杨克文 《四川统计》2012,(10):52-53
2011年,四川蔬菜总产量达3573.6万吨,居全国第五。蔬菜产业竞争力得到提高,促进了居民生活的改善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但仍存在着生产经营粗放、加工发展滞后等问题。 发展现状:走上规模化快速发展的道路 蔬菜生产规模日趋扩大。新世纪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四川蔬菜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蔬菜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农产品之一,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到2011年四川蔬菜面积达到1808.5万亩,比2000年增加520.7万亩,年均增长3.1%。蔬菜总产量达到3573.6万吨,比2000年增加1261.0万吨,年均增长4%;蔬菜人均占有量创历史新高,达到401公斤,比2000年增加126公斤。  相似文献   

3.
缺煤少电 如何突围——能源与四川经济协调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四川经济一方面持续快速增长,对能源需求急剧扩大,另一方面能源项目建设明显滞后,供给相对不足,油品价格飙升,电力供应紧张,能源发展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不相协调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再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四川能源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999年到2003年,四川能源生产呈现快速发展势头,其中,发电量由1999年492.2亿度增加到2003年781.8亿度,原煤产量由5550万吨增加到7262万吨,天然气产量由82.2亿立方米增加到105.3亿立方米,年均分别递增12.3%、7%、6.4%。能源生产总量年均增长7.8%,到2003年达到9142万吨标准煤。19…  相似文献   

4.
衢州市是全省商品猪基地。最近,我们对市本级及柯城、衢县、龙游和江山的生猪生产、销售及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1997年生猪产销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但也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生猪产销的基本情况1.生猪总量增长迅速,农业结构得到调整。1997年全市生猪年饲养量达290.56万头,其中年出栏生猪156.55万头,年存栏生猪134.01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8.6%、9.8%和7.4%,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能繁殖母猪数量也从1996年的7.85万头猛增至1997年的17.对万头,增长120.8%根居嘉兴…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区农民纯收入增幅出现三个阶段。从1980年一1990年的十年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9元增长到487元,增加了368元.实现年增长15.13%的高速期;1991年一1999年的九年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59元提高到1150元,实现年增长10.74%的快速期,但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速度减慢。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元,首次出现负增长。2001年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主要任务仍然是增加农民收入。省委、省政府又把农民收入指标列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之一。由此可见,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农村经济的中心工作,是衡量各级党委、政府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农民收入的增加对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余启彬 《四川省情》2006,(12):19-20
四川能源的生产、消费现状能源生产状况近两年四川能源生产量2005年四川生产的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为11301万吨标准煤,比2004年的10699.9万吨标准煤多601.1万吨标准煤,增长5.6%;一次能源的生产量为1140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8%;2005年我省从外省、市、区调入量大幅下降,同比降幅为29.2%,另一方面,我省调出外省、市、区量也减少,同比少调出748.6万吨标准煤,下降29.5%。外轮机在我省加油量同比增长25.0%。四川能源生产构成与全国比较我省的能源生产构成与全国构成有较大的不同,水电、天然气是我省的优势。而原煤、原油我省相对较少。水电占一…  相似文献   

7.
绒毛既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又是我区的一大经济优势。绒毛流通不仅涉及到地区经济利益,而且也关系到绒毛生产和毛纺工业的发展以及农牧民的收入。内蒙古作为传统的五大牧区之一,绵羊毛、山羊绒产量分别达到6.7万吨和3831吨,占全国的23%和39.3%,居全国第一位。近14年来,畜牧业生产呈现出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与生产丰收的喜人景象相反,近年来我区绒毛市场疲软、价格下跌、尤其今年再度出现的绒毛市场极度疲软,价格大幅度下跌是前所未有的。目前,全区山羊绒收购大约1000吨左右,羊绒价格每公斤110元~120元,比去年同…  相似文献   

8.
一、水泥生产、出口现状水泥是浙江三大传统行业之一。“八五”期间,全省水泥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19.6%,1996年产量达到3547万吨,约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75%,居全国第4位。随着水泥生产的发展,九十年代前3年水泥出口也快速增长,出口最高峰的1992年达到37万吨、创汇1700万美元。但从1994年起水泥出口逐渐下滑,1994、1995年出口分别降到2.56万吨、81.63万美元和3.4万吨、122.5万美元:1996年、1997年两年出口水泥38.4万吨,其中省产水泥仅0.8万吨,其余都是收购来的山东水泥,且其出口量也有较多下降。出口国家由原先的孟加拉国…  相似文献   

9.
襄汾是一个农业大县,粮棉生产在全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八五”期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大经济改革力度,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使农业生产稳步发展。1990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为2O9044吨,1995年粮食总产量增加到了211037吨,平均每年比上年递增0.19%;各类乡镇企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199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O4.8元,1995年增加到了1220.6元,平均每年比上年递增15.08%,全县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然而,从粮食生产发展的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粮食生产增长明…  相似文献   

10.
一、"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农牧业生产得到较大发展"十一五"期间内蒙古把抓好粮食生产、提高主要畜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重要工作,总播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农牧业生产得到又好又快发展.全区粮食产量从2005年的1662.2万吨增加到2010年2158.2万吨,年均增长5.4%;农业产值由473.9亿元增加到90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6.3%,畜牧业产值由444.6亿元增加到82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7.7%;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由2005年的980.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84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7.0%.  相似文献   

11.
宏观能源使用效益显著提高南京市统计局薛桂玉一、万元产值能耗继续下降。工普资料显示,1995年我市县及县以上独产立核算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1177万吨标准煤,比1985年增长1.2倍,年平均增长8.1%,其中:煤炭年均增长6.7%,电力年均增长8.1%...  相似文献   

12.
《青海统计》2009,(8):42-42
1—7月,在统计的92种工业产品中,有46种产品产量增长,其中44种产品产量增速比前6个月加快。1—7月,全省生产钾肥(折纯)152.67万吨,增长13.0%;铝材14.32万吨,增长3.75倍;原油加工量62.43万吨,增长21.5%;原煤784.89万吨,增长7.7%。总体上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增势较好,回升面持续扩大,部分重点支柱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3.
《浙江统计》2000,(2):3-6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 1999年,全省经济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处于比较好的、基本正常的状态。 1.生产供给平稳增长。全年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主要经济增长目标。1999年全省GDP为5350亿元,同比增长10%,比计划目标高出1个百分点。 (1)农业生产基本稳定。1999年,全省农业增加值为636亿元,增长4.3%,粮食总产量1393万吨,减产2.9%,棉花总产量减产37.8%。油料、糖料、水果等经济作物增幅较大,分别达到52.2%、14.7%、35.3%,蔬菜和茶叶产量分别增长9.8%和4…  相似文献   

14.
信息短波     
2002年全省重点工业企业节能创历史最好水平据统计,2002年全省年综合耗能达五千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含有二次加工转换的工业企业,下同),全年累计消费能源5062.39万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增长:5.60%,实现工业总产值(不变价)4834.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01%。每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1.05吨标准煤,节能率为10.26%,节约和少用能源580.12万吨标准煤,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1月份全省工业增速创历史新高新年伊始,全省工业生产秉承上年末发展态势,开局喜人。据最新月度…  相似文献   

15.
戴守勤 《浙江统计》1995,(12):13-14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社会安定、总揽全局的战略物资,是一种特殊商品.在发展经济的大政方针中,始终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必须摆正位置,努力发展,确保产需基本平衡。现就我省粮食现状和到2000年供需作些分析,供参考。一、粮食生产与消费现状解放后我省粮食生产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966,17年间粮食亩产从100公斤提高到200公斤,总产量从500万吨上升到1000万吨,平均每年增加州万吨,年递增52/;第二阶段1966-1979年,13$间粮食亩产从2。。公斤提吊到300公斤,总产量从1000万吨上升到1500万吨,平均每年增加46万吨,年递…  相似文献   

16.
“十五”以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政策和两个一号文件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通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引导和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实现了农民增收由缓慢向平稳快速发展。为加快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5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86元.比上年增长15.6%(可比价格,现价为22.0%1.比2000年增长68.4%。“十五”期间实现年均增长11.0%。尤其是近两年农民收入实现了14%以上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青海统计》2007,(11):44-4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生育率的降低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目前,我省虽然老年人口比重还不算高,但是,近年来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呈加快态势。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3.68万人,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的10.49万人相比,8年间增加了3.19万人,增长了30.41%,平均每年增加0.4万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37%;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乃.64万人,与1990年相比,10年间增加了9.96万人,增长了72.81%,平均每年增加约1万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4%。从2001年以来,全省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2006年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2.6万人,比2000年增加8.96万人,增长了37.9%,平均每年增加1.49万人,年平均增长速度为5.5%,超过了1990-2000年平均增长速度0.1个百分点,超过了1980-1990年平均增长速度2.13个百分点,而且,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速度。2000年至2006年总人口增长6.04%,年均增长0.98%;而老年人口增长37.9%,年均增长5.5%,老年人口比总人口的增长幅度和年均增长速度分别高31.86和4.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一、结构调整的紧迫性从建德市的经济运行现状看,存在着如下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1.亏损多,新产品开发少。统计资料表明:1997年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面达39.2%,与五年前相比,上升了25.5个百分点,亏损额增长了27.8倍。全市18家乡镇水泥厂,分布在全市10多个乡镇,年生产能力不到80万吨,平均每家生产规模仅4万多吨,最大的也不过10万吨,近几年连续亏损,没有一家盈利,且产品多年一贯制,既没有生产高标号水泥,也投有研制开发特种水泥。1997年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仅77种,新产品产值率仅77…  相似文献   

19.
徐顺平 《浙江统计》1998,(10):30-31
浙江是个市场大省,市场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浙江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运输业的蓬勃发展,全省各种运输工具货物发送总量从1978年的8460万吨上升到1997年的61023万吨,增长62倍;货物周转量从同期的164.19亿吨公里上升到91518亿吨公里·增长4.6倍;而同期铁路货物发送量、货物周转量分别仅增长22.1%、44.8%,其占全省总量比重,货物发运量由16.7%降到28%,货物周转量由687%降到17.9%。一、主要动因长期以来,铁路货运一直是按计划运行的。浙江货运结构比较固定、单一,矿建、非金矿、煤炭等大宗货物在运输总量中唱主角达十几…  相似文献   

20.
《青海统计》2009,(8):44-44
1—7月,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累计完成旅客运输量5818.57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6.1%,其中:铁路完成客运量246.7万人,增长2.5%;公路完成客运量5538万人,增长6.1%;民航完成客运量33.87万人,增长43.9%。全省累计完成货物运输量5828.3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7.1%,其中:铁路完成货运量1477.3万吨,增长17.9%;公路完成货运量4246万吨,增长4.3%;民航完成货运量0.34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