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刘振修 《社区》2012,(26):16-16
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位京剧艺术大师虽然同演旦角,但风格迥然不同:梅派端庄华贵,程派含蓄深沉,尚派婀娜刚健,,苟派妩媚活泼。梨园界的“通天教主”王瑶卿各用一字概括“四大名旦”的特点:梅兰芳的“样”.程砚秋的“唱”,苟慧生的“浪”,尚小云的“棒”。四大名旦中,程砚秋乐感最好,  相似文献   

2.
梅兰芳之後最重要的京剧演员是谁?这问题提得尖锐,因为这一个“最”字会把许多人难倒,又会让许多人感到踌躇。的确,如果没有“最”字,人们一张嘴就会说出一大片,答案会让人皆大欢喜.但这样的“皆大欢喜”没有力量,它不足以说明目前不景气的原因。所以思来想去,我决定还是冒一冒风险,回答一下这个“最”字。“最”者,当是比梅兰芳晚一辈的文武老生李少春。梅、李早年曾经合演过《四郎探母》中的“坐宫”,梅那年30来岁,李也就是五六岁,穿著特制的小号戏装。他扮演的杨延辉坐不上椅子,於是就由检场的把他抱起来放到椅子上。观众…  相似文献   

3.
正冬去春来,转眼间北京京剧院又长了一岁。前身是梅、尚、程、荀四大名旦各自领导的流派剧团汇合而成的北京市京剧团和以马连良、张君秋、谭富英、裘盛戎、赵燕侠为领衔主演的北京京剧团,可以说,北京京剧院自1979年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不同凡响。她一直以流派纷呈、名家荟萃著称,在带给戏迷无限欢乐的同时,也肩负着京剧艺术薪  相似文献   

4.
“梅”在王闿运的词集中出现颇多,词人从不同的角度赋予“梅”不同角色:有积极向上给予人希望的“梅”,有让宦游旅人倦游思归的“梅”,还有独立窗前伴人隐居的“梅”。“梅”意象丰富了王闿运词作的内涵,也成为他人格与心路历程的写照。  相似文献   

5.
随著著名花鸟画家于希宁先生个人画展的开幕,中国美术馆圆厅和东厅一时间成了梅的世界,花的海洋。那一幅幅苍与润、墨与色、工与简、笔与意巧妙结合的画作,既蕴涵著传统的深厚功底,又充满了现代的蓬勃朝气。一位85岁高龄的老翁,笔端流淌出的竟是如此神清气足,洋溢看生命激情和青春活力的画面,人们在赞叹之余更被于老自己撰写的画展前言所感动:“人渐渐老了,但艺术不能老,精神不能老,事业心不能减。”芳■刘曦林先生30年前曾随于老习画,如今他的儿子刘磊又拜于老为师治印,承蒙这对父子师兄弟的费心安排,使我得以对这位画坛元老…  相似文献   

6.
中国真性感     
罗西 《社区》2012,(8):51-51
我喜欢与老外交流。早年采访美国人潘威廉教授,平常他一说“谢谢”。中国人总是“纠正”他说“不用谢”.他很委屈地问我:不用“谢”,那要用什么字?问我工作如何.我谦虚地说:马马虎虎啦!他伸出大拇指夸我:厉害!我解释说。马马虎虎就是“很一般”的意思。他一脸无辜而疑惑:马马虎虎,是两匹“马”两只老“虎”,这不是很棒很棒吗?  相似文献   

7.
我珍藏著一支红、蓝、黑三色圆珠笔。虽然它非常普通,却能使我经常想起那一段难以忘怀的感人故事。那是4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神田的一间居酒屋里打工,每天都要和许多日本客人打交道。有一天,来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看到我胸前林的名字一便主动与我搭话。“你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中国人。”“中国的什么地方来的?”“哈尔滨。”老人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那眼神,似乎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我也去过哈尔滨。”老人显得很激动。“不过,那是50年前的事了。”老人仿佛陷入了对往事的无限回忆Z中。我顿时明白了,这是一个“老…  相似文献   

8.
付欣 《新天地》2011,(7):75-76
没有材料的作文最难写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县官,他要一个很有学问的秀才在三天之内完成一篇“命题作文”。秀才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安觉。他的老婆见了,不以为然地说:“你做这个文章,难道比我生孩子还难?”秀才谓然长叹:“你生孩子虽难,但毕竟你肚子里还有孩子,我做的这个文章,肚子里啥也没有。”  相似文献   

9.
京剧讲究看“角儿”。“角儿”和“角儿”一旦“结对儿”,便会1+1>2,这是京剧当中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我们品评周信芳,过去习惯做法是把他个人从众多的“角儿”中单“拎”出来,只谈他的长处,不谈他的局限。於是,这样做的结果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便不能从这人这事与他人他事的联系中寻找规律。上一期我们品评过了梅兰芳,这一期品评周信芳,就不如从梅的角度去“看”周信芳;事实上,“结对儿”品评的好处是很大的,比如根据下述每一组“结对儿(例如梅与谭鑫培、梅与杨小楼、梅与陈德霖、梅与王瑶卿、梅与尚小云、梅与程砚…  相似文献   

10.
娱乐广场     
一时凑不起来从前有一考生赴京考试,半天一个字也写不出来,两书僮倚门见其他考生纷纷交卷退场,为其主人着急。纷纷交卷退场,为其主人着急。天快黑了,甲僮问乙僮:“不知作文一篇,大约要多少字?”乙答道:“大概五六百字吧。”甲叹道:“这五六百字,难道肚子里都没有?到此时还不出来。”乙书僮好生安慰,他说:“你莫心焦,他肚子里那五百字只是一时凑不起来的缘故吧。”长生药一医生得病将死,在枕上喊道:“若有好医师,能给我把病治好了,我现有长生丹药谢他,叫他吃了,可以活几百岁。有人问:“既有此药,何不自服?”答道“好…  相似文献   

11.
某电视台出了一道别开生面的智力测试题。主持人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儿,问在座的各位:“请问大家这是什么?”一位观众说:“是足球。”主持人摇摇头示意他坐下。又一位观众回答:“是某歌星唱歌时的嘴巴”。众哄笑,主持人也示意他坐下。另一位观众接着又回答:“是零。”主持人还是摇摇头让她坐下。此时现场开始变得安静,没有人再次举手。主持人直接走下台去,到某大学学生组成的方阵中间问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有人说是西瓜,有人说是鸡蛋……,众说不一,但始终没有人答对。主持人又走到某行政机关干部组成的方阵中间…  相似文献   

12.
“风月精神珠玉骨,冰雪簪珥琼瑶当”。古往今来,咏梅的诗人层出不穷,画梅的墨客不绝如缕。这是因为梅花临寒怒放,不落流俗,她坚贞不屈、倔强峥嵘的品格给人以鼓舞和激励。在当代,一个人笔下的梅花,自然茁壮,一派生机,一望可知是沐浴在青风中的野梅,浓艳瑰丽,挺拔刚健。给人一种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感觉。日本前首相中普根康弘说:“在文化上打动人不容易,你的梅花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彻底打动了我们,我是你的崇拜者、”在国内,人们称他“梅花王”;而在宝岛台湾,80多岁的画界巨擘目佛庭居士将他称之为“梅1979年夏;。…  相似文献   

13.
那天,女孩和男友约好了在金华城南桥上见面。可是,她左等右等,却一直不见他的踪影。她给他打电话,电话那头却响起亍一个女人的叫骂声,她追问在他旁边叫骂的人是谁,他无法遮掩,支吾着告诉她:“是我妻子。”短短一句话,却如响雷炸开,利剑穿心,  相似文献   

14.
贾兰坡先生住在北京西郊二里沟,他贸经工作过的中国科果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研究所後面的家属楼里。笔者前往拜访的那天,走到那座普普通通的红色砖楼下才发觉忘记了贾老的具体门牌。当时是上午九点半,环顾周围,静悄悄的,只有三位学者模样的人边走边专注地小声讨论著什么。只好硬著头皮打断他们了。“对不起,请问贾兰坡先生是住在这座楼吗?”“你问贾先生?啊,对对。他就住那个单元二层中间对著楼梯那个门。”回答我的那个人花白头左,戴一副黑框眼镜,看样子也有五六十岁了。不知为什么,看到他给我指路的那热情的神态,我突然想…  相似文献   

15.
真没有想到,一首歌会有那么大神奇效应,她可以伴随很多人的一生,也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象徵。这说的是《克拉玛依之歌。50年代,当克拉玛依油田刚开发不久,大批青年在《克拉玛依之歌》感召下,纷纷奔向新疆。一个满脸稚气的青年就是钻在拉油的主罐车里,哼著“克拉玛依我多么喜欢你”到克拉玛依当了一名石油工人。60年代,在“文革”中,一位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老地质学家在“牛棚”*常常拿出口琴吹奏《克拉玛依之歌》。关押他的人突然进来,老地质学家惺惚地停止了琴声,这个人却挨过来:“你吹得其好听,从今天起我跟你把这支歌…  相似文献   

16.
老的好处     
不知不觉,竟到了退休年龄,我一度曾甚懊恼:人怎么这么快就老了呢?这老来的“日子”又怎样过呢?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嘿,哪知这“老”也有不少好处。感受最深的,恐怕要算人老后精神上得到的那从未有过的轻松了。细想我们来到这个世上,一懂事,就背上了沉重的书包,接着便是忙工作,然后又是结婚、生子、养老育幼,“重担”几乎一刻未离肩。几十年坎坎坷坷,不懈奋斗,随着“老”之到来,一般都将步入“坦途”:工作担子卸了,经济担子轻了,子女长大成人了,我们自然尽可以清心寡欲、享享老福了。什么叫福?我以为,除衣食不愁、后顾无…  相似文献   

17.
今晚是除夕夜,我特地把这小巧的报时钟调校好,放在桌上。十二时整,它以浑厚的男声报时了:“现在是子夜十二时整。”话音一落,维多利亚港的船舶争相拉起长长的汽笛。这是迎新的汽笛,九九年从这一刻开始了。望青桌【二的报时钟,我深深怀念起一个人来。他是当年我任教的大学的老校侵,他和我、和香港特区有过一个约会,他说一定要来看看回踢後的香港。可是他没有来践的,他水远也不会来践的了。他走了,这钟正是他的遗物。乡想起来,我之怀念他,其实不仅因为他没来践约,还因为他是一个卓尔不)、L、备受爱戴,但身上又带著悲剧色彩的…  相似文献   

18.
张永和 《北京纪事》2015,(12):54-57
最近,北京京剧院演出了原创现代京剧《裘盛戎》。无论从策划班子、编导演及舞美、灯服道效都是一流的。剧本反复修改了七八次,编导戏也颇下功夫,大概前前后后用了小半年,不是一蹴而就。尤其是两位主演,孟广禄扮演的裘盛戎、王蓉蓉扮演的裘夫人李玉英,真是再合适再标准没有了!笔者是很见过这两位的庐山真面的,首先一个字,像!于是,笔者眼前经常出现这两“真神”的面容,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几乎使我泪下。看看我周围的老观众,那些京剧的粉丝,他们那热烈鼓掌的样子,也开启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对这出戏,对这个人那样热爱?一定是把裘盛戎当成自己人,自己家里的一个成员!  相似文献   

19.
刘皇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他从新界屯门龙鼓滩村走了出来,至今活跃於香港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上。他以自己的工作热情、充沛的精力以及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期盼和努力,忘我地工作著。目前他在社会上担任许多公职,由於工作的繁忙,他连自己的生意也无限打理,更无时间与家人共聚天伦之乐。究竟是什麽信念支持著他呢?刘皇发曾非常诚恳地说:“少时家境贫寒,母亲常常殷殷叮咛我:不要望一人富贵,要让天下人都富贵。”饮水思源,刘皇发在发属口E之s,念念不在改变寅螂的面貌刘皇发出生在新界屯门龙鼓滩村的一家农户中,与家乡人共过著“…  相似文献   

20.
曲解的幽默     
李永杰 《老友》2011,(4):49-49
抗日战争胜利后,著名国画大师张大千要从上海返回四川老家。行前,他的学生设宴为他饯行,同时邀请了京剧名旦梅兰芳等社会名流出席。宴会伊始,张大千先生向梅兰芳敬酒时说:"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此言一出,在场的宾客都为之愕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