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7世纪西欧气候变迁与粮食供应危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7世纪由于西欧气候变化导致食物供应出现困难,也使西欧面临着巨大危机.面对危机,西欧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如通过实行新耕作制度、种植新农作物、变革作物种类、围湖造田等方式扩展耕地、运用新方法以改善农业;改变饮食习惯和结构;国家、地方和个人的临时性救济以及进口和限制粮食出口等,保证了食物供应和社会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1940年至1941年,国统区爆发了严重的粮食危机,粮食缺乏,粮价高涨,对军民生活和抗战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克服这一危机,国民政府不得不实行粮食统制,加强战时粮食管理,实行以田赋征实、征借、征购为核心的统购政策,实行军粮、公粮统一供应的统供政策,实行粮食平价公卖、调剂有无的统销政策,并严厉打击囤积居奇.这些政策的实行,对于缓解当时的粮食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调查表明,北京市与环渤海地区各省区市之间在资源性商品和农产品领域存在较高的依存度:内蒙古和山西为北京最主要的煤炭、电力生产供应基地;辽、冀、津则成为北京所需成品油的主要供应基地;河北成为北京最主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在大多数一般消费品领域,各地间贸易规模较小,北京市对周边省区市的辐射能力相对较弱,北京产品或六省区市产品分别在对方市场的占有率也都不高。这种状况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饲料粮供需形势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饲料粮占粮食消费的比重一直保持较快速度增长.饲料粮变化对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影响越来越大.本文结合当前我国畜牧业等养殖业生产和粮食供应情况,通过对国内饲料粮的测算与分析,提出确保未来我国粮食供应主要的压力之一来自于满足不断增长的饲料粮需求;破解饲料粮供需难题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突破口,确保玉米持续增产则是保证饲料供应的关键.未来,我国应该努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科学控制工业用粮,开发“非粮”饲料,以适应饲料粮需求快速增长的形势.  相似文献   

5.
张保旗 《北京纪事》2017,(10):75-77
北京鲜食玉米节又在小汤山特菜大观园开幕!免费入场、免费品尝、免费做游戏、免费科普答疑是玉米节的特色.每逢玉米节开幕,必吸引众多市民前来畅玩. 市民评委们在现场给近40个玉米品种打分是最吸引入的环节,100多个鲜食玉米品种现场由食客品鉴.在此期间,高端水果玉米随便尝、玉米粒现场作画等活动,受到市民的称赞.  相似文献   

6.
老舍在其小说中成功刻画了"老派市民"形象.这些市民思想愚昧,夜郎自大,墨守成规,保守庸俗,苟安懦弱.作者通过对他们的描写,展现了旧北京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实现了对"国民性弱点"的批判.  相似文献   

7.
最近,在北京召开的"93年度全国粮食产销政策发布及定货会"上,国务院公布了八项重大政策,以推动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一、实行粮食分级管理,建立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调控体系.国务院将主要负责中央级储行粮食和粮食进出口调剂,解决全国的总量平衡.各省、区、市内地区之间的粮食年度平衡,由省、区、市自己负责解决.二、签订购销合同,引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做好粮食的产销衔接,实现产销平衡.  相似文献   

8.
在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里,主要活跃着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和正派市民三类形象.老派市民闭塞、保守;新派市民一味逐"新"追"洋",人格堕落;正派市民体现了老舍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文章通过剖析他们的心态和性格特征,透视出老舍作品的文化反思和批判内涵.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面对严重的粮食问题,国民政府实行田赋征实,将粮食问题纳入战时统制经济轨道。在田赋征实过程中,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粮食的仓储问题,包括仓库建造、粮食运输、粮食入仓以及入仓后的管理等,取得了较好成效,为保障粮食的分配和供应奠定了基础,对支持抗战起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70年前——1945年夏,我在北京市立第三中学高中毕业. 这一年是日本鬼子侵占北京的第8个年头.在沦陷区的中国老百姓,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绝大多数穷人,连棒子面儿也吃不上.市面上只供应混合面儿,黑乎乎的,据说是用豆饼、高粱、老玉米碾压在一起做成的.人吃了这东西连大便都很困难.尽管是这么难吃、难咽、难便的混合面儿,老百姓也必须排长队去买.不买这种粮食就得挨饿.当时大米已被列为军用,只许日本鬼子们吃,私运大米就是犯罪.  相似文献   

11.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圆满落幕,北京市将"三个奥运"理念延伸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城市发展思路,从而为新时期交通规划指明了一条环境友好、科学合理、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介绍可持续城市交通的内涵;阐述构建可持续城市交通将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总结北京奥运临时交管经验的基础上,得出对于发展可持续城市交通的有益启示;最后从绿色、科技和人文角度给出了北京发展可持续交通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对加强南北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南粮北运方面更是功不可没,明代会通河疏浚以后,成为南方漕粮北上的必经之路,由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枯涩之患多有发生,如何解决水的补给问题,成为保证通航的关键。大部分学者认为会通河补给之水皆赖于泉水,而本文认为,除了泉水以外,河水、湖水也是会通河补水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3.
清代北京、通州仓又简称京通仓,是存贮全国数百万石漕粮的仓储群,对京城皇室日需、官员俸禄、驻军供给、灾荒赈济、粮价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京通仓花户作为保障仓储运转且地位较低的下层群体,在清代中后期逐渐成为威胁京通仓仓粮足额的重要因素,他们不但掺假使诈、盗窃仓粮、私卖米票、科索旗兵、影射把持,而且与仓监督、胥吏、地棍相勾结,逐渐将国家粮仓变成堕落腐败的渊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交通存在的各种外部性问题,基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构建了综合评价城市生态交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第一次提出了生态交通指数的计算方法,最后从区域协同发展视角出发,创新性地利用Theil系数对区域内城市生态交通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进行解构。为验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及其对现实政策规划的指导作用,运用该模型对2006~2015年京津冀区域内5个城市的生态交通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行性良好,实证结果能够客观反映各个城市生态交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有利于指导现实政策规划;近10年来京津冀区域内部发展差异逐渐缩小,但整体发展水平仍然较慢,因此科学系统且具体可实施的规划方案是加快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重要举措;区域内部城市生态交通发展水平随经济发展整体上呈现出“倒U型”发展趋势,亟待探究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生态交通指数的上升拐点;该区域平均生态交通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机动车的过快增长,因而需要在短期内控制机动车的增长速度与排放水平,提高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水平并发展低碳交通方式则是长期内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北京旅游业发展和旅游产品构成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就是缺乏具有国际号召力的娱乐项目,环球影城在北京建设世界一流旅游城市的背景下将要落户通州。这可以说是北京提升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旅游吸引力与号召力的一个巨大提升项目。但是在环球影城的建设以及后期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将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能在前期的景区设计,交通,餐饮,住宿,人力资源等方面做好科学的建设规划,必将在建设与运营中面对很多困难与挑战,因此我们需要在环球影城的建设上进行多方面的探索与研究,才能促进环球影城对北京、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北京城市用水民俗有明显的社会现实意义.北京城市水源的社会史集中体现了我国历来国家水治与民间水治的关系;全球化以来不断高涨的环保用水的国际思潮,又对北京的国际大都市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对回归北京国家水治和民间水治协调运转的历史传统有促进作用.从民俗学角度研究北京城市用水的特殊性还在于,有助于反思和开发利用北京城市水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北京用水与首都自然环境、首都城市发展史和首都未来社会形态的统一规划与整体建设,在我国现代城市化的进程中,保持首都城市可持续的文化存在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供给充分,生产的粮食除满足自身需求外,主要承担了国家粮食安全储备、粮食的省际调拨等任务。近年来,主销区对黑龙江省粮食的需求比较大,但粮食供应上存在品种缺口,因此,根据黑龙江省粮食消费与需求的变化,增加粮食有效供给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清代通惠河物质景观的演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定都北京,通惠河的开通解决了江南漕粮北运的问题,满足京城人们生活的需要。清代通惠河的开凿是在元代通惠河的基础上进行的,历经元、明两个时期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景观。物质景观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并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从统治者对通惠河实施治理政策的角度研究通惠河物质景观的形成发展的过程。这对研究京杭运河的价值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影响绿色交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DPSIR(驱动力 压力 状态 影响 响应)模型构建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模型框架,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2018年关中平原城市群面板数据,构建城市绿色交通评价指标体系,从城市群和城市尺度下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绿色交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合空间自相关法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并讨论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城市群尺度下关中平原绿色交通水平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呈现“中间高,边缘低”的空间格局,城市尺度下各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不均衡,且主要影响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要充分发挥西安市核心城市作用,推动绿色交通一体化发展,推进和完善城市立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建设,还要针对城市所处绿色交通发展不同阶段制定持续稳定的响应举措,并随着城市绿色交通发展水平的变化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