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省赵城金藏,简称为赵城藏,是我国极其珍贵的藏经之一,为世界孤本。原藏于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内。赵城藏由山西解州天宁寺开雕,大藏经版会刻,约自金皇统八年(1148年)刻至大定十三年(1173年),元初太宗及其后听政时,曾有补雕。明以来广胜寺兴废屡更,藏经随之有失散,至明代损害已甚,曾有悟顺,比丘补经的事。  相似文献   

2.
关于山西发现的五卷《开宝藏》的雕印问题赵冬生山西古代寺、塔甚多,解放前后曾从这些寺塔里,发现了许多惊世孤本佛经,如《辽藏》,《金藏》,齐阜昌刻经等,《开宝藏》在山西亦多次发现。1934年,范成和尚曾在晋城青莲寺发现过36卷,可惜在日军侵华后不知下落。...  相似文献   

3.
王锦萍 《中国学术》2004,5(1):334-343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在《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对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水神庙(当时还属赵城县)明应王殿壁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从此广胜寺水神庙这一普通的地方风俗神庙名闻天下。其壁画更因其与众不同的题材和内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的研究者,特别是其中最著名的戏剧壁画“尧都见爱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更是引起  相似文献   

4.
赵城金藏考     
藏经即佛经。分经、律、论三藏。据《开元释教录》所载,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早在汉朝就传入中国,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经历代翻译和中国佛教徒著述,到唐代开元年间,已有一千多部,五千多卷大藏经。其后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5.
罗子期先生以《北元官印小考》见示,愚举《艺风堂文集》卷三《元昭宗年号宣光考》一文授之,罗考未知也。缪说至精且审,宣光元年十一月中书礼部造“大尉之印”,已征引,并旁及刘喜海《海东金石存考》宣光八年李穑撰《普济尊者浮屠碑》、  相似文献   

6.
<正> 宋仁宗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的解州两池盐年产量,和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解州小池瑞盐旬(十日)产量,是研究十一、二世纪经济史——特别是研究宋盐史的重要数据。《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与《宋会要》,最早保留了这些数据,其史料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被保留的珍贵统计数字中,存在不少问题。兹考订如次。一、天圣年间解州两池盐年产量《长编》卷一○九天圣八年冬十月壬辰条载: 陕西解州解县、安邑两池岁为盐:百二十五万六千四百二十九石五十斤。以席计, 为六十五万五千一百二十席。席,百六十斤。这里提供了两个数字和一种衡制。以石斤计,年产盐1,256,429石零50斤;以席计,则年产655,120席;1席=160斤。两个数字所反映的,实际是同一产量,只是因计量单位不同而有异。若将“石”与“席”均折算为斤,它们应该相等。今考宋代解盐(颗盐)衡制,“以五斤为斗”(《长编》卷九七,天禧五年),“每五十  相似文献   

7.
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的《旧唐书》卷一○七《玄宗诸子》记载了唐玄宗诸子封王的时间,其中对唐玄宗第三十子汴哀王璥封王时间是这样记载的:汴哀王璥,玄宗第三十子也,初名滔。开元二十五年七月,封为汴王。二十四年二月,改名璥,以其月薨(第3272页)。从上述记载得知璥初名"滔",在开元二十四年二月  相似文献   

8.
我国书籍的雕印事业,到明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这从我省所藏的一千多种的明版书中,可以得到证实。永乐十三年内府刻的《礼记大全》,是明初司礼监奉旨刊刻的六经之一。书为明初胡广奉敕修撰,三十卷。以元代陈澔《礼记集说》为宗,采掇四十二家之说,是明代诵习相沿,用以取士的重要读物。山西师院收藏的本子,十行,行二十二字,大黑口,四周双边,字体宗赵,刻印皆精,具有典型的经厂本风格。《大明一统志》九十卷,是儒臣李贤等奉救纂修的,被王阳明誉为“规模宏大阔略,实为天下万世而作”的地理总志。省文史馆收藏的天顺  相似文献   

9.
两宋时期佛寺藏书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宋时期佛寺藏书考略□王河一两宋时期,佛风丕显,除宋徽宗外,宋历代诸帝对佛教一般都采取宽容的政策。太祖建国之初,不但中止了北周毁寺抑佛政策,而且批准僧人行勒等157人去西域取经,并赐钱三万以助其行,而后又由政府主持,开雕了最初一部汉文大藏经———《开...  相似文献   

10.
“高品”为职无须碑证陈道贵西北大学《法门寺》(三秦出版社“长安佛教研究丛书”之一)一书于第153页载:“‘高品’一职曾在《佛祖统纪》等书出现过,如宋太祖于开宝四年曾‘敕高品张从信往益州雕大藏经板’,但人们往往将‘高品’误认为人名,地宫出土的二碑证明这...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翻开《新唐书》卷五十九艺文三的道家类,有下面的记录: 道士成玄英注老子道德经二卷,又开题序诀义疏七卷,注庄子三十卷、疏十二卷。 这就是说,作为道士的成玄英,关于《老子道德经》的著述有《注》二卷、《开题义疏》七卷,关于《庄子》的著述有《注》三十卷、《疏》十二卷。在庄子疏十二卷的后面附有小注,极简略地叙述了成玄英的经历。小注说:  相似文献   

12.
本书是翦伯赞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撰写的,原,题《中国史纲》第二卷《秦汉史》,一九四六年七月、四七年六月,先后由重庆大呼出版公司和上海大孚出版公司出版。当时,翦老计划写一部八卷本的中国通史,第一卷,《史前史、殷周史》;第三卷,《魏晋南北朝史》;第四卷,《隋唐五代史》;第五卷,《宋辽金元史》;第六卷,《明清史》(到鸦片战争);第七,八卷,《近代史》。第一卷在一九四四年四月,由  相似文献   

13.
蚩尤探源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 ,传说中的苗蛮集团是居于我国南方的一支古代氏族集团。这一观念虽无大错 ,但如果追根溯源就可以知道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苗蛮居于南方实属后来之事。我们知道 ,苗蛮来自于传说中的九黎 ,蚩尤乃九黎之首 ,然而蚩尤最初并非“南方人”。关于蚩尤的地望 ,《皇临 2冢墓记》云 :“蚩尤冢 ,在东平郡张寿县阚乡城中 ,高七尺 ,民常七月祀之。”《梦溪笔谈》卷三载 :“解州盐泽 ,卤色正赤 ,俚俗谓之‘蚩尤血’。”古张寿县在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 ,解州即今山西解县。宋代郑樵《通志略》卷二《氏族二》载 :“黎氏 ,字亦作犁 ,子姓侯爵…  相似文献   

14.
藏文佛经的翻译及集结而成的藏文《大藏经》是藏传佛教文化的百科全书。藏文《大藏经》与国内汉文、蒙文、满文、西夏文《大藏经》相互校勘,互译互补,促进了兄弟民族的文化交流和祖国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左文襄公奏疏》续编卷70、《清德宗实录》卷67和《戡定新疆记》卷3等史籍中,都有这样类似的记载:光绪三年十一月(1877年12月),清军在喀什噶尔生擒白彦虎之“伪元帅马元,并斩其副白彦龙”。“刘锦棠将逆回金相印父子,及于小虎、马元磔诛枭示……”。实际上,这个在喀什噶  相似文献   

16.
《摩诃僧祇律》之慧琳"音义"存在讹、脱、衍、倒等文字问题。今以《中华大藏经》为底本,结合《高丽大藏经》、《碛砂大藏经》以及相关典籍对《摩诃僧祇律》之慧琳"音义"进行校勘,以期对佛经音义及汉语史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吴天墀在《西夏史稿》(增订本)[80年第一版,83年第二版] 附录四:西夏史文献目录第340更注明:“《西夏志略》四卷,又《载记》二卷,未见。[清],无作者姓名,孙殿起《贩书偶记》卷五,谓系旧钞本,后有何元钖梦华馆藏书印一方。”可见该书在国内巳佚失,至今未见著录。  相似文献   

18.
<正> 自一八八六年以后,随着佛教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传播,继那塘古版、柴巴版和里塘古版藏文《大藏经》之后,便产生了卓尼版《大藏经》。 卓尼版大藏经原藏于安多藏区卓尼掸定寺,即今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城关。寺院座落于县城西北半山平岗之上,坐北向南,  相似文献   

19.
上海文艺出版社继影印出版了三十年代由赵家壁主编,蔡元培作总序,分别由鲁迅、茅盾、郑振铎等编选和撰写《导言》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1—1927)十卷本之后,立即着手进行《大系》第二个十年二十卷本的编纂工作,已经有十二卷发稿付排,有四卷已经出版。1927—1937年是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十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正如鲁迅在《大系·小说集四·中篇卷》黎锦明的中篇小说《尘影》序言中  相似文献   

20.
曹刚华 《社会科学》2006,(10):169-177
两宋时期《大藏经》在民间流传甚广,地方寺院、私人刊印者屡屡皆是。笔者爬梳宋人文集、宋元地方志,搜集史料,从刊行方式和流传范围考察,进一步了解《大藏经》在两宋民间社会流传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