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提出师夷长技、制造枪炮,购买战舰,建设新式海军;加强"塞防",预防对西北西南的侵略;扬长避短,采取灵活的作战方针;做好国防建设的后备工作等军事国防思想,冲破了历史的藩篱,开创了近代中国国防史上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自从西方列强依仗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封建王朝闭关自守的大门后,在惨痛的历史教训面前,中国近代海权意识开始觉醒。同、光年间,清政府中一些有识之士对海防建设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冲击了传统、保守、落后的国防观念,致使筹办海防遂成为晚清国防战略之重要决策。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产生与探索,既是对西方海上挑战的直接反映,也是军事国防必须近代化的大势所趋。在这一令人瞩目的海防思想与战略的深刻影响下,中国建成了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御侮图强的洋务运动蓬勃兴起。因此认真研究晚清海防思想与战略,是中国近代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列文森的近代中国史观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得到充分展示.列文森认为:儒家思想在近代中国所经历的实质性变迁,只有在西方冲击造成传统断裂的背景下才有可能发生;儒教从普世性价值变为历史研究的材料乃至博物馆的陈列物,构成了近代中国思想变迁的基本图式;儒教和君主制之间张力链条在近代的断裂,是儒教衰亡的重要原因,伴随儒教衰亡的是传统与现代、历史与价值的冲突;被转换或被抛弃了的儒家传统,导致了反映中国思想变革结果的共产主义变体的产生.历史认识主体的凸显和思想史研究路向,是列文森近代中国史研究的特色,他的近代中国史观深受欧美史学理论、现代化理论以及西方中国研究传统的影响,并在其早期著作中进行了初步展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略回顾百年来中国的近代汉语语音研究 ,在三个问题上作了初步探讨 :一、2 0世纪中国近代音研究的历史继承 ;二、百年来中国近代音研究方法的发展 ;三、百年来中国近代音研究的主要成就与当前研究的主要不足。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我国在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治理过程中,对“西北边疆”的认识与界定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最终的形成是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后,传统封建王权国家被迫与国际社会接轨的结果,既符合我国政治地理的演变历史,也符合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由此,边疆治理观念发生变化,首先在由传统“塞防为主”国防布局向近代“海防、塞防并重”的国防布局变迁中,维护西北陆权是伸张海权的基本前提;其次,西北边疆由国内地缘政治要素向国际地缘政治要素升级;第三,两个层次的“西北边疆”具有特殊重要的国防意义。至此,确定西北疆界、守卫国土成为近代以来我国作为民族国家对西北边疆治理的主旨。  相似文献   

6.
1840年发生在中英之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遭受帝国主义欺凌、蹂躏的历史开端。从此,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一步一步地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同时中国各族人民也相继开展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主义压迫的斗争。历史证明,爱国主义贯穿于中国近代史的始终,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所在。本文拟探讨中国近代前期爱国主义的发展历程,以便从中吸取教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船政文化的开拓者们曾经造就亚洲最先进的近代造船基地和近代海军,培养出许多近代新型人才,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然而,由于清朝政府未能及时进行全面深刻的体制改革,中国近代船政创新惨遭失败;由于许多中国人深受君主专制主义观念的束缚,中国文化转型之路曲折漫长。认真吸取中国近代船政文化历史所提供的经验教训,有助于尽快完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历史哲学与中国近代社会革新、儒家思想的近代化、反侵与救亡图存的历史主题紧密相联。史家的著史、哲学家的思辨和文学家的虚构都具有明显的经世目的与时代特征。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近代今文经学的再度复兴一直到戊戌维新时期达到高潮,具有独特的思维系统;第二,向西方学习,尽力吸收近代自然科学的新成果以及社会学、哲学的新思维,是近代历史哲学的基本意理构架和显著特征,也即实证历史哲学和社会历史哲学代替了延续几千年的传统的历史哲学;第三,建立在二者基础之上而产生的历史认识论与方法论,注意强调历史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历史环境的考察,阐明了科举制度在近代中国嬗变衰减的基本轨迹及历史动因,并由此侧视近代教育新格局,反思这一问题带给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列宁说过:“要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的事业,就应当辩证地研究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 中国近代纺织业的历史是引进和推广西欧近代纺织技术的历史,也是近代纺织大工业在我国形成的历史。在这段艰难、曲折的历史中,中国纺织工业渡过了发展、提高、成熟的各个阶段。在新技术浪潮席卷世界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如果不注重先进的科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中国近代历史环境的考察.阐明了科举制度在近代中国嬗变衰废的基本轨迹及历史动因.并由此侧视近代教育新格局.反思这一问题带给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1913年6月,美国教育家孟禄来华之行是实用主义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史上首次传播的标志.在孟禄的直接影响下,黄炎培发表了<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一文,掀起了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第一次实用主义教育热潮,开启了近代中国近代教育思想的新篇章.黄炎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之所以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既是因为它适应了当时的历史内在需求,也来自于实用主义自身内部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3.
试析中国近代人权理论及人权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中国近代历史出发.阐述了中国近代人权理论,并分析了中国近代人权理论形成的原因及具体表现内容,同时也剖析了中国近代人权运动的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史研究涉及多方面。目前研究中有些问题值得深思 :一是必须重视中国近代政治史的重要地位 ;二是在搞好近代史的微观研究的同时 ,也要重视综合研究 ;三是不能混同现实与历史问题 ,否则容易造成误导 ;四是如何加强全民历史教育 ,做好普及工作。对此本文作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人把握住了近代中国演进中的两大信息——历史与国情,在把握与分析这两大信息过程中,实现了历史、国情与理论的双重建构,历史性地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本文具体而微地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选择科学社会主义及其革命过程中的创造性,主要是精彩地解决了近代中国甩下的一系列历史课题: 其一,文化基础上:解决了农民问题; 其二,革命道路上:创造了农村道路; 其三,价值取向上:解决了近代混乱的价值观; 其四,总体行程上:实现了新民主主义的创造,真正完成了近代遗留下来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的伟大使命。这一切都为今日之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深层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1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探索由于当时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和国际环境,近代中国对现代化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1.1技术层面的探索1840年鸦片战争,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撼,一批地主阶级中的知识分子,思考着中国落后挨打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古代是世界历史上农地产权市场最完善的国家,但是,土地这种生产资料的私有化、商品化和流转的高度市场化却在新中国初期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等一系列急剧的制度变迁中嘎然而止,彻底转变为集体所有制。究其原因,与近代以来农业危机和中国的贫困,新中国成立后因国防安全需要而选择的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进而实现的农业合作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关于近代新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中国近代新闻史研究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仍存在着一些缺憾:国别上重中国而轻外 国;未能及时吸收、借鉴历史学界的成果;分期不够合理,过多地照搬了革命史的分期。近代新闻史应该有自己的科 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具体历史语境下,国家主义之“内除国贼,外抗强权”,“全民政治、全民福利”,以及一个独立自主的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诉求,在历史与时代的逻辑中被赋予了政治的正当性,展现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反抗”与“建设”的归依,依然可视为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架构中的政治运作。其政治理论和实践形态,之于民族凝聚和民族国家的构建而言,有其合理性甚至积极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我校历史系副教授行龙所著《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20万零3千字。本书第一次从社会史的角度对中国近代人口史进行了探讨。全书共分七章:人口数量的演变;过剩人口问题;人口分布及其流迁;人口城市化;人口诸种构成;近代人口思想述评;历史的延续。作者努力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将人口问题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近代社会的历史环境中,并将人口问题和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在分析论证中,作者还注意吸收人口学、社会学、社会史、经济史、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多角度、多层次的对中国近代人口问题作了探讨。其中关于近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过剩人口的特点与影响,社会动乱与人口过剩的关系,中国近代人口城市化的特点与模式等问题,都是作者首次提出。它不仅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而且从另一个视角加深了人们对半殖民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