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哲学:从实践哲学到"实践的解释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界多将马克思的哲学理解为实践哲学,但是这种理解容易造成对"实践"概念理解的无意识,使实践概念本身成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实践的"形而上学.这种实践的形而上学是对以往以"解释世界"为特征的"理论的"形而上学的"批判"和"颠倒",但"颠倒"的形而上学仍然是形而上学.我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应该理解为"实践的解释学",它是实践哲学的深化和发展,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对实践概念本身的反思和批判,它着重分析实践的可理解的"前结构"和对"实践的理解",这与马克思对实践概念和实践的理解的强调是一致的.同实践哲学相比,实践的解释学使实践概念摆脱了总体性的"理论"形态,呈现了开放的、历史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三大文化体系各有其不同的哲学形态,道教哲学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既是道教信仰的最高对象,又是道教哲学的核心范畴。道教之“道”渊源于先秦道家关于“道”的思想,脱胎于汉代的“道气论”,在扬弃魏晋玄学的基础上,吸取了大乘佛学的“二谛义”与“中道说”,终致在隋唐时期融铸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新的道教教义思想,从而使道教之“道”呈现了由实体性向非实体性过渡的宗教哲学特征。这是中华文明首次以宗教的形态实现了两种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可能为当代世界文明的处境提供某种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4.
5.
6.
论"三个代表"的哲学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 《晋阳学刊》2001,3(6):14-19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课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巨大的现实价值.之所以能够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始至终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念,即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充分领会贯穿其中的哲学理念,用这些哲学理念武装头脑,并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7.
李白诗歌与道教哲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李白诗歌与道教关系的角度 ,论述了李诗思维与语言构成上的两个特点 ,认为李诗充满浪漫化的思维范型与道教“重玄”哲学以及存想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不仅如此 ,李诗语言构成也受到了道教“散花”科仪和“散花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继《真理与方法》一书之后 ,伽达默尔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其致思的重点由哲学解释学转向了实践哲学。伽达默尔建构实践哲学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其中与哈贝马斯等人的论战是最重要的契机 ;在与古希腊思想家的对话过程中 ,逐步厘清了实践、实践哲学等概念 ,这是其建构实践哲学的逻辑前提 ;致力于消解科学和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则是其实践哲学的中心话语 ,实践哲学的理想内含于这种消解过程当中 相似文献
9.
"实践哲学"本土化视野的价值与误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哲学”被国内许多哲学从业者用来诠释马克思的思想。在实践哲学的本土化过程中,中国现代哲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也存在不可忽视的误导——历史理性主义和天人合一的价值民族主义。要超越这一限制,笔者提出后实践哲学的建构理路,以期为现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超越维度和批判尺度。 相似文献
10.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兴盛阶段,在中国哲学史或思想史的研究领域,学术界历来以隋唐佛学作为研究重点,却对同时期已趋于成熟的道教哲学思想多所忽视。唐代道教哲学无疑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者即是近年来逐渐引起学界关注的“道教重玄学”。唐代道教哲学若以重玄学为代表,可分为初唐以成玄英、李荣为代表,中唐以司马承祯、唐玄宗为代表,晚唐以强思齐、杜光庭为代表的三个阶段,具有传承、开放、融合、思辨等多种学术特征。探究其思想内涵与性质,实是以老庄哲学的“道”论为本,扬弃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论,吸取佛学三论宗的部分思想内容,熔铸形成的“以重玄为宗”的新道教思想学说。倘若从哲学史的视野加以审视,其中老庄哲学、魏晋玄学与大乘佛学三论宗共同构成为唐代道教哲学的主要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1.
黄东升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9,(2)
公关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着深厚的哲学底蕴。它的生成与发展过程满含着哲理的光辉。公关从理论思想到政策行为的转化过程,就是辩证唯物论从抽象原理到伟大实践的转化过程。将公关理念定位于哲学的高度,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走近公关,开辟科学公关发展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2.
实践主义:马克思哲学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不论就当代哲学的思维水平、还是就马克思哲学本身所固有的基本性质特征来看 ,今天只有把马克思哲学径直理解为“实践主义” ,才有可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研究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这首先是因为 ,“实践”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第一次取得了存在论意义。这一点长期为人们所忽略 相似文献
13.
“理性不及”观念在哈耶克的整个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就揭示理性的局限性而论,其一方面继承以休谟为代表的苏格兰启蒙政治哲学,另一方面又回溯到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这无疑会对当代政治哲学采取实践哲学的研究理路产生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林泰显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道教是倡导贵生的宗教,对于生命的价值有其独特的见解。道教强调形神相须,生道合一,以为欲长生就必须安神固形、性命双修。其中以重生恶死为显著特色的道教生命哲学观,是道教庞大教义体系中一块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石。这一生命哲学观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潜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道教对于梦的研究由来已久,它既有关于梦的形成机制的理论,又有以“占梦”“禳梦”等为目的的操作系统,其中以“辟恶梦”之法最为重要。在“辟恶梦”方面,道教既通过默念咒语以祈求于神灵,又采取“叩齿”“咽液”和按摩有关穴位或身体特定部位的方法,并且还运用某类药物,要求“慎无语人”。道教的“辟恶梦”之法对于古代中医学的发展,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临床实践方面。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达到对道教伦理思想中基础的道德概念、道德命题和道德推理进行有效的和可靠的理解,有必要运用"做哲学"和"做伦理学"的方法从事研究工作,并以此得出关于道教伦理的知识性结论.做道教伦理学的方法主要包括:分析的方法、解释的方法和比较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注重对道教伦理经典文本中的道德语言进行逻辑的分析和语言的分析,解释的方法注... 相似文献
17.
刘振怡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4):1-3
文化哲学作为现代西方主流哲学精神之中的一种基本理智运思方式,它体现了人作为具体历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实现了哲学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它是哲学摆脱西方近代理性形而上学的困境、实现自我拯救与超越的有效途径。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内涵在于:实践是人的本质与存在方式,是对人自身和人与世界关系的再创造。马克思实践哲学的理论定位,使得马克思哲学具有强烈的文化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哲学”转向“实践哲学”所带来的一个重大思想成果在于,长期主导哲学的“特权主义”与“贵族主义”欲求将走向终结,哲学将从“专横”走向“民主”.这是哲学在精神品格和气质上所发生的根本性的转变.哲学的“特权主义欲求”与“贵族心态”始于摆脱“有限”与“卑微”、寻求“无限”和“超越”的“高贵精神”,但由于它所坚执的控制论的思想倾向与排他性的价值取向,“高贵的野蛮”构成其深层的精神底色.推动哲学走向“民主化”,构成现当代哲学的重大趋势.这也启示我们,对哲学的独断和专横保持警醒,彰显哲学“民主”的精神气质,无论对哲学,还是对从事哲学的人来说,都具有“性命攸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实践观的变迁与哲学的实践转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6)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存在着三种类型的实践观,其间的根本区别主要在于对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理解,以及在这种理解中所做的本体论预设。在第一种实践观之中,理论与实践之间只有一种外在的关联,即实践只是获取感性材料和验证认识真理性的手段。而在后两种实践观之中,这一关系则是内在的,但在第二种实践观中,实践实际上已经被理论化了,成了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奠基性要素,而在第三种实践观中,理论活动则被视为实践活动的一个要素,理论被还原为了一种特别的实践活动。三种实践观对应着三种哲学思维范式:第一种对应于实体性哲学,第二种对应于主体性哲学,而只有第三种实践观才构成了实践哲学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哲学的实践转向。 相似文献
20.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是一种"实践思维方式",但对此有着大相径庭的解释,主要有如下观点:一种观点把马克思哲学归结为"实践本体论";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在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后者认为本体论思维模式并不能真正揭示出马克思哲学的实质,"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之后仍存有未尽问题:马克思哲学有无本体论,马克思哲学作为形而上学在何种意义上终结了"哲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