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198 5年奥地利“温室气体对气候变化及有关影响”的国际论证会议上提出全球变暖问题以来〔1〕,气候变暖问题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科学家、政府及公众的高度关注。 19世纪 80年代到 2 0世纪 80年代的 10 0年中 ,全球年平均近地气温上升 0 5℃ ,北半球大陆上升 1℃以上〔2〕。进入 90年代后的 1990年、1995年、1997年、1998年全球平均温度数创历史最高纪录 ,1998年成为有观测记录以来全球最暖的一年〔3〕。最近的研究表明 ,2 0世纪 90年代和 2 0世纪分别是近千年来最暖的 10年和世纪〔4〕。温室效应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这已是一个不争…  相似文献   

2.
"9·11"事件使美国的民族主义空前凸显,它以强烈的爱国主义为诉求表达,为美国的"反恐战争"和出兵海外提供了合理化解释,也为美国的全球霸权行为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9·11"事件之后的伊拉克战争更是反映了美国民族主义的新趋势.本文通过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融为一体以及民族主义膨胀下的霸权两个层面对新时期美国民族霸权趋势进行分析,同时探求美国民族主义霸权产生的历史根源,阐述了新世纪美国帝国现象和民族霸权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统治中国近百年的元朝帝国,曾经以摧枯拉朽这势横扫中原、西亚、东欧……当一代超级帝国以定都在都(今北京),便进入一番不波大众所知晓的历史时代。在学校的课本里,元朝除了杂剧代表人物关汉卿、大科学家郭守敬、黄道婆、西藏正式列入中国版图……寻常人对那段蒙古族统治的历史却知之寥寥。而今有这样的两本书:《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给当今读者一个更为清晰的历史轮廊。同时,更证明由蒙古族创立的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一个伟大民族和它所缔造的伟大帝国,引人遐思。  相似文献   

4.
何平 《世界民族》2002,42(5):50-64
迄今所能见到的关于缅甸历史的论著几乎都告诉我们 ,1 3世纪蒲甘王朝衰落后 ,缅甸本部便被称为“掸族三兄弟”的三位掸族首领所控制。“掸族三兄弟”的后裔先后建立了邦牙、实阶小朝廷 ,不久 ,到他忉弥婆耶时 ,又以阿瓦为中心 ,建立了一个阿瓦王朝。因此 ,从“掸族三兄弟”开始 ,缅甸历史便进入了一个“掸族统治时代” ,而这个时代是缅甸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代或“黑暗时代”。然而 ,随着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 ,这竟是西方学者在泰学研究领域内制造的一个讹误。如果说过去在国际泰学研究领域一度流行的南诏是泰族建立的国家和今天…  相似文献   

5.
2006年,我有幸在印度参观了仰慕已久的莫臥儿帝国时期的几处文化遗产。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印度”这个名字来源于梵文(“唯有真理得胜”),得名于印度河。印度也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拥有11亿人口及上百种语言。莫臥儿帝国是印度历史上的第三帝国。在这一时期,莫臥儿帝国为世界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许多世纪以前,在秘鲁的安第斯山的峡谷一直居住着印第安民族的印加部落。从十一世纪开始,他们的势力不断地扩大,逐渐兼并了附近的其他部落,最终在1334年建立了印加帝国。这个帝国给人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曾经创造了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是一个特殊的帝国。这个帝国统治下的人民善良、虔诚、坦白、自由和遵守法律。象精心雕刻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世界民族问题的消长及其对新世纪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 2 0世纪世界范围内国际层面的民族问题、帝国霸权的地缘政治争夺所引发的民族问题以及国内层面的民族问题的消长态势进行了分析和归纳 ,并通过世纪之交世界民族问题的消长态势留给人们的启示 ,就全面认识民族问题的特点进行了论证 ,在传统的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特点基础上 ,提出了民族问题还具有普遍性和国际性特点的新观点 ,分析了民族问题的国际性与民族问题“国际化”的本质区别。同时 ,文章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新世纪世界民族问题在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的发展趋向。文章将民族问题放在全球化进程的大视野中加以考察 ,在回顾与展望中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 ,提出许多新的观点。文章结尾部分有关对中国解决民族问题成功实践的论述 ,使这篇文章同作者在《民族研究》2 0 0 0年第 1期发表的《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一文有机地衔接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结构主义或后结构主义的出现似乎渗透了社会/文化人类学所有的方法论和研究范式,社会/文化人类学从二元对立观到二元融合的兼容并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学科.尤其在心理学、认知理论等后结构主义流派出现后,语言、文本、历史对文化之研究变得更加复杂和多维.以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一书的学术脉络和研究范式——“透过边缘见‘中心’来看,其学术思想无不受到后结构主义的严重影响.因此,考察其试图运用二元对立与兼容史观来构架一个有着客观和历史文化特征、主观认同、相互指认并跨越边界、以“华夏”和“异族”千年互动庞大案例为叙事主体的“概念化族群”研究,一定要放在后结构主义方法论之下才可能从根源上去理解和释疑,并藉以辩驳一个没有“中心”意涵的“族群”和没有结论的“民族史族群边缘理论”,其实只是一个历史先验论的神话.  相似文献   

9.
20 0 4年 6月 1 4日至 1 7日 ,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建所 4 0周年暨西南民族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会议围绕“西南民族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等问题进行了学术研讨。与会学者认为 ,西南民族研究发端于 2 0世纪初。在抗日战争期间 ,由于大批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迁往西南 ,形成了西南民族研究的第一个高潮。1 956 - 1 96 4年的民族社会历史大调查与民族语言大调查 ,形成了西南民族研究的第二个高潮。改革开放后 ,西南民族研究进入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一方面 ,完成了前次大调查时期资料的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 ;另一方面 ,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郝时远研究员的新著《帝国霸权与巴尔干“火药桶”———从南斯拉夫的历史解读科索沃的现实》(以下简称《火药桶》)一书于1999年10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后,迅即在学术界引起热烈反响。1999年11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世界民族和民族理论两个研究室的研究人员特就此书举行了座谈。大家一致认为,这本书不论现实意义、理论建树还是研究方法都堪称上乘,值得称道。与会者指出,由科索沃危机引发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的侵略是冷战结束后国际新秩序建立过程中一次重要事件。它虽是国际政治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但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