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霜叶红似二月花》在茅盾创作中的延续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原 《殷都学刊》2005,5(2):85-87
在茅盾的整个创作中《霜叶红似二月花》是最为独特的一部,它既有茅盾前期创作的宏大叙事特征,又有对时代深刻的思考与创作主体的体悟,是茅盾创作的新的峰峦。  相似文献   

2.
(一) 《霜叶红似二月花》是茅盾的长篇小说中艺术成就卓著而遭到冷遇的唯一的一部。建国以来的许多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中,肯给予它以百字以上的篇幅加以论述的并不多见。就是几部关于茅盾的专著,谈到《霜叶红似二月花》时也多是匆匆带过。与此相反的是某些国外学者又把它抬得过高。例如美国学者夏志清先生就认为其成就甚至在《子夜》以上。因此,如何给予它以客观公允的评价,仍是一个有待进一步解决的课题。大家公认这是一部描写历史题材的作品。而且多数研究者认为它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以后至“五四”前夕的历史发展与社会风情。最早出版的规模较大的现代文学史著作《中国新文  相似文献   

3.
茅盾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从多个层面反映“五四”前后新旧文化的过渡,表现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变革和时代特征。在《霜叶红似二月花》的文学形式上,茅盾尝试突破以往的创作模式,回归到小说艺术、自身成长经历和传统文化价值观,表现出突出的本土化艺术风格。但在这部作品中,茅盾也面临艺术自我的回归与时代创作要求之间的冲突,导致该作品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新旧文化过渡等问题时存在艺术上的失衡。  相似文献   

4.
王双启同志《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赏析》说:“‘霜叶红于二月花’,系小杜名句。”(《唐诗鉴赏集》,人文丛刊,309页)这是对的。然而,他对这名句中“二月”的解释,却是不确切的。  相似文献   

5.
茅盾社会剖析小说开始出现并鼎盛于三十年代初.出诸一个整体构思的《子夜》《林家铺子》和《春蚕》,分别从大都市的资本家、小镇商人、农村农民的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实行了多向整体性的解剖.稍后的《多角关系》近似这三部(篇)小说创作构思的迭合:其中二老板唐子嘉相当于三老爷吴荪甫,洋货铺老板李惠康代替了林老板的角色,佃户赵三保等又多少反映了老通宝们的状况.不过这部中篇远不如前三者成功.抗战以后的茅盾小说如《霜叶红似二月花》等,也程度不一地带有社会剖析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由于时代、历史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造成茅盾的长篇小说《霜叶红似二月花》自问世以来未能得到客观公允的历史与审美评价。笔者认为 ,该作品是一个多元、复杂的艺术整体 ,作者对新兴资产阶级发展工业的合理要求与这种要求实际上无法实现所造成的历史悲剧的艺术再现 ,对张、王、赵、钱等贵族大家庭日益衰亡命运的真实反映 ,对不满现状的青年知识分子彷徨与苦闷的精神状态的准确把握 ,构成了这部小说丰富、复杂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7.
《中文信息》2007,(10):4-7
唐诗名句“霜叶红于二月花”世人皆知,其实秋天“霜叶”的色彩是广义的,除了红色还有黄色,粉色,紫色等五彩斑斓的颜色,从摄影角色而言,这些颜色称为“红叶”,从科学角度而言,树木秋季变色是自我保护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西南地区     
《中文信息》2007,(10):117-152
中国西南是国内秋游最火的地区,刚进入初秋季节,西南的山村是五彩的红,黄,绿,褐色,层林尽染,这里也是国内最大的红叶景区,醉人的枫红,是专属秋天的美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种意境自古以来为多少文人的骚客吟咏,为多少人所向往。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出发点——论茅盾的《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思考中国现代文学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特征的时候,不提到茅盾的贡献似乎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茅盾自身的文学作品在世界上达到的高度和他作为长篇小说代表作家的份量,还有,跟他一同为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做出贡献的其他作家相比,他在文学创作方法的探索和思考极为突出,所以他一向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中流砥柱。 茅盾作品自身创作的动力,是由于作者把大革命失败造成的心理压迫升华为对文学的生气勃勃的热情,小说的选材执着于暴露社会的追求不能说与这种心理状况无关。虽然茅盾创作《蚀》三部曲的时候“眼高手低”,同时还难以摆脱忧郁的阴影,但后来这种忧郁的阴影渐渐变得淡薄,转化为认识和揭露社会病根的力量。茅盾清醒地走欧洲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道路,并把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技巧结合在一起,因而他的作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特别是到了后期的杰作《霜叶红似二月花》,不仅是融合了中外文学优长的结晶,而且可以  相似文献   

10.
《卷二·宋本纪中》(元嘉二十六年 )三月丁巳 ,宴于丹徒宫 ,大赦。(中华书局 1975年 6月版点校本 ,第 5 1页 )《校勘记》 :按元嘉二十六年三月丁卯朔 ,无丁巳 ,四月丙申朔 ,二十二日丁巳。疑“三月”为“四月”之讹。按 :《校勘记》指实“三月丁巳”之讹 ,甚是。然而其疑“三月”为“四月”之讹 ,似尚可商榷。盖文帝是时宴于丹徒宫并大赦事乃因是年二月幸丹徒而起 ,《宋书·文帝纪》云是年“二月己亥 ,车驾陆道幸丹徒 ,谒京陵” ,本卷上文亦云是年“二月己亥 ,幸丹徒 ,谒京陵” ,所载皆同。考是年二月丁酉朔 ,己亥为月之初三日 ,丁巳为月之…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顾浩以他别具特色的文学创作实践,即以他的那种富有新气息、新气象的“新古体词”(以下简称“新词”)创作(计有《金陵春草》、《江海涛声》、《盛世风情》三集),在江苏乃至全国的文坛上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旋风,同时也给文人学士们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感受。这种新感受的引发,就在于他的文体创作的“新”上,具体表现为“似花还似非花”——是词又不完全是最传统、最严格意义上的词。换句话说,他所创作的词,是通古变今、自成一格的“新词”。文学体式,无论是散文还是韵文,无论是诗词曲赋还是其他什么样式,并非永古不变。刘勰说:…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永丰)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言其文“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世称公论。他还是北宋仁、英、神三朝名臣,以求真务实、刚正不阿闻名于世。根据文献记载,欧阳修虽然未在湖南做过官,也没有到过湖南多少地方,但他与湖南却有着特殊的关系。一、欧阳修研究家族历史,纂修《欧阳氏谱图》,记载湖南长沙为其祖先长期世居之地,并将其写入正史《新唐书》中。据其所撰《欧阳氏谱图》与《新唐…  相似文献   

13.
永正同志《红豆春秋》一文,沿袭旧说,把“红豆”和“相思子”混为一种植物,值得商榷。关于“红豆”和“相思子”的解释,有几种说法: 明李时珍《草本纲要》说:“相思子,生岭南,树高丈余、白色,其叶似槐,其花似皂荚,其荚似扁豆,其子大如小豆,半截红色,半截黑色”。  相似文献   

14.
近年,中国诗坛上崛起一种朦胧诗.对此,众说纷纭,褒贬各异.至于朦胧诗始于何时,鼻祖是谁,也各持已见,众说不一.翻阅白居易晚年所写的《花非花》诗,我想,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朦胧诗吧.此诗只有六句:“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用现代汉语可译为:“它是花吗,却又不是花;它像雾呢,可又不是雾.夜半它悄悄地到来,天明又匆匆地离去.来时像春天的梦,迷离恍惚;去时如天边的朝云,游离飘浮,去向不知何处!”  相似文献   

15.
近读戚其章先生新著《晚清海军兴衰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以下简称《兴衰史》),深受启发,大有获益,尤其给我感触极深的是该著表现出来的史料考辨功夫。《兴衰史》作者原是搞中国古史的,于传统的考据方法运用得心应手;同时作者又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始终...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笨花》的文本分析,以“花”和“笨”为一径,从叙述时间、叙述节奏、人物塑造、内容处理等方面,论述了《笨花》浑厚、朴拙、方正,又灵性充盈的艺术风格,从而肯定了《笨花》独特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名人自传选》时,发现有些古代名人自传明显地存在自嘲意识。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开头称自己的籍贯姓字都不知道,唐初的王绩《自撰墓志铭》称自己“若顽若愚,似矫似激”这都是自己嘲笑自己。又联想到东方朔作《答客难》、杨雄作《解嘲》、韩愈作《进学解》,也无不有自嘲的意识。古代文人在文学作品中的自嘲,已不是限于一个时代个别文人的性格现象,而是多次出现的文化现象,是其文化人格受到压抑而自救的表现。文化人格,指受传统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人的生活态度和自我意识。当文化人格受到政治的压抑,出于自救,…  相似文献   

18.
《全唐诗》杂考(二十五)胡可先卷七九五郑翱残句:“花烧落第眼,雨破到家程。”注:“《下第东归》,见《海录碎事》。”按,此又收入卷三○二王建残句。卷八五○隐求(一作隐丘)《石桥琪树》诗。按此又收入卷一一四蔡隐丘诗卷,题同,注:“《文苑》作蔡隐石,《万首...  相似文献   

19.
<正> 公元前479年,楚平王的孙子白公胜愤于子西、子期不为其父(太子建因受谗于楚,逃到郑国,但又勾结晋国袭取郑国,谋泄,被郑人杀死)报仇攻郑,发动政变,袭取首都,杀死子西、子期。但不久兵败,自缢而死。郭沫若同志认为这是一场“革命”,“搞到几乎成功而失败了的”。因此断言,白公是与“陈成子一样的革命政治家”。这个结论,似大有商榷的余地。稽诸史实,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记载白公事迹的《左传》、《国语》、《淮南子》、《史记》、《汉书》、《韩书外传》、《说苑》、《列女传》、《列子》等书里面,都找不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年五月十二日,王若水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实践的目的是衡量实践成败的标准》一文,阐述了他对于“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实践的成功或失败”问题的基本看法。今年二月十二日,王若水同志又以《认识论不要忘掉了人》为题(此文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