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框架核心分析法吸取当今流行的析句法的精髓而成,它既能反映语法结构层次又能显示出语法框架的核心和内部位次。它有自己的析句程序和一套系统的析句符号。文中拿中心法、层次法与核心法比较,从比较中讲三种析句方法的差异,讲什么是框架和位次,试图探索出一套适合汉语的解释力较强而又简明易用的析句法  相似文献   

2.
框架核心分析法是一种既讲核心和框架又讲层次和位次的语法分析法。它对句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框架核心分析法能细致地描写句型结构,还有助于辨认词性确定词类,有助于快捷辨认句法成分。  相似文献   

3.
对黄伯荣教授倡导的框架核心分析法作了简要的述评 ,并对与之相关的四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适合计算机的析句法是否同样适合于人 ;析句法要否包括语义结构分析乃至包括语用结构分析 ;应该建立怎样的句型框架 ;析句法中的语序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黄廖本教材句子分析法的演变 ,探讨汉语析句法的发展 ,指出核心法是在总结以往汉语析句法理论的基础上 ,经过长时期的语言实践而制定出来的一种解释能力较强、更切合汉语实际的析句法 ,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体现了汉语析句法发展的总趋势。当然它并非完美无缺 ,尚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5.
试谈框架核心分析法和格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框架核心析句法和格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者结合的可行性;认为框架应包含句位和格位两个不同层次;建议在主位前增加一个话题位,以增强析句法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都"和"也"是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副词,但在某些句式中可以互相替换而并不影响句义表达.如果从兼容"都"和"也"的句式入手,分析这些句式中和"都"和"也"之间区别的句法语义条件,即可进一步说明相同的句法位置对非同义词语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属性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基于对大学知识和知识类型的认识,提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能力载体,进而构建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大学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评价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向心切分析句法”一方面继承了100多年来汉语教学语法的析句传统,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当代汉语语法学研究的新成果,融进了编者对汉语句子结构的一些观察和思考。它跟“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动词中心分析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既讲中心,也讲层次,但都有一定的限度,它是在“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下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析句法。  相似文献   

9.
属性名词是指称事物或现象属性概念的名词,可采用鉴定框架进行鉴定。属性名词的鉴定框架共有五个,一个是总框架,其余四个为分框架。每个鉴定框架均由句法格式和特定成分的语义特征限制两部分构成。能同时进入总框架和某一分框架的名词就是属性名词。  相似文献   

10.
生态理论从系统的、关联的整体主义观点出发,追求事物之间稳定、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蕴含着整体性、平衡性、可持续性的思维范式。置身于共生共息、高度关联的“生态时代”,现代公司已然由“封闭化”向“生态化”转变,公司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成为一个相互关联、共生共促的有机共同体。生态时代呼唤着法律生态化转型的革新,新的发展范式呼吁制定体现生态关怀、具有生态属性的公司法。生态理论对于深刻阐释公司整体运行与社会发展的复杂联系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参考,有助于从相互关联的整体主义角度出发,重新审视公司法目标和价值,推动我国公司法的现代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1.
正确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概念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必须将"自由"放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并分清不同学科、学派背景下的"自由"含义。在此基础上,先后从社会层面和相关概念的有机关系中对"自由"进行了两个维度的解读。最后指出,要将"自由"放在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现实背景下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国际社会针对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了许多努力,其中2005年众多发展行动者共同签署的《关于援助有效性的巴黎宣言》正式提出了援助有效性议题.《巴黎宣言》所强调的所有权、和谐、合作、成果与共同责任5项原则被学界称之为“巴黎原则”.综合巴黎原则、《巴黎宣言》的实施状况以及《巴黎宣言》与其他框架的比较三个方面的相关文献,可以为援助有效性议题的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多数学者在对《巴黎宣言》的评价方面关注到了两个问题,即其缺乏对政治以及权力问题的背景关怀与不同受援国的背景.这导致了《巴黎宣言》的实践同文本之间存在着一种间隔.后续的研究可以以援助有效性的话语权为切入点,重点关注不同的发展行动者对《巴黎宣言》内容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3.
14.
长篇小说《废都》在发表时曾激起巨澜,其中非难多,肯定性评论少。无论非难还是肯定性评论,大抵上都轻视对作品整体的细密考察,犯有断章取义、过度阐释的错误。因此,有对之进行重新解读的必要。《废都》中有相互区分又相互关联的四个故事(官司、事业、性、写作),它们都是关于堕落和破灭的故事。现代化(贱民资本主义化)这一现实变化只允许顺应,不允许逃脱,而顺应则招致堕落的后果。《废都》所描写的正是这种堕落和破灭,以及伴随而来的自我意识上的苦痛。《废都》的性描写虽然是作为克服痛苦的契机出现的,但这里也有堕落的层面,所以,性的故事最终也归结为堕落和破灭。《废都》的结构原理正是这种自我意识的韵律节奏。本文试图立足于个人的分析、阐释,对既往的主要论点进行再检讨,对《废都》进行文学上的再评价。  相似文献   

15.
对于<野草>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大致说来,研究思路存在一个"虚"实"之辨是将它视为一个普遍性的甚至哲学品格的文本,还是将它定位为对现实政治和历史的批判、认知,再或者是对自我情爱体验的曲折表达.解读<野草>应倾向于"实"解,具体是要认识到这个文本对鲁迅个人情感和心理世界的提示.任何角度要有自身的限度,都不能走得太远.  相似文献   

16.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构政治发展概念的阐释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发展概念是指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通过对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以实现特定政治目标的运动。“三个代表”重晕思想指导了重构中国政治发展的阐释框架。政治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途径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关键是以改革的精神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桑塔格提出反对阐释是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艺术内容说的一次彻底反叛,传统内容说中人为的二元对立和内容的凌驾之势源于内容至上的价值论。桑塔格反对的阐释是一种把形式置之度外,对文本没有虔敬之意的概念的符码阐释,对她来说就是对艺术的过度阐释。反对传统内容说是对本质主义进行抵制的反本质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