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渝西地区民歌中的历史传说歌数量极少但质量上乘,代表作有歌咏清末农民起义事件的《大足有个余栋臣做事顶大梁》、短歌精品《明朝有个李闯王》和长歌经典《十二月比古》,都具有发掘、保护和传承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郭沫若的论文《甲申三百年祭》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写作的?其影响如何?本文根据确凿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探索,认为郭文是在中国危机时期,我党组织安排写作的,因此它遭到国民党反共文人的围攻;郭文是我党进行整风的重要文件;在《甲申三百年祭》一文的影响下,先后产生了《甲申记》、《李闯王》等一批剧作。  相似文献   

3.
渝西地区民歌中的历史传说歌数量极少但质量上乘,代表作有歌咏清末农民起义事件的《大足有个余栋臣做事顶大梁》、短歌精品《明朝有个李闯王》和长歌经典《十二月比古》,都具有发掘、保护和传承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明史》卷三○九列传一九七谓: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打偃师,“屠城而去”,百姓“死难者众”。至今洛阳偃师一带民间仍流传着一种异乎平常的说法:“屠城那回(按指公元1642年即明朝祟祯十五年李自成最后攻占偃师县城之时),偃师可惨,县城十字街头丢下元宝也没人拾……。”言下之意是说李闯王领导的起义军把人都杀光了。本文据一份地志史料专为此事作辨,以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编撰的《偃师县志》,关于李自成农民军多次围攻和占领偃师的情  相似文献   

5.
《王贵与李香香》是李季创作的优秀叙事长诗。这首长诗完成子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它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我国诗歌领域结出的最早的硕果;它在我国叙事诗的发展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王贵与李香香》不仅继承了古代叙事诗和民歌的长处,而且在艺术上有自己的探索和创新;它在人物塑造和诗歌形式的民族化上都标志着一个新的阶  相似文献   

6.
《续金瓶梅》在人物命名、人物命运等多方面受到《玉娇李》的影响,这就明确了前者在创作时确实参考了后者。当下《玉娇李》研究几乎全是研究《金瓶梅》的副产品,而对《玉娇李》本身及其对《续金瓶梅》的影响研究不够。丁耀亢当是通过诸城丘家见到或听到过《玉娇李》。崇祯本《金瓶梅》的评改者似乎看过《玉娇李》。《玉娇李》与《续金瓶梅》之间关系的发现对《金瓶梅》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董西厢》的叙事艺术[韩国]李禾作为一部宏伟的长篇叙事诗,《董西厢》借鉴并丰富和发展了以往叙事文学的叙事艺术,从而将中国古代文学的叙事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董西厢》取得的又一令人注目的艺术成就。(一)叙事视角的灵巧转换任何叙事文学,都会有...  相似文献   

8.
作者来信     
编辑同志: 我们在辽大学报七六年第六期发表的《一个老投降派的自白》一文中,把江青的反动文章《我们的生活》里所吹捧的资产阶级戏剧家李却·波里士拉夫斯基,误为斯坦尼。据李却·波里士拉夫斯基的《演技六讲》的中文译本的译者序中介绍,李却·波里士拉夫斯基,原籍是波兰人,在莫斯科艺术剧场做过演员,在该剧场的第一研究院当过导演,在美国,是实验剧场的导演,同时在百老汇街和好莱坞也导演过不少戏。  相似文献   

9.
“子君之死”是一个杰出的艺术范例李友益《宜昌师专学报)1994年第ZP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子君之死”是鲁迅的一个艺术失误》的文章。它轻而易举地断定;“《伤逝》是一篇失败的小说。”实在令人惊讶。仔细拜读之后.仍然感到实难苟同。《失误》的主要论据有三:...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里的西门庆欺男霸女、淫欲无度,几乎是"奸夫"、"淫棍"的代名词,但在李瓶儿死后哭天抢地,又几度梦诉幽情,丧葬礼仪亦非同寻常,表现得如此有情有意,似乎令人费解。我们从人物性格、从人的潜意识角度探讨"西门庆大哭李瓶儿"的原因,从而感受到了《金瓶梅》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另一种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正> 四十年代,在解放区的诗坛上,叙事诗大量涌现,以新的内容与形式,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诗歌宝库。其中,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和阮章竞的《漳河水》,更是光耀我国叙事诗诗坛的杰作。它们共同体现了解放区诗歌创作的新风貌、新特点,但同中有异,各有千秋。两诗相比,还可以看出《漳河水》比之《王贵与李香香》在艺术上有进一步的发展,显得更为成熟。认真研究这两部长篇叙事诗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些特点,总结它们的经验,对于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新诗创作,特别是叙事诗的创作,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2.
重视人物出场的艺术描写,是我国古典艺术创作传统的特色之一。这一点,在戏曲艺术中尤为突出。所谓“亮相”,就是剧中人物与观众见面时经常使用的一种艺术表观手法。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对人物的出场也十分重视。比如,《三国演义》中刘、关、张和诸葛亮的出场,《水浒》中鲁智深、林冲,李達的出场,《红楼梦》中贾宝玉和王熙凤的出场等等,都  相似文献   

13.
劝讽主题说论证了《长恨歌》描写李、杨真情对于表现政治主题的重要甚至关键作用。如果不大力渲染李、杨真情 ,《长恨歌》表达政治主题的力度将极其有限或难以实现。这一进展是劝讽说与讽谕各说的根本区别 ,其意义在于突破了《长恨歌》主题研究最大两说爱情说与讽谕说的尖锐对立 ,确立了《长恨歌》选择的“动之以情”的表达方式 ,可以有效解释《长恨歌》文本特征、结构的统一性、白居易自述“风情”、将《长恨歌》归入感伤诗、对重要史实的艺术处理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主持语:艺术大家门第的熏陶与天然的蒙养,使李小可获得了全面的艺术禀赋,他深知中国画艺术的文化魅力在于"精神内涵",这就有了他走向生活的独辟蹊径。四十多年来他坚持写生、在生活中练笔、在创作中保持写生的即兴感受,用学者的思考关注笔墨,并用笔墨表达现实。无论是《都市风情》组画,还是《藏域高原》组画,他作品中的"笔"与"墨"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成为他表现生存空间和自然意境的方式,因此,在中国画坛,李小可的作品和其他山水画家有所不同,他的山水作品更具有人文情怀和文化观照的意味。  相似文献   

15.
梁俊英 《老友》2014,(10):13-14
正(一)谈到《东方红》歌词的创作,不能不提及两个人:李有源和李增正。李有源、李增正是叔侄关系,当时都是陕北佳县唱民歌的好手。查看解放初期出版的一些音乐杂志和民歌选集,《东方红》词作者的署名大都是李增正。1952年,陕西省委与绥德专区召开文艺创作者代表大会,李增正的三叔李有源在会上作了"我是怎样编写《东方红》的"发言。自此,李有源取代了李增正,成为《东方红》的当然词作者。  相似文献   

16.
荣孟源先生写的《再谈<李秀成供>问题》(下简称《再谈》)一文在《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一期发表后,笔者连续写了《与荣孟源先生讨论<李秀成供>问题》(下简称《一论》)及《再与荣孟源先生讨论<李秀成供>问题》(下简称《二论》)两文,分别刊登在《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一、二期。惟因篇幅所限,还有些话没有说完。兹再撰此篇(简称《三论》),以为补充。  相似文献   

17.
李涉生年考     
李涉,是中唐时期的一位颇负盛名的诗人.因两《唐书》无传,《唐诗纪事》等书也没有关于其生卒年的记述,故其生年难以确考.根据现有材料,我们只能大致推定其生年在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左右.据两《唐书·李渤伟》知李涉有弟名渤.《新唐书》卷一一八《李渤传》曰;“父钧、殿中侍御史.以不能养母废于世,渤耻之,不肯仕.刻志于学,与仲兄涉偕隐庐山.”李涉诗中也多次提及李渤,如《与弟渤新罗剑歌》(《全唐诗》卷四七七)、《奉和九弟渤见寄绝句》(同上)、《谴谪康州先寄弟渤》(同上)等.又据李渤《喜弟淑再至为长歌》(《全唐诗》卷四七三),知李  相似文献   

18.
右江学者谱     
李汉宁,1966年生,壮族,广西平果县人,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现为广西右江民族师号艺术系书法副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书法美学与高等师范书法教学,五种书体篆、隶、行、草、楷作品均入展过省级以上书法展。近年来在《艺术教育》、《艺术探索》、《中国硬笔书法》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要成果有:《书法创作如何表现主题》、《高等师范院校书法教育对策探析》、《对立统一的审美思想在书法中的运用》、《从“匀”和“变”引导人学生总体认识结体美》、《高等师范…  相似文献   

19.
10年前,一篇回忆文章讲,毛泽东曾“特别提到李延寿写的《南史》和《北史》比较好,说他倾向统一。”这之后,涉及李延寿《南史》和《北史》的论著,几乎都称赞李延寿的南、北二史“完全继承”并推进了其父李大师倾向统一的思想。笔者曾明确指出过:“李延寿并没有很好地完成其父李大师‘以备南北’的著述宗旨。”由于参加的是集体项目,限于体例、篇幅,未能展开论述。1986年、1987年又相继有文章、出版物论述李延寿的南北统一观、李延寿在其父开辟的学术道路上前进的业绩——《南史》和《北史》。这些论作言南、北二史倾向统一的思想,主要论点归结起来大致有三方面,一是对民族关系的看法;二是对南、北之间战争的处理;三是南、北二史的“互相贯通”,虽为二书,实则已合二而一。本文即由此入手,对《南史》、《北史》重新作一番考察。  相似文献   

20.
《留别贾舍人至二首》辨证拾遗 贾至于肃宗乾元二年,被贬为岳州司马。李自流夜郎,于乾元二年中途遇赦返回,南游岳阳。两位诗人恰巧在岳阳相遇,同游洞庭湖,互有诗歌赠答。贾至有《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洞庭送李十二赴零陵》;李白有《巴陵赠贾舍人》、《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和贾至舍人游洞庭湖五首》、《与贾至舍人望(氵邕)湖》。但是,李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